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石瑞卿的提示,萧元月找到一位曾经在宣平侯府做过管事的嬷嬷,这位董嬷嬷正好是前宣平侯夫人身边人,现在开着一个杂货铺,萧元月找到她时,董嬷嬷并不想认,手里摇着一个拨浪鼓,“我不知道什么宣平侯府,那里不是我这样人能去的。”
萧元月将父亲给她的一个簪子拿出来,手捧着问:“嬷嬷认识这个簪子吗?”
董嬷嬷停了动作,站起来,抖着手接过簪子,仔细看,“这是我家姑娘的簪子,怎么在您这儿?”
“这是我父亲给我的,我父亲说这是他母亲留给他的。”萧元月实话实说,虽然她对父亲有怨言,但为了破案,只能把这簪子拿出来,借父亲的名头。
董嬷嬷仔细看萧元月,眼中含泪:“你父亲可是霍震霆?他离了霍家,现在可好?”
“是,我父亲已经死了。我现在是大理寺的捕快,负责调查我奶奶当年自杀的隐情。”
“哎呦,”董嬷嬷捂着脸哭了,“夫人的命好苦哟,不仅自己没了命,连带着哥儿的命也没了,当初就不该嫁入宣平侯府……”
萧元月等董嬷嬷哭得差不多了,才继续问:“我奶奶当年为何自杀?”
董嬷嬷抽噎着抹泪,“我只对姑娘说一次,夫人不是自杀,是他杀。”
“那为什么报备的是自杀?”萧元月原本是要调查自杀的隐情,看与绿藤门是否有关,没想碰到个他杀,虽然萧元月憎恨自己的亲爹,但是这亲奶奶的事儿得弄明白了。
董嬷嬷不知该不该说,她颤巍巍的凑近,仔细看萧元月,盼望从萧元月脸上看出曾经大姑娘的影子,可惜没有,萧元月长得不像大姑娘,该不该说呢?董嬷嬷看萧元月穿着捕快服,心里对翻案有了那么一点点信心:“也就是姑娘您来,我才敢说,否则我就是入了棺材也不会说。”
董嬷嬷说:“夫人嫁入霍家,与侯爷关系一般,侯爷心系一女子,从不正眼看夫人,生下大公子后,侯爷彻底不去夫人那里,整天与那女子腻在一起。我记得那天夫人从外面回来脸色不好,我问她也不说,只是把我支去看大公子,我听到夫人与侯爷吵了一架,瓷瓶瓷碗碎了一地,当天下午,那个女的就进了府,据说怀了身孕,夫人跟我嘀咕说按时间推算,这女的怀的应该不是侯爷的孩子。第二天,夫人让我带着大公子,也就是你父亲,去庄子上呆着,夫人说那个女的不简单,为了大公子的安全,大公子最好不要在府里呆着,我带大公子在庄子上住了三个月,回去却是参加夫人的葬礼。夫人的贴身丫鬟不知怎么也死了。大公子那时候三岁,哭的厉害,说要找母亲,我顶着万人骂,晚上偷偷让我儿子打开棺盖,原想着让大公子看一眼,没成想我看到夫人的脸色黑青,指甲也是黑色的,这是中毒,我要去报官,我那老头子拦着不让,说是一旦报官,连大公子都保不住,那女的就是个疯子。夫人下葬后,侯爷将我们这些夫人的陪嫁都散了,娶了那个女的。我出来后,就在这里支起摊子,远远看着大公子。大公子四岁被送去学武,十二岁回来,十三岁被赶出家门,去了边关。那女的后来跟侯爷生了一子二女,牢牢把着侯府。我后来想告,一直没机会,也没了胆,是我对不起夫人。”董嬷嬷又开始抹眼泪。
