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琮还是不动声色,庞统心中不免有点郁闷,随后说道:“主公,这上中两策,任选一策益州可定。这下策过于保守,不说也罢。”
“你且说来听听。”
“主公领兵退回上庸,再从荆州集结重兵攻江州,两路攻蜀,我荆州将士比益州勇猛,假以时日也能能攻下……总之主公既已来到益州,便要急图之,徐则生变!”
刘琮想想这还真是下策,如果要是动用大量的荆州兵声势浩大的攻蜀,自己又何必来益州,还在这葭萌屯居了大半年。上策虽好却过于冒险,下策虽稳却太过保守。看来这中策倒是不过的办法。只要攻下成都,到时候可以派人从水路围攻江州,严颜独木难支。
“孝直以为士元三策如何?”刘琮既然有两个智囊在,还有于禁这个军事大家,就不急于做决断,集思广益,或许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就是没有新法子,也能对庞统的策略加以补充和完善。
法正也一直在听庞统说上、中、下策。
同为智囊,法正也是觉得庞统这三策基本上是眼下能够想到的办法,所以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刘琮的问题:‘明公,正以为,无论主公最后采取哪种策略,都应该首先考虑连通荆州。如今葭萌与上庸之间隔着一个巴西郡。巴西郡太守董和愿是荆州枝江人。这些时日,明公在葭萌广施仁政,想必那董和也有耳闻,。若是能说服董和,葭萌与荆州连成一片,明公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孝直所说不错!主公,这巴西郡应该争取下来,免得双方一旦开战,我军陷入四面重围。”
“是啊,主公,若是能连通葭萌与上庸,便可如法先生所说立于不败之地!”于禁一直在一旁听着,这个时候也站起身来附和道。
“军师三策甚好,固陵也很重要。这样吧,我与子龙先去一趟阆中县探探董幼宰。”
“不可!明公,董和为官清廉,却有点迂腐不化,明公前往恐招致不测!”法正听闻刘琮要去见董和,连连劝阻,他知道当初董和也是力阻刘琮入蜀的。
如果此番刘琮前往,要是不表明心志还好,若是露出半点吞并益州之心,必定被董和父子扣下。所以法正很是担心。
刘琮何尝不知道董和的态度,不过实在认为,这父子俩都是聪明人,如今天下大势应该看得很透彻,说明自己亲自前往能说服二人。
就算不能说服,自己有赵云、廖化保驾应该没有多大危险,毕竟刘琮是益州的客人,大汉朝的征南将军,当今天子的御弟。既然法正、庞统和于禁都觉得连通葭萌与上庸很重要,自己也觉得有必要打通这条线。那么阆中之行在所难免。
毕竟攻益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旦遇阻,也好通过上庸快速输送兵力到益州。从襄阳经上庸到葭萌包括山路在内大约一千三四百里。从葭萌到成都不过五百里。但若是从江陵经水路,就算沿途畅通无阻,也要比从襄阳出发经上庸到葭萌再往成都也要多出将近五六百里地。
何况从水路出发那过了秭归就是敌境,巴郡还有蜀中大将严颜坐镇,想要迅速抵达成都并不容易。
说做就做这是刘琮的风格,当日便留魏延、于禁和庞统在葭萌军营主持大局,自己则带着赵云、廖化和数名亲卫一路疾驰奔往阆中。
阆中商属巴方,周属巴国。东周战国时期巴国屡为楚国侵逼,约在公元前330年从江州(今重庆)迁都于阆中,公元前325年后称巴王。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国惠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
秦王设立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前314年,巴郡中置阆中县。
何谓阆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意思说: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山得名。
《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巴郡三面,故曰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水得名。
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
公元201年(东汉献帝建安六年)至公元347年(成汉嘉宁二年),阆中为巴西郡治,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等8县。
“你且说来听听。”
“主公领兵退回上庸,再从荆州集结重兵攻江州,两路攻蜀,我荆州将士比益州勇猛,假以时日也能能攻下……总之主公既已来到益州,便要急图之,徐则生变!”
刘琮想想这还真是下策,如果要是动用大量的荆州兵声势浩大的攻蜀,自己又何必来益州,还在这葭萌屯居了大半年。上策虽好却过于冒险,下策虽稳却太过保守。看来这中策倒是不过的办法。只要攻下成都,到时候可以派人从水路围攻江州,严颜独木难支。
“孝直以为士元三策如何?”刘琮既然有两个智囊在,还有于禁这个军事大家,就不急于做决断,集思广益,或许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就是没有新法子,也能对庞统的策略加以补充和完善。
法正也一直在听庞统说上、中、下策。
同为智囊,法正也是觉得庞统这三策基本上是眼下能够想到的办法,所以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刘琮的问题:‘明公,正以为,无论主公最后采取哪种策略,都应该首先考虑连通荆州。如今葭萌与上庸之间隔着一个巴西郡。巴西郡太守董和愿是荆州枝江人。这些时日,明公在葭萌广施仁政,想必那董和也有耳闻,。若是能说服董和,葭萌与荆州连成一片,明公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孝直所说不错!主公,这巴西郡应该争取下来,免得双方一旦开战,我军陷入四面重围。”
“是啊,主公,若是能连通葭萌与上庸,便可如法先生所说立于不败之地!”于禁一直在一旁听着,这个时候也站起身来附和道。
“军师三策甚好,固陵也很重要。这样吧,我与子龙先去一趟阆中县探探董幼宰。”
“不可!明公,董和为官清廉,却有点迂腐不化,明公前往恐招致不测!”法正听闻刘琮要去见董和,连连劝阻,他知道当初董和也是力阻刘琮入蜀的。
如果此番刘琮前往,要是不表明心志还好,若是露出半点吞并益州之心,必定被董和父子扣下。所以法正很是担心。
刘琮何尝不知道董和的态度,不过实在认为,这父子俩都是聪明人,如今天下大势应该看得很透彻,说明自己亲自前往能说服二人。
就算不能说服,自己有赵云、廖化保驾应该没有多大危险,毕竟刘琮是益州的客人,大汉朝的征南将军,当今天子的御弟。既然法正、庞统和于禁都觉得连通葭萌与上庸很重要,自己也觉得有必要打通这条线。那么阆中之行在所难免。
毕竟攻益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旦遇阻,也好通过上庸快速输送兵力到益州。从襄阳经上庸到葭萌包括山路在内大约一千三四百里。从葭萌到成都不过五百里。但若是从江陵经水路,就算沿途畅通无阻,也要比从襄阳出发经上庸到葭萌再往成都也要多出将近五六百里地。
何况从水路出发那过了秭归就是敌境,巴郡还有蜀中大将严颜坐镇,想要迅速抵达成都并不容易。
说做就做这是刘琮的风格,当日便留魏延、于禁和庞统在葭萌军营主持大局,自己则带着赵云、廖化和数名亲卫一路疾驰奔往阆中。
阆中商属巴方,周属巴国。东周战国时期巴国屡为楚国侵逼,约在公元前330年从江州(今重庆)迁都于阆中,公元前325年后称巴王。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国惠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
秦王设立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前314年,巴郡中置阆中县。
何谓阆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意思说: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山得名。
《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巴郡三面,故曰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水得名。
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
公元201年(东汉献帝建安六年)至公元347年(成汉嘉宁二年),阆中为巴西郡治,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等8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