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自然是要跑一趟陈府,给你小姑撑撑腰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得让你小姑意识到,除非她自己立起来,否则,咱们谁也帮不了她一辈子。”

    郑晴琅说完,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决定送大孙女回去后,就换身衣裳杀去陈府,先会会那个姚氏,再劝劝小闺女。

    这是她穿越过来后,头回登陈府的门。

    说来好笑,原身和陈府成为亲家七载,竟只来过一趟。

    那次,是薛秀美嫁过去陈府的第一个中秋节,原身亲自上门送了一些节礼,没想到饱受冷待不说,还被姚氏拐着弯讥讽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打那之后,她就不愿再登门了,权当没有这门亲家。

    其实,她并不赞同原身“敬而远之”的做法。

    有道是,“日远日疏,日亲日近”,薛秀美碍于大户规矩,轻易不得出门,原身这个当娘亲的,好歹多过来探望。两人若是亲近些,也不至于今日才发现闺女的委屈。

    若是她被姚氏这么嘲讽,她可不会躲开,反倒要经常上门碍她的眼,让她好好看看,她这个打秋风的穷亲戚,是如何每次都对陈府分毫不取的,也好用行动回敬她前头的话。

    身正的话,哪里还怕影子斜呢?原身性子太过要强,反倒因此疏远了闺女,实在有些不值当了。

    这会子,郑晴琅孤身一人在侧门处等着里头通传,不知怎的,突然多了一股近乡情怯的情绪,她猜想,大概是原身的残念作祟吧,七年了,每年只见一两回,这闺女就跟丢了没两样。

    等了好一阵子,她把腿都站酸了,都不见进去通传的人回来,只好再次敲门。

    那门房听见了,却不理会。他已经通报进去了,但里头吩咐,让甭理会,所以他只当外头那人是无关紧要的。

    郑晴琅敲了一阵门,见无人应答,心里多了一股火气,心道,“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她撕破脸了。”

    她不再在侧门处逗留,反而拐到了正门,也不上去敲门,也不言语,就那么直直得站在路中央,定定得瞧着那两扇紧闭的朱红色大门。

    很快地,她身后就聚集了好几个好奇的无事人,有那一两个大胆的,踌躇了一会儿,便大着胆子上来询问她何事。

    郑晴琅早就等着那些人问了,长叹一声后,只回了一句“家丑不可外扬”,便不再多说,仍旧盯着陈府大门瞧。。

    这六个字,把围观人的好奇心都勾了起来了,有自己一拍脑袋开始瞎猜的,也有撺掇着她赶紧说出来,大家好帮忙的,你一言我一语,乱哄哄一片,反倒吸引了更多人旁观了。

    守大门的门房见状,连忙上前,斥道,“青天白日的,这么多人堵在我陈府门口干甚,赶紧散了!”

    话音刚落,郑晴琅立马答道,“陈府亲家薛门郑氏,求见贵府夫人。好歹帮我通传一声,薛家虽不富贵,但日子还过得去,实在不是上门打秋风的,就让我进去见闺女一面吧。”

    此话一出,现场观众都摸到了“瓜”藤,每个人眼睛晶晶亮,期待着她继续说下去,将新鲜大瓜送到他们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