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1/2)
纪罗绮与纪柏珣坐在对面,罗广明并不觉得十分拘束,他仍然自顾自的继续往下说。这一路上的奔波劳累被他两笔带过,仅仅在对方问起的时候,才随口提一句,说出来的只不过是如今这样子,倒是也是正常。两人于是也不过多问罗广明,自然也不过多提提起来更多的还是那面的近况,以及到了北平之后想要如何。
纪罗绮坐在对面听着罗广明说话,实际上内心对于那头早早的就已经有了了解。当初文珍走是纪罗绮送,如今罗广明回来也见到了纪罗绮,纪罗绮曾经在学校里面也或多或少打听过那头的形势,在家中的时候偶尔有人过来拜访,靠在门厅后面大多也会听到一些。
现在家里头时常会讨论这件事情,只不过都是父亲或者是四爸,再不然就是爷爷那里。
但是爷爷现在不大管这些事情,缠绵病榻的老人只想守着自己一辈子打下来的基业,回念自己的列祖列宗,想想自己家中曾经的辉煌境况,以及如今被外人誉为挽住时代的巨轮关起门来仍然是世家贵族。这已然是足够。这的确是足够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对于一个守着家业的人来说,对于守着如此鼎盛家业的人来说,想要再一步发展已然是艰难,守业远比创业要难。
纪罗绮从不去指责爷爷为何对于如今如此满意。可是如今家里的情况也是十分清晰的,哪怕真的有人把东北的事情当回事,可是只不过是寥寥数语,然后又一门心思的扑在自己家的祖宗基业上头,只想着守好祖宗留下来的产业。况且爷爷总觉得外头不过是小打小闹,有朝一日皇上还会回来,有朝一日自然还是大清帝国的天下,外头的那些都掀不起什么风浪。哪个王朝没有经历过些挫折呢?
所以哪怕过去这么许多年,爷爷都总是不认为大清王朝已经彻底远去。若非爷爷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心力,只怕仍然还是要管着家里头,跟子孙们说起来还是科举的那一套。
上头这样想,自然底下也没有过多的反驳,纵然每人心中想法不一样,可是碍于上头纪太爷,在家中从来没有人说起过这些,于是罗广明说的时候,两人听着就更觉得新奇。
纪罗绮了解这些大多是靠自己打听或者是与其他人讨论,纪柏珣虽然在警厅那边,可是现在的当局并不是十分作为的,况且他又是高门显贵,官阶又高,底下人上面人都上赶着巴结,有时候旁敲侧击的提起东北那边的事儿,那些人都只是笑一笑,说东北那边成不了气候的,别看着现在是那样,过两天自然会退出去。再不然就是说一些其他的话,总之是并没有什么有用的。
纪罗绮低垂下眼睑,沉默的夹了一筷子菜,放在碗里。“我前些日子还听学校里面的人说那边的情况是越来越吃紧了。现在的情况的确是不好了,前两年的时候局势就不容乐观,大概想着你这两年过的也并不容易。”
罗广明摆了摆手,扬起脖子,喝了一口酒。
“我过的容不容易,原本就不是要紧的,若是我过的不容易,天下万民都过的容易,那我也就不说什么。偏偏从那些人进来开始,当局就急急忙忙的撤了。后来倒是自然有人补上来,我原本是在山上的,这两年世道不好,自然就下了山来。在底下打了几年仗,偏偏储备都是不够的,又比不上对面坚船利炮,这样子硬撑了几年,最后也是没办法。现在眼瞅着最后剩下的那点人也打完了,我手里剩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尽管你们中途汇过钱来,可是打仗就是一个无底洞,钱是多少都消耗的掉的。我不能让剩下的那点人都跟着我去死,这才过了这头。”
纪罗绮听到这里只顿了顿,这些话没有一句做得假,于是这些话一句都不能反驳。她跟纪柏珣再怎么样子手里有钱,可说到底打仗确实是一个无底洞,若是只靠着他们两个,迟早有一天会撑不下去。况且他们两个就算真的有钱又能够撑多久,打仗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像水一样的往外流,一颗一颗砸到对方身上,直到那些钱垒成一座山,能把对方全部掩埋,这才算是能打赢的数目。或许纪家的确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也的确有这样的财力和权势,可是他们两个到底是没有的。
有朝一日纪柏珣或许会有这样的权利,可是有朝一日是哪一日?有这样权利的那一天会不会早就已经过了需要的那一天。
