王竣新官上任,尽管在幽州都督府中第一个见的不是底下属官,而是杜士仪,然而接下来的正式升座接受属官行礼,接着训丨话听各种军情禀报,这一番折腾却一直持续到了太阳完全落山方才结束。哪怕大多数属官不是住在都督府后头的官舍中,就是在这都督府所在的军都坊置办或是租赁了房子,可依旧叫苦不迭。尤其心里有事,还得随时随地防备王竣发问的杜孚更是心力交瘁。
从前张说主政幽州,少有差池张口就骂,这已经够让人难以应付了,如今王竣竟是更加不留情面,连官阶只比自己差一丁点的长史亦是骂得狗血淋头偏偏如今营州兵败,奚和契丹正打得如火如荼,若有什么万一,在战场上几乎无往不利的王竣相当于幽州的定海神针,更何况那是天子嘉奖的重臣
“阿郎回来了。”
门前老仆的问候,杜孚只是随随便便点了点头,等到了里间由婢女服侍脱下外袍,他疲惫地歪倒在了座席上,由着人按捏了好一会儿,这才半眯着眼睛问道:“十九郎可来过?”
“十九郎?”杜孚元妻韦氏顿时挑了挑眉,随即打手势让婢女乳媪暂且退下,随即慌忙跪坐在杜孚身侧,低声说道,“外头传言说王大帅刚到幽州,第一件事就是见了今科状元郎,莫非十九郎真的到了幽州?”
“嗯。我在都督府见了他一面,只是王大帅急等着升座,没来得及说其他话。”
樊川韦杜皆为关中大姓,然而和杜孚出身破落官宦之家一样,韦氏亦是出自旁支末族,自小清苦惯了,嫁给杜孚的时候,对方已经不小了,说不上是良配,不过是门当户对而已。此时此刻,她的眉头直接蹙成了一个结,音调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几分:“既然来了,就算之前顾不上说话,也该来家里看看,哪怕他如今不比从前,科场连连告捷,就连陛下也嘉赏不已,可到底还是你的嫡亲侄儿,总不能连这尊卑上下都忘了”
“你少说两句”杜孚恼怒地喝了一声,见韦氏面带不忿地住口不言,他才心烦意乱地说道,“如今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当初他们兄妹在家,我几年都没见过一面,顶多是捎带书信回去,其他照应更加谈不上,如今你硬要人家礼敬,他一句长辈不慈,就能把你的怨言都打回来。”
“话可不是这么说。”韦氏愠怒地哼了一声,这才低声说道,“前时崔氏有意联姻,还不是让人专程投书给你…
“可那时候还不是你扣着书信久久没有回书”
“清河崔氏何等名门望族,更何况永丰里崔家是正经的嫡脉,不比我们,不是说门当户对吗?”韦氏理直气壮地昂着头,可在杜孚那冷峻讥诮的目光下,她自知私心,便心虚地嘀咕道,“若是十九郎迎娶了崔家女,岂不是更加不把我们这些长辈放在眼里?要我说,之前城中范家派人来见你,那方才是真正的诚意,不仅范三娘子品貌俱佳,而且谢礼十足……”
见杜孚只不接自己的话茬,韦氏不禁重重一拍凭几道:“更何况人家愿意帮忙说合,把十五娘说给卢家五郎那可是范阳卢氏,而且是嫡脉主支,那位卢五郎马上就要应幽州解试了……”
杜孚何尝不知道妻子的算盘?然而,以尊长压卑幼,这倘若杜士仪只是他的嫡亲侄儿,自然不在话下,可如今京兆杜氏把这好容易出的一个状元郎当成宝贝疙瘩,怎么容得下他随便做主?因而,见妻子喋喋不休只念着卢五郎的种种好处,本来还腹中饥饿的他连饭都不想吃了,直到外间传话,说是二位郎君来见,他方才坐直了身子。