萧元月耐心听完董嬷嬷的话,她说:“我现在调查另外一个案子,等那个案子结了后,我来替我奶奶伸冤。嬷嬷保重,到时我还想请你做个证。”
“我也想替大姑娘,可难呐,这么多年过去,证据都没了,我仔细想过,如果我报案,那侯爷肯定会把凶手按到那些贴身丫鬟身上,可她们都死了,死无对证。我怕把您也搭进去,那府里没个好人。”
“会找到办法的。”萧元月保证,这可是亲奶奶的事儿,相比白城惨案,这算小案。
萧元月没有其他可问,安抚董嬷嬷耐心等她破案,董嬷嬷连连说好,“我就在这儿等着姑娘,拼着这身老骨头,我也要帮大姑娘洗清冤屈。”
萧元月告辞离去,在路上,低头想着他杀和自杀之间的关系。
斜刺里一柄剑袭来,萧元月习惯性的躲过,抬眼一看,四个路人穿着各色衣服,手中提着刀剑,马上就要砍到她身上,“我命休矣”这是萧元月的第一想法,当然,临死前怎么也要得点利息,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石瑞卿近来越来越虚弱,视线越来越模糊,他想自己清醒的日子怕是不多了,在有限的日子里,他想多看看自己的姑娘,萧元月会在那里呢,对,去城南巷子里找一个叫董嬷嬷的人。想到做到,石瑞卿穿套便装,出门去找萧元月。
还没到巷子,石瑞卿就听到刀剑相击的声音,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石瑞卿拔剑跑去,发现萧元月已经倒在地上,手里拿着腰刀抵挡,萧元月旁边躺着两个人,另外两个站着的人同时杀向萧元月,石瑞卿惊得魂都快飞了,腕中的袖箭射出,人提剑飞去。
萧元月得救,冲石瑞卿咧嘴笑,她再次被石瑞卿救了。萧元月躺在地上不想起来,她也确实起不来,伤得太厉害,胳膊腿,身上到处是伤,她护着要害,以身为盾,就是为了多杀几个刺客。
石瑞卿虽然无力,身上也受了些伤,但还是抱起萧元月,“我送你去医馆。”
萧元月还有力气说话,“普通医馆没女医,还是回我家吧,迎霜和映雪都会些外医。”
萧元月将父亲给她的一个簪子拿出来,手捧着问:“嬷嬷认识这个簪子吗?”
董嬷嬷停了动作,站起来,抖着手接过簪子,仔细看,“这是我家姑娘的簪子,怎么在您这儿?”
“这是我父亲给我的,我父亲说这是他母亲留给他的。”萧元月实话实说,虽然她对父亲有怨言,但为了破案,只能把这簪子拿出来,借父亲的名头。
董嬷嬷仔细看萧元月,眼中含泪:“你父亲可是霍震霆?他离了霍家,现在可好?”
“是,我父亲已经死了。我现在是大理寺的捕快,负责调查我奶奶当年自杀的隐情。”
“哎呦,”董嬷嬷捂着脸哭了,“夫人的命好苦哟,不仅自己没了命,连带着哥儿的命也没了,当初就不该嫁入宣平侯府……”
萧元月等董嬷嬷哭得差不多了,才继续问:“我奶奶当年为何自杀?”