纪罗绮不知道该说什么。在那样的危难面前,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的话语都只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并不会因为人的一句话就改变战争的形式。战争永远是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永远充满着生命和鲜血,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战争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战争或许可以被美化,但是美化后的战争仍然带着血腥和暴力,而真正的战争是永远无法被美化的。当人身临战场的时候,会发现书上说的一切都实在是过于仁慈,真正的战争远比每个人所想象的要残酷的多。
纪罗绮深谙这个道理,于是面对罗广明她一句话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她所看到的一切战争,都来源于书本,而书本上的战争,往往带着艺术的成分,纵然是那样的残酷,纵然是那样子的,让人瞠目结舌,可是说破天去,也总是带着艺术家固有的浪漫气息,永远不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战争不会有浪漫,真正的战争也永远不是艺术战争,就是战争是血腥暴力,残酷邪恶一切的结合体,正是因为有这些,所以才有了战争。
于是通过书本去了解战争的人,不配在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面前说话,因为说出来的话永远显得那样的幼稚与肤浅。纪柏珣与纪罗绮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两人谁也没有开口,此时此刻并不是适合开口的时候。
“我来这里的确也是抱着想试一试的心态,你们家里头是什么样的情况,不止是我们那头,哪里都是有人知道的,连外头大概都要动些心思。往后要是真的出了事儿,那些人从我们那头打到这儿来,你们家必然是那些人的收拢对象。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纪柏珣摇了摇头,勉强的撑开嘴角,苦笑了一声。“你说的太夸张了,我们家也只不过是所谓的晚清余孽罢了,如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到了不得不打仗的地步,只怕我们家的荣光又能维持几日。”
罗广明手里捏着一只酒杯,这样的酒杯对他而言还是太小了。从前在那头的时候也喝酒,只不过大多时候喝酒是因为战争所受的伤,实在是太过于疼痛,若是不喝几两烧酒只怕那样的疼痛,常人是无法熬过去的。
所以在那头的时候养成了喝酒的习惯,军营里头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只不过那头的喝酒和这头的又不一样,那头的酒是高度数的,用火一烫之后,热热的就装在酒罐子里头,喝完了就地把酒罐子放在一边。刚开始的时候,少年义气还喜欢将酒罐子摔了,可是后来越打越物资吃紧,莫说是酒罐子了,就是上面的酒塞子也是不能扔的。每个东西都不能再有第二次,于是越打越爱惜物力,到后来连烧酒都不敢多喝了。
到这边的时候又觉得这边人喝酒是不一样的。那边喝酒是那样子的,出卖豪放,可是这边各种各样的酒,琳琅满目的摆了一架子,一个个的都用雕花玉器的瓶子装着那瓶子上头的工艺,甚至要有人专门介绍,然后拿小小的瓷杯子倒在里头,又是先闻又是细品,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他不习惯这样的喝酒方式,也不习惯这样的人。从前在那边的时候,日日都与死神打交道,可到了这边之后,却发现战争并没有烧到这头来,甚至这头的人民并没有意识到战争现在究竟是何等严峻的形势,只顾着自己所喜欢的一切。