进来的兄弟俩,年约十五的是庶长子杜黯之,跟在后头亦步亦趋的五岁小童则是嫡次子杜望之。杜孚当年为了仕途无心周顾婚娶,娶了韦氏时,庶长子杜黯之已经很不小了。因还聪明伶俐,便为其启蒙读书,韦氏虽对其很不待见,可最初她只得十五娘一女,也只能容下了他。如今有了嫡子,她看庶长子自然越瞧越不顺眼,尤其是如今杜黯之竟然和杜望之一块进屋,她更是目露寒光。
“父亲。”
“阿爷,阿爷。”
杜望之几乎和从前一样径直冲进了杜孚怀中。若是平时,对于这个好容易才得来的嫡子,杜孚必然会和颜悦色,可此刻他心情不佳,再加上兄长的儿子已然名扬海外,可自己的嫡子却还只是懵懂孩童,他只觉得心中说不出的憋闷,竟是本能地把杜望之往外一推。亏得杜黯之进屋就留心到父亲神情不对,此刻见状连忙抢上前一步扶住了杜望之,这才没有让弟弟摔倒。可即便如此,从来不曾遭到父亲这样漠视的杜望之仍然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韦氏哪里忍心看到儿子哭,慌忙上前从杜黯之那边把杜望之拉了过来,等揽了他在怀,这才冷冷说道:“你父亲心绪不好,二十一郎自回房去读书。”
见父亲也好嫡母也好,全然仿佛不记得早已过了晚饭的时辰,尽管饥肠辘辘,杜黯之只能低头行礼后悄然告退。直到了外头穿上鞋子,见里间依旧是气氛一片僵硬,尽管不知道这是所为何事,他仍是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低头看了一眼右手无名指上因为执笔太多而磨出来的老茧。
要是他能像堂兄杜十九郎那样天赋异禀就好了
就在他打算饿着肚子回房看书的时候,却只见外头一个仆佣匆匆进来,到了寝堂前报说了一句什么。尚未来得及听清楚的他一回头,就只见父亲已经出现在了堂前,仿佛要出去,可脚趿拉了鞋子便看见了他,立时扬声叫道:“二十一郎,去门外接一接你十九兄”
“啊……是,父亲。”
杜黯之只觉得眼睛大亮,慌忙快步往门外走去。他在樊川老宅长到七岁,这才跟着父亲到了外任上,对于堂兄的印象便是那个瘦削的白衣身影。尽管那时候杜士仪很少留意他,可其寒窗苦读的身影他却一直看在眼里。尽管此后杜士仪一度名扬樊川,继而又因老宅失火而重病不起,可他一直觉得堂兄能够振作起来东山再起,果然不如他所料,那竟是如同古书上所言的凤凰涅檗一般
从前张说主政幽州,少有差池张口就骂,这已经够让人难以应付了,如今王竣竟是更加不留情面,连官阶只比自己差一丁点的长史亦是骂得狗血淋头偏偏如今营州兵败,奚和契丹正打得如火如荼,若有什么万一,在战场上几乎无往不利的王竣相当于幽州的定海神针,更何况那是天子嘉奖的重臣
“阿郎回来了。”
门前老仆的问候,杜孚只是随随便便点了点头,等到了里间由婢女服侍脱下外袍,他疲惫地歪倒在了座席上,由着人按捏了好一会儿,这才半眯着眼睛问道:“十九郎可来过?”
“十九郎?”杜孚元妻韦氏顿时挑了挑眉,随即打手势让婢女乳媪暂且退下,随即慌忙跪坐在杜孚身侧,低声说道,“外头传言说王大帅刚到幽州,第一件事就是见了今科状元郎,莫非十九郎真的到了幽州?”
