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良小作坊和大工厂的比喻,让不少学生都郁闷了。
“我们的科技力量正在迅速恢复。高科技也是日新月异,异族呢?它们恐怕连文字都还没有吧?”
“你这是典型的异族威胁论!”
“悲观主义,夸大异族的强大!”……学生们议论纷纷。
季良伸出双手,示意安静,然后道:“说我的论调是夸大异族实力。这个我不想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并不打算非得劝服大家接受我的论调。”
“还在异族的发展不及人类的发展这个问题上揪扯的,我要说,请不要用人类的发展模式代入到异族身上。异族有它们自己的文明发展方向、进化之路。虽然它们大都是天赋异能,但论及环境适应性和能量运用,它们确实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它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固然是弱项,但鲜明的等级制度和团队运作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不足。”
“最后,说我是悲观主义,这个我不认可。在我看来,异族确实强大,但是,我并不悲观,我们并非无望取得胜利。而且,我们的政府,其态度同样是积极的、乐观的。”
季良拉起北安政府这张虎皮,成功的再度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季良道:“我们绕了一个大弯子,话题总算是转回到了最初的概念上。现在多了一个相关信息,那就是我们知道,异族非常强大。然而,有能力和可以做到,这中间还有着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异族的内部问题,又比如说我们做出的反应。而这次的最初命题‘积极主动的发动针对异族的游击战’,在我看来,就是我们北安所采取的针对性行动。”
“我们要发展,同时要尽可能的遏制异族的发展。尽可能的阻挠其内部一统的完成;尽可能的不让其诞生一个能够统一各方的强大领袖;尽可能的阻挠异族的重兵集结;不让它们形成庞大到足以摧毁城塞的战力;不断的进行游击战、麻雀战、破袭战,利用多数异族缺乏战术素养的弱点,破坏其正常的发展以及行动进程,同时,达到练兵、搜集情报等目的。”
“这样的主动作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战火延伸至异族的区域,如此一来,我们的后方就得以安定发展,而我们的敌人,虽然不能说寝食难安,却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来进行扫荡和清理。”
“在这样的小规模战斗中,异族兵力上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派的人少了,我们可以联合数个小队对其进行一次有力的打击,派的人多了,我们四散脱离,就算它们有本事布个大大的陷阱,我们蒙受的损失也不大。”
战术课程,高校要到10年级才会讲授,大多数冬令营的学生对之都是一知半解,此时听季良结合实际、娓娓道来,一个两个津津有味、甚至眉飞色舞。
有学生提问道:“那万一异族被这样的战术惹恼了,集中大军来攻伐呢?”
季良道:“大军集结,自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已经成功的将战线推直异族的区域,它们有大举措,自然瞒不过我们的监视。在集结的过程中,我们就有机会打一场局部战,数量相同的情势下,即使打野战,我们也几乎是稳胜异族的,集中力量,形成局部优势、消灭其一部战力,几次下来,异族也就伤筋动骨了。”
另一个学生道:“可是,像石陷那样的大城市遗迹,内中潜伏的异族数量极为庞大,它们要倾巢而出,我们怎么抗衡?”
“首先,我们依旧能够通过监视,而第一时间发现对方的异动。一旦是那种程度的战役,自然不是我们北安一城所能扛下来的,事关这一域人类的生死存亡,自然是要联合作战。联军可以层层阻拦,一定程度的消耗其有生力量,并拖延其进军时间,并且利用一系列战术,制造各种有利于我方的机会。与此同时,我方的重要生产线以及人员进行转移很隐藏安置,再然后就是据守雄城,必然能叫异族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这样的情况还得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石陷的异族内部已经一统,有一个强力的领袖,可以让下面各部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若非如此,它们的总兵力会相对有限,还会出现各种扯皮问题,比如物资分配,比如进攻计划,比如面对我方的战略战术,采取怎样的反击措施等等。6城17镇的联军、在统一作战时固然问题多多,可比之异族联军,情形应该会好上很多。这点,有历史上的三次联合大战为证。”
讲解到这里,众人自然已经完全明白了季良言之所指。
说起来,其演讲的内容核心也并非有多高明,通篇两个概念,先论证异族的实力强横,然后再详细分析主动进击的好处。大家只需将后一部分内容逆推一下,就能总结出龟缩防御的种种弊端。
“果然,闷头发展是不行的,大工厂和小作坊,产出严重不平衡,而且短期内,我们无法与异族拉开质量差距。”
“再坚固的城墙也不会被攻破,战火延伸到自己家,怎么算都是损失。”
“嗯,我觉得以雪堡为节点,所构筑的多点防区,这概念挺好。相互倚靠,形成网络,这网络可以警戒异族的大部队动向,如果是少量,那就放进来剿灭,如果数量多啃不动,那就防守,呼唤其他雪堡的机动战力来援。”……
“我们的科技力量正在迅速恢复。高科技也是日新月异,异族呢?它们恐怕连文字都还没有吧?”
