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两仪殿,大唐重臣们已经为了任命谁为唐军出师突厥的主帅而争执了好几次。

    主要争执的是长孙无忌为首的太子党和王珪为首的魏王党。

    而且,其中还有李世民依为左右手的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被牵涉其中。

    当然,像魏征这样的谏臣肯定也会参与其中,而保持沉默的就是李恪一派的汉王党。

    毕竟,李恪在朝堂上的根据不稳,魏征还不能算李恪的心腹。

    所以,中枢大臣之中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心腹。

    长孙无忌是想让李绩为统军大总管,统帅整个大唐军队跟突厥交战,而他列举的关于李绩在军中的威望和资历都足以说明李绩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

    但是,李世民心中最为倚重的自然是大唐军神李靖,而且他绝对这场大唐对突厥的战役非同寻常,用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的话他很放心。

    可是,李世民在长孙无忌提出李绩为行军大总管的时候为了照顾他的面子,不想当面反驳了他。

    所以,他的意思只能通过杜如晦和房玄龄委婉的表达了出来。

    而长孙无忌在杜如晦和房玄龄提出李靖的时候,他心里就清楚了这可能是李世民的注意,不然依房杜两人的性格和心性,他们是不会跟自己起争执的。

    只是,他也不反对李靖担任行军大总管,可是有一点他心里很清楚,李靖举荐了李恪,要是李世民非要让他担心行军大总管的话,他选择副总管的第一人选肯定是李恪,而李恪在漠北军方的势力很大,只要他担任了副总管,这参加突厥大战的功劳基本都是会被他和他的手下收入囊中。

    所以,长孙无忌就是知道房杜两人举荐李靖是李世民的意思,在看到李世民没有跟他亲自点破之后便他就装作不知情,愣是跟房杜二人争执,他想让李绩担任行军大总管。

    长孙无忌敢于触犯李世民而跟房杜相争,并且不惜得罪李靖的主要原因是,他清楚的意识到一旦李靖担任行军大总管,要是让李恪为副总管的情况下,李绩的处境会很尴尬,别说是他能够但任某一路的将军,估计就连参战的机会都不会有。

    还有一个让他理直气壮的跟房杜二人相争的原因是,李靖始终不敢担任行军大总管,这就使得长孙无忌非争不可。

    毕竟,李靖的推辞可以看成是他对举荐李恪当行军大总管而不受李世民同意的一种怨念。

    只是,长孙无忌据理力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另一方面的盘算,他这次要是失败的话,他的威信会下降一个台阶,他在朝中的人望会再次降低,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长孙无忌喜欢权力,他喜欢众人仰视他的感觉。

    长孙无忌有这样的想法是源自王珪一派的魏王党,刚开始李泰和王珪是支持他的建议让李绩担任行军大总管的。

    但是,当房玄龄和杜如晦提出李靖的时候,王珪从其中扑捉到了一些信号,立即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这使得长孙无忌很愤怒,他觉得导致王珪见风使舵的原因是自己的威望不够高,权利不够大。

    其实,长孙无忌这是当局者迷,王珪自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改变立场,像王珪这样的辅佐了两代帝王的人,房杜敢跟长孙无忌据理力争,他能清楚的意识到这可能是李世民的意思,也就是说李世民最中意的人是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