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每立方纯净水0.5元的专利费,以及设备折旧费用、电力费用、人工和维修费之类,每立方纯净水成本在1.2~1.3元左右。

    如果再加上海盐处理、输水的成本,平均价格都在2~3元每立方了。

    虽然比他们自己搞的便宜不少,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成本,通常在每立方3~5元,而且大规模生产,还是一个问题。

    目前沙地王国的海水淡化规模,达到1200万立方每天,占全世界海水淡化规模的15%左右。

    而华国方面,有后来居上的节奏,按照蓝色时代、北控水务的规划,预计在2015之前,形成日产2亿立方的规模。

    阿布权衡利弊之后,开口问道:“田,薄膜能否授权我们自己生产?我们可以支付专利费。”

    “非常抱歉,薄膜只能由我们生产和安装。”田华章可知道上面的意思,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事情了。

    作为之前海水淡化技术的领军国家,沙地王国方面不会轻易妥协,毕竟对于干旱少水的西亚地区,水比石油更加重要,要不然他们就不会投入大笔资金,研发海水淡化技术了。

    尽管眼前的纯净水,比沙地自己的淡化水更加干净,添加微量元素后,基本就是直饮水的级别。

    但是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绝对不是阿布愿意看到的,他宁可用沙地王国自己的技术,因为自己的技术是可控的。

    同样联合酋长国、圣土共和国也觉得顾虑重重,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看到了危机的存在,一旦华国水务断供薄膜,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成本问题,确实困扰着他们,财大气粗的沙地王国、联合酋长国还好。

    而并不富裕的圣土共和国,让他们采用沙地那种技术,根本不现实。

    一边是价格优势,但是有安全隐患;一边是价格昂贵,却可以保证自主可控。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官方的关系,巴蒂尔可以拿到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但是风险仍然存在,这需要他们国内的高层,才可以做出最终的决策。

    三个考察团,在东营淡化厂考察了半天,便在当地暂住下来,然后联系他们国内,汇报了这一次考察的结果。

    除了这个三个国家的考察团,其他国家派遣过来的考察团,也陆续抵达了东营。

    那几个希望购买技术的国家,被田华章一口拒绝了。

    现在有意向采购的国家,只有希腊、摩洛哥、马耳他、埃及,其他都处于观望状态。

    其中比较迫切需要的埃及和岛国马耳他,目前双方都在谈判之中。

    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华国水务总公司,并没有太过于热切,同时很多条件,都没有打算让步,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

    作为地中海腹地的岛国,人口才43万的马耳他共和国,是第一个签署合作备忘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