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文若的背影有些落寞。

    出了秦王府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又转道拜访了一下刘玉之。

    相府中,两人分宾主落座。

    见他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刘玉之不由笑了笑,道:“上官兄是在为天子一事忧心?”

    上官文若道:“此事,明显就是王后娘娘趁着大王不在,欲暗中废帝,刘兄身为相国,理应同我一道谏言才是。”

    他们两个,认识很多年了,私交甚好,因此私下里的称呼也是比较随意的。

    刘玉之闻言,笑呵呵的说道:“上官兄的想法,我能够理解,可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大王走时,将秦王剑交给了王后娘娘,想拦,也是拦不住的。”

    “可若天子一死,天下无主,士子之心,也会偏离于秦啊。”上官文若担忧道。

    “你多虑了。”刘玉之道:“商氏,早已名存实亡,天下四分五裂,各尊其主,就像灵国的民众,他们不会听天子的,只会忠于灵王,秦国更是如此。”

    说着,他又道:“大王曾有句话说的很好,民者,耕有田、居有所,百姓要的是安居乐业,值此大争之世,列国割据,民众最想看到的,是山河的统一,不再战乱频生,不再流离失所,谁若能做到这一点,那便是有着丰功伟业的帝王。”

    “话虽如此,但等大王帝业功成,再使商氏禅让,不是更完美吗?”上官文若道。

    “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刘玉之道:“现在满朝文武,应该都已经知道天子之事了,可到现在,皆没有说一句话,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此事,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上官文若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他的礼制思想过重,现在听完刘玉之的一番话,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刘玉之不再多言,而是伸了伸手道:“来,上官兄,请茶。”

    数日后,通往帝都的一条水路上。

    辽阔的江面,一望无际,根本看不到尽头。

    有水鸟沿江,振翅而飞。

    波涛翻滚,风浪算不上很大。

    船只轻微摇晃中,商睿看着江面景色,忍不住说道:“此江一过,就快到帝都了吧?”

    情妃在其身边,并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正快步走来的杨昭。

    察觉到这个动静,商睿也稍稍侧身,皱眉说道:“杨大人,你不许朕在街市露面也就罢了,难道朕想看看这江上的风景也不行吗?”

    “陛下言重。”杨昭于身前站定道:“只是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臣,特意令人备了些温酒,以去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