董嬷嬷抽噎着抹泪,“我只对姑娘说一次,夫人不是自杀,是他杀。”
“那为什么报备的是自杀?”萧元月原本是要调查自杀的隐情,看与绿藤门是否有关,没想碰到个他杀,虽然萧元月憎恨自己的亲爹,但是这亲奶奶的事儿得弄明白了。
董嬷嬷不知该不该说,她颤巍巍的凑近,仔细看萧元月,盼望从萧元月脸上看出曾经大姑娘的影子,可惜没有,萧元月长得不像大姑娘,该不该说呢?董嬷嬷看萧元月穿着捕快服,心里对翻案有了那么一点点信心:“也就是姑娘您来,我才敢说,否则我就是入了棺材也不会说。”
董嬷嬷说:“夫人嫁入霍家,与侯爷关系一般,侯爷心系一女子,从不正眼看夫人,生下大公子后,侯爷彻底不去夫人那里,整天与那女子腻在一起。我记得那天夫人从外面回来脸色不好,我问她也不说,只是把我支去看大公子,我听到夫人与侯爷吵了一架,瓷瓶瓷碗碎了一地,当天下午,那个女的就进了府,据说怀了身孕,夫人跟我嘀咕说按时间推算,这女的怀的应该不是侯爷的孩子。第二天,夫人让我带着大公子,也就是你父亲,去庄子上呆着,夫人说那个女的不简单,为了大公子的安全,大公子最好不要在府里呆着,我带大公子在庄子上住了三个月,回去却是参加夫人的葬礼。夫人的贴身丫鬟不知怎么也死了。大公子那时候三岁,哭的厉害,说要找母亲,我顶着万人骂,晚上偷偷让我儿子打开棺盖,原想着让大公子看一眼,没成想我看到夫人的脸色黑青,指甲也是黑色的,这是中毒,我要去报官,我那老头子拦着不让,说是一旦报官,连大公子都保不住,那女的就是个疯子。夫人下葬后,侯爷将我们这些夫人的陪嫁都散了,娶了那个女的。我出来后,就在这里支起摊子,远远看着大公子。大公子四岁被送去学武,十二岁回来,十三岁被赶出家门,去了边关。那女的后来跟侯爷生了一子二女,牢牢把着侯府。我后来想告,一直没机会,也没了胆,是我对不起夫人。”董嬷嬷又开始抹眼泪。
萧元月耐心听完董嬷嬷的话,她说:“我现在调查另外一个案子,等那个案子结了后,我来替我奶奶伸冤。嬷嬷保重,到时我还想请你做个证。”
“我也想替大姑娘,可难呐,这么多年过去,证据都没了,我仔细想过,如果我报案,那侯爷肯定会把凶手按到那些贴身丫鬟身上,可她们都死了,死无对证。我怕把您也搭进去,那府里没个好人。”
“会找到办法的。”萧元月保证,这可是亲奶奶的事儿,相比白城惨案,这算小案。
萧元月没有其他可问,安抚董嬷嬷耐心等她破案,董嬷嬷连连说好,“我就在这儿等着姑娘,拼着这身老骨头,我也要帮大姑娘洗清冤屈。”
萧元月告辞离去,在路上,低头想着他杀和自杀之间的关系。
斜刺里一柄剑袭来,萧元月习惯性的躲过,抬眼一看,四个路人穿着各色衣服,手中提着刀剑,马上就要砍到她身上,“我命休矣”这是萧元月的第一想法,当然,临死前怎么也要得点利息,或许会有一线生机...
石瑞卿近来越来越虚弱,视线越来越模糊,他想自己清醒的日子怕是不多了,在有限的日子里,他想多看看自己的姑娘,萧元月会在那里呢,对,去城南巷子里找一个叫董嬷嬷的人。想到做到,石瑞卿穿套便装,出门去找萧元月。
还没到巷子,石瑞卿就听到刀剑相击的声音,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石瑞卿拔剑跑去,发现萧元月已经倒在地上,手里拿着腰刀抵挡,萧元月旁边躺着两个人,另外两个站着的人同时杀向萧元月,石瑞卿惊得魂都快飞了,腕中的袖箭射出,人提剑飞去。
萧元月得救,冲石瑞卿咧嘴笑,她再次被石瑞卿救了。萧元月躺在地上不想起来,她也确实起不来,伤得太厉害,胳膊腿,身上到处是伤,她护着要害,以身为盾,就是为了多杀几个刺客。
石瑞卿虽然无力,身上也受了些伤,但还是抱起萧元月,“我送你去医馆。”
萧元月还有力气说话,“普通医馆没女医,还是回我家吧,迎霜和映雪都会些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