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江舟偶遇(本章免费)
因是在城中购置的物事多耽搁了一些时候,唐松出襄州城到渔梁渡时天色已近黄昏,对岸山中鹿门寺的晚课钟声隐隐传来,空灵悠远。恰与此刻喧闹渡口的烟火气息形成了和谐的反衬。
一个是热闹的烟火人生,一个是清幽山居生活。唐松听着那钟声,看着对面苍翠的青山,心中安宁之余不由得多了一丝淡淡的欣喜。
穿越之后,论说起来他终究还是更喜欢这鹿门山中幽静的生活。
襄州城自然是热闹的,但跟后世那动辄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这份热闹又实在算不得什么了。所以对他反倒没了什么吸引力。倒是后世不曾经历过的山居清静更为动人。
这些日子在城中的忙碌实是不得已。庄海山不能不管,唐达信的事情既然到了那一步,自然也就该按着这个套路来处理。手中捏着那两封信,就如同后世打斗地主时抓着双王四个二,赢肯定是赢定的。换了后世任何一个人过来,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都不会比他差,所以也没什么好得意的。
而今这事情已经了了,至少在武则天退位之前想来不会再有什么后遗症,唐松也就不愿再费心思去想。
至于整修宅院什么的,那也是不得不为。既然穿越到这个身体上,自然也就继承了这个身体所有的社会关系,既然以后还得用这具身体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那这些事都是不得不做,从效果上来说他也做的不错,但这绝不意味着唐松就很享受这些事情。从个人意愿而言,此刻的他真是宁愿事情越少越好。
如今这些不得不料理的烦人事终于解决完了,又能重归鹿门山,他这心情怎一个好字了得。
而今有钱了,他也就没再跟其他人共挤一艘渡船,出了两倍的价钱单包了一艘,便站在船头悠悠向对岸渡去。
景致好,心情好,唐松就没进渡船那逼仄的芦棚,站在船头吹着河风欣赏眼前这一派水光山色。
此时他穿着一袭淡青色的薄绫襕衫,吃河风吹动,薄衫飘飘欲举反射出丝丝缕缕夕阳的霞光,再配上远处堪为背景的隐隐钟声,船头处临风而立的唐松还真有些玉面修身,风流清逸的风仪。
渡船还不曾到河心,便听身后右侧处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道:“唐公子好自在,却苦了我二人平白挤出一身臭汗”。
唐松转身看去,说话的却是那晚在八卦池边夜遇过的道人方山奇。这渔梁渡就只备有两艘渡船,唐松占了一艘,那道人便只能与其他人共挤一艘,时令已是初夏,船上人挤得多了难免就热。
即见是他,唐松便命艄公将船靠过去,将这道人接了过来,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年约四旬,同样穿着襕衫的中年。
这中年的穿着倒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身上透出的气息有些特别。书卷气自然是有的,除此之外似乎还有一些威严的味道。唐松与他素未谋面,也就没去刻意寒暄,笑着拱了拱手算是见礼。
看来那人对他的印象也是不错,颔首回礼时的微笑很和煦,并没有唐松意料中拒人千里的倨傲。
“公南,此前我与你说的那‘山寺鸣钟昼已昏’便是出自这位唐公子之口,而今人都已经照了面,你该不会再说我诓你了”。
“噢”,那中年此前只是好感于唐松的风仪甚是雅达,是他来襄州后所少见。此刻听了方少奇这话后,神色却是一整,复又将唐松细细审视了一回,“此诗真是你所为?”。
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唐松一边在心底暗骂方山奇多嘴,一边微微一笑算是给了回应。
他这一笑,中年却是肯定下来,“此诗清新自然,脱尽人间烟火,实为上佳之作。以小友的年纪心性能作出这样的诗来委实难得”。
这话让唐松更是不好接,不好接索性就不接。他便微微弯了弯腰,算是代孟浩然谢过中年的赞誉了。
他这举动看在中年眼中更增了几分好感。少年而有才,风仪也甚为出众,这样的年轻人恃才放旷的多,像他这样谦恭温润的可是不多见。能有这般表现,说明此子不仅有诗才,读书养气的功夫也算略窥门径了。
