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家境相当贫寒,母亲患病在床,妹妹才刚满五岁,他自己也才刚刚入职工厂,薪资微薄。”

    “那位女教师起初并未嫌弃他的家庭状况,直到谈婚论嫁的关键时刻,却选择不再与他继续交往。”

    “想来应该是那小子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否则为何之前人家对他不离不弃,偏偏到了最后关头才改变主意呢?”

    “这事在咱们大院里并非秘密,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不信,你可以问问大妈。”

    聋老太断断续续地倾诉了一通,夹杂着真真假假的信息,为冉母描绘出一个品行不端,最终被女方悔婚的负面形象。

    正是这最后一段陈述,令冉母内心起了波澜。

    她身为知识分子,对事物有着独立且深刻的判断力。

    聋老太之前的叙述中充满个人情绪色彩,冉母并未完全采信,因此保持着平静态度。

    但后面所述的内容,却让她无法保持淡定。

    因为她的女儿,冉秋叶,和陆恒先前相亲的对象一样,同样是一位小学教师。

    这种相似的身份特征,使冉母心头一紧,悄然间蒙上一层疑云。

    “冉阿姨,您怎么在这儿?”

    下班后接了小丫头从学校回到四合院,陆恒意外地发现冉母正从院内走出,颇感惊讶。

    “哦,我刚好有些事情路过这边。”

    “记得你说过住在这里,所以就顺便来看看。”

    “看样子你还没下班,我就打算先走了。”

    经过一番对陆恒邻居的走访,此刻冉母心中觉得,自己先前的决定或许过于仓促。

    或许,陆恒与自家女儿,并非良配。

    聋老太提及陆恒曾与一位小学女教师有过相亲经历的话语,在她心中埋下退缩的种子。

    尤其当她得知那位女教师与冉秋叶同在一个学校任教时,这种想法更为强烈。

    别人不要的,转头却跟自家女儿有了交集,这样的事传出去,实在难以接受。

    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份自尊,使得冉母无法忍受这样的结局。

    加之四合院邻里对陆恒的评价普遍不高,甚至偏向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