便说这喝酒。三两友人凑在一起,再叫几碟小菜,拿着珍藏的,或者是店家有名的酒,然后一杯一杯的倒着,并不是那样快速的喝,连一小杯酒都要细细的抿好几口而后点评。从前在那头自己一分钟就能喝完的一罐子酒,在这边或许成了友人说话的谈资,然后一喝就是两个钟头,甚至更长。他第一天来的时候,站在大厅里头看着,只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纪罗绮坐在对面听着罗广明说话,实际上内心对于那头早早的就已经有了了解。当初文珍走是纪罗绮送,如今罗广明回来也见到了纪罗绮,纪罗绮曾经在学校里面也或多或少打听过那头的形势,在家中的时候偶尔有人过来拜访,靠在门厅后面大多也会听到一些。
现在家里头时常会讨论这件事情,只不过都是父亲或者是四爸,再不然就是爷爷那里。
但是爷爷现在不大管这些事情,缠绵病榻的老人只想守着自己一辈子打下来的基业,回念自己的列祖列宗,想想自己家中曾经的辉煌境况,以及如今被外人誉为挽住时代的巨轮关起门来仍然是世家贵族。这已然是足够。这的确是足够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对于一个守着家业的人来说,对于守着如此鼎盛家业的人来说,想要再一步发展已然是艰难,守业远比创业要难。
纪罗绮从不去指责爷爷为何对于如今如此满意。可是如今家里的情况也是十分清晰的,哪怕真的有人把东北的事情当回事,可是只不过是寥寥数语,然后又一门心思的扑在自己家的祖宗基业上头,只想着守好祖宗留下来的产业。况且爷爷总觉得外头不过是小打小闹,有朝一日皇上还会回来,有朝一日自然还是大清帝国的天下,外头的那些都掀不起什么风浪。哪个王朝没有经历过些挫折呢?
所以哪怕过去这么许多年,爷爷都总是不认为大清王朝已经彻底远去。若非爷爷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心力,只怕仍然还是要管着家里头,跟子孙们说起来还是科举的那一套。
上头这样想,自然底下也没有过多的反驳,纵然每人心中想法不一样,可是碍于上头纪太爷,在家中从来没有人说起过这些,于是罗广明说的时候,两人听着就更觉得新奇。
纪罗绮了解这些大多是靠自己打听或者是与其他人讨论,纪柏珣虽然在警厅那边,可是现在的当局并不是十分作为的,况且他又是高门显贵,官阶又高,底下人上面人都上赶着巴结,有时候旁敲侧击的提起东北那边的事儿,那些人都只是笑一笑,说东北那边成不了气候的,别看着现在是那样,过两天自然会退出去。再不然就是说一些其他的话,总之是并没有什么有用的。
纪罗绮低垂下眼睑,沉默的夹了一筷子菜,放在碗里。“我前些日子还听学校里面的人说那边的情况是越来越吃紧了。现在的情况的确是不好了,前两年的时候局势就不容乐观,大概想着你这两年过的也并不容易。”
罗广明摆了摆手,扬起脖子,喝了一口酒。
“我过的容不容易,原本就不是要紧的,若是我过的不容易,天下万民都过的容易,那我也就不说什么。偏偏从那些人进来开始,当局就急急忙忙的撤了。后来倒是自然有人补上来,我原本是在山上的,这两年世道不好,自然就下了山来。在底下打了几年仗,偏偏储备都是不够的,又比不上对面坚船利炮,这样子硬撑了几年,最后也是没办法。现在眼瞅着最后剩下的那点人也打完了,我手里剩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尽管你们中途汇过钱来,可是打仗就是一个无底洞,钱是多少都消耗的掉的。我不能让剩下的那点人都跟着我去死,这才过了这头。”
纪罗绮听到这里只顿了顿,这些话没有一句做得假,于是这些话一句都不能反驳。她跟纪柏珣再怎么样子手里有钱,可说到底打仗确实是一个无底洞,若是只靠着他们两个,迟早有一天会撑不下去。况且他们两个就算真的有钱又能够撑多久,打仗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像水一样的往外流,一颗一颗砸到对方身上,直到那些钱垒成一座山,能把对方全部掩埋,这才算是能打赢的数目。或许纪家的确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也的确有这样的财力和权势,可是他们两个到底是没有的。
有朝一日纪柏珣或许会有这样的权利,可是有朝一日是哪一日?有这样权利的那一天会不会早就已经过了需要的那一天。
