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就这样在阳光的沐浴下,一起吹着风,喝着小酒,好不快活。

    “阿云,玉林,在翰林也快三年了,你们之后有什么打算吗?”杨秋向皇甫玉林两人问道。

    “打算吗?我是想留在京城的,就算不入内阁,在京城当个官也行。”苏云率先回答道。

    “你呢?”杨秋听完苏云的回答,又向皇甫玉林问道。

    “我吗?”皇甫玉林面对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

    “好吧,不问你了,每次都这样,等你以后想好了再说吧。”杨秋见皇甫玉林那个样子也只好说道。

    “那你呢?你有什么打算?”苏云向杨秋问道。

    “我,我想留在地方,我希望自己可以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杨秋说出自己的想法。

    “哎,你不打算入内阁吗?”苏云诧异的说道。

    “不打算,我觉得与其在内阁,还不如到地方可以为老百姓做更多的事,你说不是吗?”杨秋说道。

    皇甫玉林看着杨秋说她自己的想法,也是笑着说道:“那就预祝你能成功。”

    “嗯,谢谢玉林!”杨秋笑着回应着。

    “来让我们在干杯一次,为自己的梦想加油。”杨秋大声说道。

    “来!干杯!”皇甫玉林和苏云也是高举酒杯欢快的干杯。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聚会后,之后多少年都不会有机会再相聚了。

    皇甫玉林是很受赵文海重视的,经常被召见到宫中与他谈论。

    丞相李应文也很喜欢他,也经常传授他自己的经验和学问,皇甫玉林将他拜为老师,经常与其讨论。

    “玉林啊,翰林院也已经快三年了,你马上就要到地方去了,希望你可以在地方多做一些功绩,我希望三年你可以入阁。”李应文语重心长的向皇甫玉林说道。

    “谢老师,学生一定会在地方好好的为当地做事情,不会让老师您失望的。”皇甫玉林拱手回道。

    “很好,之后到了地方,有什么想法大胆去做,我大宋现在就需要你们这些人多做贡献,这样大宋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李应文高兴的说道。

    公元1383年,皇甫玉林等人完成了在翰林院的学习,皇帝赵文海亲自在皇宫设宴。

    宴会上,赵文海高兴的说道:“诸位你们都是我大宋未来的依仗,朕希望你们之后在到地方任职后,可以有更好的表现!”

    “谢陛下,臣等一定会全力以赴。”一众学子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