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最平常的乡下人,原始的想法是能平平安安生活,不求每天能吃上肉,还能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就行,一个月能吃上两三回的肉,也就足够了。

    他们的认知里,跟着瑾娘绝对有肉吃,这话绝对不会有错。

    这两年,他们村子的日子过的就比别家要好,不管是粮食种植,还是养殖的发展,都挺好的,只要是家人肯好好干活的,日子都过的好,隔上七八日时间,美美的吃上一顿肉,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忽然就结束了,他们村子接二连三的开始出事,如果最初还会觉得这是巧合的话,那么到了后面,便只能猜测这是人为。

    但作为最底层的人,他们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就算想了许多办法,也没有探得一点消息。

    直到后来见了李大田才知道,原来是宁王和朝廷闹翻了,他们这个村子,乃至于整个河州,或许都被贴上了宁王府的标签,地方官员为了表示自己与宁王府没有瓜葛,所以采取了打压他们村子这样的做法表现给上面的人看。

    想来,他们被打压就是这个原因了。

    也就是因为被打压的太厉害了,村子里有几个人被抓到大牢里之后,身体被严重损伤,后半辈子能不能站起来都不知道。

    他们怕了,商量过后,愿意跟着李大田搬家到兴城来,除了避难之外,主要还是为了投奔王妃。

    而孙家湾来的人是因为日子过的不好,看到李大田衣着光鲜,又知道李大田是在王妃身边做事的,这才想着投奔。

    但孙家湾的人对王妃没有那样的信任,投奔的人就不是那么全了,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家没有来。

    这么多人到来,来的还都是熟识的人,瑾娘也不能不管,但现在她手底下有许多得用的人了,她将安顿这些人住的事情都交给了朱玉书去处理。

    朱玉书内里外里是一把好手,整个城市的管理都交给朱玉书,瑾娘也是放心的。

    除了安顿住的地方,瑾娘还给各个工坊安排,将青壮年劳动力都分别安顿下来,给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行。

    来兴城的人都是要自食其力的,这一点,就算是放马滩的人也不会特殊。

    且这些人投奔自己来了,也没有土地了,总要找个吃饭的路,至于未来能成长成什么样,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了。

    现在兴城最不缺的就是就业机会,放马滩的人她都是了解的,并不是不能吃苦的,只要给就业机会,好好过日子并不难。

    还有小孩子,也要送到学堂里去读书才行,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只有读书了,将来才能有前程。

    放马滩那边的人可没有这样的意识,也不知道能不能说得通,男娃上学倒是不难,他们还指着男娃们去读书将来光宗耀祖呢,但是女娃去上学,估计就有些困难了。

    这样的事只能慢慢来了,总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就是兴城本地的娃娃,现在男娃基本能上学了,但女娃上学的人数不足一半。

    瑾娘的这些安排,村子里的人很惊讶,他们以为,瑾娘会将他们安顿在附近的村子里,给点儿土地。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城市里讨生活,总觉得不自在。

    而且王妃在安排工作的时候,竟然给女人也安排了,还要让女娃娃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