“你这是典型的异族威胁论!”
“悲观主义,夸大异族的强大!”……学生们议论纷纷。
季良伸出双手,示意安静,然后道:“说我的论调是夸大异族实力。这个我不想多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并不打算非得劝服大家接受我的论调。”
“还在异族的发展不及人类的发展这个问题上揪扯的,我要说,请不要用人类的发展模式代入到异族身上。异族有它们自己的文明发展方向、进化之路。虽然它们大都是天赋异能,但论及环境适应性和能量运用,它们确实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它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固然是弱项,但鲜明的等级制度和团队运作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不足。”
“最后,说我是悲观主义,这个我不认可。在我看来,异族确实强大,但是,我并不悲观,我们并非无望取得胜利。而且,我们的政府,其态度同样是积极的、乐观的。”
季良拉起北安政府这张虎皮,成功的再度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季良道:“我们绕了一个大弯子,话题总算是转回到了最初的概念上。现在多了一个相关信息,那就是我们知道,异族非常强大。然而,有能力和可以做到,这中间还有着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异族的内部问题,又比如说我们做出的反应。而这次的最初命题‘积极主动的发动针对异族的游击战’,在我看来,就是我们北安所采取的针对性行动。”
“我们要发展,同时要尽可能的遏制异族的发展。尽可能的阻挠其内部一统的完成;尽可能的不让其诞生一个能够统一各方的强大领袖;尽可能的阻挠异族的重兵集结;不让它们形成庞大到足以摧毁城塞的战力;不断的进行游击战、麻雀战、破袭战,利用多数异族缺乏战术素养的弱点,破坏其正常的发展以及行动进程,同时,达到练兵、搜集情报等目的。”
“这样的主动作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战火延伸至异族的区域,如此一来,我们的后方就得以安定发展,而我们的敌人,虽然不能说寝食难安,却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来进行扫荡和清理。”
“在这样的小规模战斗中,异族兵力上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派的人少了,我们可以联合数个小队对其进行一次有力的打击,派的人多了,我们四散脱离,就算它们有本事布个大大的陷阱,我们蒙受的损失也不大。”
战术课程,高校要到10年级才会讲授,大多数冬令营的学生对之都是一知半解,此时听季良结合实际、娓娓道来,一个两个津津有味、甚至眉飞色舞。
有学生提问道:“那万一异族被这样的战术惹恼了,集中大军来攻伐呢?”
季良道:“大军集结,自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已经成功的将战线推直异族的区域,它们有大举措,自然瞒不过我们的监视。在集结的过程中,我们就有机会打一场局部战,数量相同的情势下,即使打野战,我们也几乎是稳胜异族的,集中力量,形成局部优势、消灭其一部战力,几次下来,异族也就伤筋动骨了。”
另一个学生道:“可是,像石陷那样的大城市遗迹,内中潜伏的异族数量极为庞大,它们要倾巢而出,我们怎么抗衡?”
“首先,我们依旧能够通过监视,而第一时间发现对方的异动。一旦是那种程度的战役,自然不是我们北安一城所能扛下来的,事关这一域人类的生死存亡,自然是要联合作战。联军可以层层阻拦,一定程度的消耗其有生力量,并拖延其进军时间,并且利用一系列战术,制造各种有利于我方的机会。与此同时,我方的重要生产线以及人员进行转移很隐藏安置,再然后就是据守雄城,必然能叫异族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这样的情况还得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石陷的异族内部已经一统,有一个强力的领袖,可以让下面各部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命令。若非如此,它们的总兵力会相对有限,还会出现各种扯皮问题,比如物资分配,比如进攻计划,比如面对我方的战略战术,采取怎样的反击措施等等。6城17镇的联军、在统一作战时固然问题多多,可比之异族联军,情形应该会好上很多。这点,有历史上的三次联合大战为证。”
讲解到这里,众人自然已经完全明白了季良言之所指。
说起来,其演讲的内容核心也并非有多高明,通篇两个概念,先论证异族的实力强横,然后再详细分析主动进击的好处。大家只需将后一部分内容逆推一下,就能总结出龟缩防御的种种弊端。
“果然,闷头发展是不行的,大工厂和小作坊,产出严重不平衡,而且短期内,我们无法与异族拉开质量差距。”
“再坚固的城墙也不会被攻破,战火延伸到自己家,怎么算都是损失。”
“嗯,我觉得以雪堡为节点,所构筑的多点防区,这概念挺好。相互倚靠,形成网络,这网络可以警戒异族的大部队动向,如果是少量,那就放进来剿灭,如果数量多啃不动,那就防守,呼唤其他雪堡的机动战力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