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诚率先拱手拜道:“臣等身负人臣之责,却没有事先想到这一点,这是臣等的过失,还望陛下允许臣等将功补过?”
刘怀文也跟着拱手道:“这事儿可怨不得皇上,毕竟咱们大明对于海运的需求也不是那么旺盛——最主要的还是英格兰跟法兰西他们的海运能力比较强,有他们在中间转运,咱大明还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工夫呢。”
眼看着其他一众大老们也都要往自个儿身上揽责任,朱劲松干脆摆了摆手,说道:“朕已经说了,今天这事儿不怪众位卿家,朕就是琢磨着,眼下该怎么样才能提高咱们大明的海运能力?”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老们顿时打起了精神。
提高海运的能力,可不仅仅只是多造两艘船就行的,其中还涉及到了航线的规划,比如说从哪里到哪里为一段航线,每段航线主要用来干什么,运输什么样儿的货物,如何完成众多航线之间的接驳、周转,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而在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当中,仅仅只是确定航线的问题,很可能就需要无数的人命往里填——不知道哪儿存在的一块暗礁,不知道多长时间才会出现的一股洋流,很可能就会带走一船人的生命。
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每条航线的背后都有无数的白骨沉在海底,或者连白骨都剩不下。
当然,现在的大明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相对要轻松一些,因为除去永乐年间留存下来的那些海图之外,大明还可以从英格兰跟法兰西、沙鹅、傻贼鹰他们手里拿到最新的海图。
至于说要付出哪个小国的利益来交换,这事儿就不是朱劲松所关心的了。
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其实就跟海图或者说航线的问题差不多,看上去比较麻烦,解决起来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让朱劲松关疼的,还是海运这玩意该怎么纳入管理。
完全由朝廷掌控的海运当然好办的很,可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朱劲松又不愿意让朝廷掌握所有的海运,要不然这破玩意总是亏,一年亏上个几百亿不说,还动不动的就暴跌一分小涨八毛,那谁能受得了啊。
可是让勋贵以及民间的资本都参与进来,朱劲松的心里也不是那么乐意。
鲁树人曾经说过,大家伙儿都穷的时候还能凑在一块儿穷乐呵,可要是其中有一个先富起来的,就很容易出现诸如鼻孔里看人以及红眼病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
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朱劲松干脆敲了敲桌子,对曾诚等一众大老们问道:“诸卿以为,海运之事是否允许那些乡贤绅士们参与进来?还有这满朝的勋贵,他们呢?”
刘怀文当即就站出来表态:“启奏陛下,臣以为让民间的乡贤士绅和勋贵们参与进来倒没什么,但是必须得重税,要不然这不就成了白让他们捡钱嘛。”
曾诚忍不住瞪了刘怀文一眼,反问道:“莫非刘部堂又忘了柳大善人之事?”
“民间这些乡贤士绅们,本辅不否认他们当中也有良善人家,可是同样无法否认的则是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柳大善人一般的败类。”
“若是让这些人参与到海运当中,万一有哪个丧心病狂的混账胆子上长毛,把咱们大明的那些书籍带到海外,你刘部堂能不能担的起这个责任?”
刘怀文一愣,继而反驳道:“我刘怀文当然担不起这个责任,可是你曾阁老也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嫌吧?”
“正如你所言,这些人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像柳大善人一般的败类,可是你曾阁老也得知道,咱们大明现在到底有多少用钱的地方。”
“这么说吧,大明未来五年要修建的铁路和电报线路,所需要花费的银两绝不在万万两之下——是白银万万两,可不是一亿大明宝钞。”
“展开海运,算得上是开源的手段之一,若是能够允许民间参与进来,咱们就不仅仅只是赚海运的钱,同时还能再收一大笔的税,而且不光是那些海商的税,同样还有那些因为海运增加而增产的工坊。”
刘怀文也跟着拱手道:“这事儿可怨不得皇上,毕竟咱们大明对于海运的需求也不是那么旺盛——最主要的还是英格兰跟法兰西他们的海运能力比较强,有他们在中间转运,咱大明还省下了不少的时间和工夫呢。”
眼看着其他一众大老们也都要往自个儿身上揽责任,朱劲松干脆摆了摆手,说道:“朕已经说了,今天这事儿不怪众位卿家,朕就是琢磨着,眼下该怎么样才能提高咱们大明的海运能力?”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曾诚等一众大老们顿时打起了精神。
提高海运的能力,可不仅仅只是多造两艘船就行的,其中还涉及到了航线的规划,比如说从哪里到哪里为一段航线,每段航线主要用来干什么,运输什么样儿的货物,如何完成众多航线之间的接驳、周转,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而在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当中,仅仅只是确定航线的问题,很可能就需要无数的人命往里填——不知道哪儿存在的一块暗礁,不知道多长时间才会出现的一股洋流,很可能就会带走一船人的生命。
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那就是每条航线的背后都有无数的白骨沉在海底,或者连白骨都剩不下。
当然,现在的大明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相对要轻松一些,因为除去永乐年间留存下来的那些海图之外,大明还可以从英格兰跟法兰西、沙鹅、傻贼鹰他们手里拿到最新的海图。
至于说要付出哪个小国的利益来交换,这事儿就不是朱劲松所关心的了。
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其实就跟海图或者说航线的问题差不多,看上去比较麻烦,解决起来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正让朱劲松关疼的,还是海运这玩意该怎么纳入管理。
完全由朝廷掌控的海运当然好办的很,可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朱劲松又不愿意让朝廷掌握所有的海运,要不然这破玩意总是亏,一年亏上个几百亿不说,还动不动的就暴跌一分小涨八毛,那谁能受得了啊。
可是让勋贵以及民间的资本都参与进来,朱劲松的心里也不是那么乐意。
鲁树人曾经说过,大家伙儿都穷的时候还能凑在一块儿穷乐呵,可要是其中有一个先富起来的,就很容易出现诸如鼻孔里看人以及红眼病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
琢磨了半晌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朱劲松干脆敲了敲桌子,对曾诚等一众大老们问道:“诸卿以为,海运之事是否允许那些乡贤绅士们参与进来?还有这满朝的勋贵,他们呢?”
刘怀文当即就站出来表态:“启奏陛下,臣以为让民间的乡贤士绅和勋贵们参与进来倒没什么,但是必须得重税,要不然这不就成了白让他们捡钱嘛。”
曾诚忍不住瞪了刘怀文一眼,反问道:“莫非刘部堂又忘了柳大善人之事?”
“民间这些乡贤士绅们,本辅不否认他们当中也有良善人家,可是同样无法否认的则是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柳大善人一般的败类。”
“若是让这些人参与到海运当中,万一有哪个丧心病狂的混账胆子上长毛,把咱们大明的那些书籍带到海外,你刘部堂能不能担的起这个责任?”
刘怀文一愣,继而反驳道:“我刘怀文当然担不起这个责任,可是你曾阁老也未免有因噎废食之嫌吧?”
“正如你所言,这些人里面肯定会有一些像柳大善人一般的败类,可是你曾阁老也得知道,咱们大明现在到底有多少用钱的地方。”
“这么说吧,大明未来五年要修建的铁路和电报线路,所需要花费的银两绝不在万万两之下——是白银万万两,可不是一亿大明宝钞。”
“展开海运,算得上是开源的手段之一,若是能够允许民间参与进来,咱们就不仅仅只是赚海运的钱,同时还能再收一大笔的税,而且不光是那些海商的税,同样还有那些因为海运增加而增产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