纪罗绮不知道该说什么。在那样的危难面前,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的话语都只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并不会因为人的一句话就改变战争的形式。战争永远是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永远充满着生命和鲜血,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战争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战争或许可以被美化,但是美化后的战争仍然带着血腥和暴力,而真正的战争是永远无法被美化的。当人身临战场的时候,会发现书上说的一切都实在是过于仁慈,真正的战争远比每个人所想象的要残酷的多。
纪罗绮深谙这个道理,于是面对罗广明她一句话也没有办法说出来。她所看到的一切战争,都来源于书本,而书本上的战争,往往带着艺术的成分,纵然是那样的残酷,纵然是那样子的,让人瞠目结舌,可是说破天去,也总是带着艺术家固有的浪漫气息,永远不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战争不会有浪漫,真正的战争也永远不是艺术战争,就是战争是血腥暴力,残酷邪恶一切的结合体,正是因为有这些,所以才有了战争。
于是通过书本去了解战争的人,不配在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面前说话,因为说出来的话永远显得那样的幼稚与肤浅。纪柏珣与纪罗绮都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两人谁也没有开口,此时此刻并不是适合开口的时候。
“我来这里的确也是抱着想试一试的心态,你们家里头是什么样的情况,不止是我们那头,哪里都是有人知道的,连外头大概都要动些心思。往后要是真的出了事儿,那些人从我们那头打到这儿来,你们家必然是那些人的收拢对象。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纪柏珣摇了摇头,勉强的撑开嘴角,苦笑了一声。“你说的太夸张了,我们家也只不过是所谓的晚清余孽罢了,如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有朝一日真的到了不得不打仗的地步,只怕我们家的荣光又能维持几日。”
罗广明手里捏着一只酒杯,这样的酒杯对他而言还是太小了。从前在那头的时候也喝酒,只不过大多时候喝酒是因为战争所受的伤,实在是太过于疼痛,若是不喝几两烧酒只怕那样的疼痛,常人是无法熬过去的。
所以在那头的时候养成了喝酒的习惯,军营里头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只不过那头的喝酒和这头的又不一样,那头的酒是高度数的,用火一烫之后,热热的就装在酒罐子里头,喝完了就地把酒罐子放在一边。刚开始的时候,少年义气还喜欢将酒罐子摔了,可是后来越打越物资吃紧,莫说是酒罐子了,就是上面的酒塞子也是不能扔的。每个东西都不能再有第二次,于是越打越爱惜物力,到后来连烧酒都不敢多喝了。
到这边的时候又觉得这边人喝酒是不一样的。那边喝酒是那样子的,出卖豪放,可是这边各种各样的酒,琳琅满目的摆了一架子,一个个的都用雕花玉器的瓶子装着那瓶子上头的工艺,甚至要有人专门介绍,然后拿小小的瓷杯子倒在里头,又是先闻又是细品,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他不习惯这样的喝酒方式,也不习惯这样的人。从前在那边的时候,日日都与死神打交道,可到了这边之后,却发现战争并没有烧到这头来,甚至这头的人民并没有意识到战争现在究竟是何等严峻的形势,只顾着自己所喜欢的一切。
便说这喝酒。三两友人凑在一起,再叫几碟小菜,拿着珍藏的,或者是店家有名的酒,然后一杯一杯的倒着,并不是那样快速的喝,连一小杯酒都要细细的抿好几口而后点评。从前在那头自己一分钟就能喝完的一罐子酒,在这边或许成了友人说话的谈资,然后一喝就是两个钟头,甚至更长。他第一天来的时候,站在大厅里头看着,只觉得有些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