因是在城中购置的物事多耽搁了一些时候,唐松出襄州城到渔梁渡时天色已近黄昏,对岸山中鹿门寺的晚课钟声隐隐传来,空灵悠远。恰与此刻喧闹渡口的烟火气息形成了和谐的反衬。
一个是热闹的烟火人生,一个是清幽山居生活。唐松听着那钟声,看着对面苍翠的青山,心中安宁之余不由得多了一丝淡淡的欣喜。
穿越之后,论说起来他终究还是更喜欢这鹿门山中幽静的生活。
襄州城自然是热闹的,但跟后世那动辄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这份热闹又实在算不得什么了。所以对他反倒没了什么吸引力。倒是后世不曾经历过的山居清静更为动人。
这些日子在城中的忙碌实是不得已。庄海山不能不管,唐达信的事情既然到了那一步,自然也就该按着这个套路来处理。手中捏着那两封信,就如同后世打斗地主时抓着双王四个二,赢肯定是赢定的。换了后世任何一个人过来,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都不会比他差,所以也没什么好得意的。
而今这事情已经了了,至少在武则天退位之前想来不会再有什么后遗症,唐松也就不愿再费心思去想。
至于整修宅院什么的,那也是不得不为。既然穿越到这个身体上,自然也就继承了这个身体所有的社会关系,既然以后还得用这具身体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那这些事都是不得不做,从效果上来说他也做的不错,但这绝不意味着唐松就很享受这些事情。从个人意愿而言,此刻的他真是宁愿事情越少越好。
如今这些不得不料理的烦人事终于解决完了,又能重归鹿门山,他这心情怎一个好字了得。
而今有钱了,他也就没再跟其他人共挤一艘渡船,出了两倍的价钱单包了一艘,便站在船头悠悠向对岸渡去。
景致好,心情好,唐松就没进渡船那逼仄的芦棚,站在船头吹着河风欣赏眼前这一派水光山色。
此时他穿着一袭淡青色的薄绫襕衫,吃河风吹动,薄衫飘飘欲举反射出丝丝缕缕夕阳的霞光,再配上远处堪为背景的隐隐钟声,船头处临风而立的唐松还真有些玉面修身,风流清逸的风仪。
渡船还不曾到河心,便听身后右侧处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道:“唐公子好自在,却苦了我二人平白挤出一身臭汗”。
唐松转身看去,说话的却是那晚在八卦池边夜遇过的道人方山奇。这渔梁渡就只备有两艘渡船,唐松占了一艘,那道人便只能与其他人共挤一艘,时令已是初夏,船上人挤得多了难免就热。
即见是他,唐松便命艄公将船靠过去,将这道人接了过来,与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年约四旬,同样穿着襕衫的中年。
这中年的穿着倒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是身上透出的气息有些特别。书卷气自然是有的,除此之外似乎还有一些威严的味道。唐松与他素未谋面,也就没去刻意寒暄,笑着拱了拱手算是见礼。
看来那人对他的印象也是不错,颔首回礼时的微笑很和煦,并没有唐松意料中拒人千里的倨傲。
“公南,此前我与你说的那‘山寺鸣钟昼已昏’便是出自这位唐公子之口,而今人都已经照了面,你该不会再说我诓你了”。
“噢”,那中年此前只是好感于唐松的风仪甚是雅达,是他来襄州后所少见。此刻听了方少奇这话后,神色却是一整,复又将唐松细细审视了一回,“此诗真是你所为?”。
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唐松一边在心底暗骂方山奇多嘴,一边微微一笑算是给了回应。
他这一笑,中年却是肯定下来,“此诗清新自然,脱尽人间烟火,实为上佳之作。以小友的年纪心性能作出这样的诗来委实难得”。
这话让唐松更是不好接,不好接索性就不接。他便微微弯了弯腰,算是代孟浩然谢过中年的赞誉了。
他这举动看在中年眼中更增了几分好感。少年而有才,风仪也甚为出众,这样的年轻人恃才放旷的多,像他这样谦恭温润的可是不多见。能有这般表现,说明此子不仅有诗才,读书养气的功夫也算略窥门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