“嗯。我在都督府见了他一面,只是王大帅急等着升座,没来得及说其他话。”
樊川韦杜皆为关中大姓,然而和杜孚出身破落官宦之家一样,韦氏亦是出自旁支末族,自小清苦惯了,嫁给杜孚的时候,对方已经不小了,说不上是良配,不过是门当户对而已。此时此刻,她的眉头直接蹙成了一个结,音调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几分:“既然来了,就算之前顾不上说话,也该来家里看看,哪怕他如今不比从前,科场连连告捷,就连陛下也嘉赏不已,可到底还是你的嫡亲侄儿,总不能连这尊卑上下都忘了”
“你少说两句”杜孚恼怒地喝了一声,见韦氏面带不忿地住口不言,他才心烦意乱地说道,“如今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当初他们兄妹在家,我几年都没见过一面,顶多是捎带书信回去,其他照应更加谈不上,如今你硬要人家礼敬,他一句长辈不慈,就能把你的怨言都打回来。”
“话可不是这么说。”韦氏愠怒地哼了一声,这才低声说道,“前时崔氏有意联姻,还不是让人专程投书给你…
“可那时候还不是你扣着书信久久没有回书”
“清河崔氏何等名门望族,更何况永丰里崔家是正经的嫡脉,不比我们,不是说门当户对吗?”韦氏理直气壮地昂着头,可在杜孚那冷峻讥诮的目光下,她自知私心,便心虚地嘀咕道,“若是十九郎迎娶了崔家女,岂不是更加不把我们这些长辈放在眼里?要我说,之前城中范家派人来见你,那方才是真正的诚意,不仅范三娘子品貌俱佳,而且谢礼十足……”
见杜孚只不接自己的话茬,韦氏不禁重重一拍凭几道:“更何况人家愿意帮忙说合,把十五娘说给卢家五郎那可是范阳卢氏,而且是嫡脉主支,那位卢五郎马上就要应幽州解试了……”
杜孚何尝不知道妻子的算盘?然而,以尊长压卑幼,这倘若杜士仪只是他的嫡亲侄儿,自然不在话下,可如今京兆杜氏把这好容易出的一个状元郎当成宝贝疙瘩,怎么容得下他随便做主?因而,见妻子喋喋不休只念着卢五郎的种种好处,本来还腹中饥饿的他连饭都不想吃了,直到外间传话,说是二位郎君来见,他方才坐直了身子。
进来的兄弟俩,年约十五的是庶长子杜黯之,跟在后头亦步亦趋的五岁小童则是嫡次子杜望之。杜孚当年为了仕途无心周顾婚娶,娶了韦氏时,庶长子杜黯之已经很不小了。因还聪明伶俐,便为其启蒙读书,韦氏虽对其很不待见,可最初她只得十五娘一女,也只能容下了他。如今有了嫡子,她看庶长子自然越瞧越不顺眼,尤其是如今杜黯之竟然和杜望之一块进屋,她更是目露寒光。
“父亲。”
“阿爷,阿爷。”
杜望之几乎和从前一样径直冲进了杜孚怀中。若是平时,对于这个好容易才得来的嫡子,杜孚必然会和颜悦色,可此刻他心情不佳,再加上兄长的儿子已然名扬海外,可自己的嫡子却还只是懵懂孩童,他只觉得心中说不出的憋闷,竟是本能地把杜望之往外一推。亏得杜黯之进屋就留心到父亲神情不对,此刻见状连忙抢上前一步扶住了杜望之,这才没有让弟弟摔倒。可即便如此,从来不曾遭到父亲这样漠视的杜望之仍然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
韦氏哪里忍心看到儿子哭,慌忙上前从杜黯之那边把杜望之拉了过来,等揽了他在怀,这才冷冷说道:“你父亲心绪不好,二十一郎自回房去读书。”
见父亲也好嫡母也好,全然仿佛不记得早已过了晚饭的时辰,尽管饥肠辘辘,杜黯之只能低头行礼后悄然告退。直到了外头穿上鞋子,见里间依旧是气氛一片僵硬,尽管不知道这是所为何事,他仍是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低头看了一眼右手无名指上因为执笔太多而磨出来的老茧。
要是他能像堂兄杜十九郎那样天赋异禀就好了
就在他打算饿着肚子回房看书的时候,却只见外头一个仆佣匆匆进来,到了寝堂前报说了一句什么。尚未来得及听清楚的他一回头,就只见父亲已经出现在了堂前,仿佛要出去,可脚趿拉了鞋子便看见了他,立时扬声叫道:“二十一郎,去门外接一接你十九兄”
“啊……是,父亲。”
杜黯之只觉得眼睛大亮,慌忙快步往门外走去。他在樊川老宅长到七岁,这才跟着父亲到了外任上,对于堂兄的印象便是那个瘦削的白衣身影。尽管那时候杜士仪很少留意他,可其寒窗苦读的身影他却一直看在眼里。尽管此后杜士仪一度名扬樊川,继而又因老宅失火而重病不起,可他一直觉得堂兄能够振作起来东山再起,果然不如他所料,那竟是如同古书上所言的凤凰涅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