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1/2)
纪罗绾的后事完完全全的就是周玉仪与纪安沁在管。尤青因为女儿的死一时间悲伤过度,在当天夜里半夜的时候就已经昏了过去,医生过来诊断,只说是急火攻心旁的,再说不出什么,说大概是因为夫人失去了女儿,于是内心悲痛,这才一时间急火攻心,再加上夏天的暑热,以及如今两季换季导致的身体有些不大舒服,这才一时间昏了过去。
原本纪安湫也是要帮忙去料理后事的,但是这边总不能没个人过来表示一下关心,于是对四房表示关心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但其实平心而论,这个表示关心纪安湫是最不合适的人选。她对于尤青没有半分同情,甚至觉得如今尤青的每一滴眼泪都让她觉得恶心。当初不顾女儿的意愿,自作主张的挑了那样一门亲事,后来又不顾女儿的意愿,自作主张的让女儿怀上了孩子,然后认为孩子有了一切都会好,认为两个人相处久了,一切都会好,可是事情却朝着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地方飞奔而去,不但没有一切都会好,反而让一切都走向了一个更坏的境界。
于是今日种种都是从前造的孽,如今,罪魁祸首翻然醒悟,终于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此刻在这里悲伤大哭,却又无济于事。眼泪不能做任何事情,眼泪只能发泄自己的情绪,眼泪不能让任何人起死回生,眼泪也不能拯救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如今的纪罗绾已经没了半分回转的余地,已经变成了躺在那里的一具冰冷的尸体,没有声音,没有动作,没有表情,不会再对任何人发出任何的反应,只是静静的躺在那里,终于逃离了这个四四方方的囚笼一样的家。
纪安湫甚至觉得庆幸,为纪罗绾庆幸。即使知道死亡是一个很极端的方式,可是这种极端的方式终于使她摆脱了这座牢笼,终于使这个家不再是她的噩梦,终于使她走出了困着她一辈子的地方。纪安湫想哭却又忍不住的笑。自己不知道究竟应该是哭是笑,心中无比复杂,看着躺在床上面色惨白的尤青,内心暗自叫好。
今日种种都是从前做的孽,当时不觉得自己有错,如今再反过来追悔莫及。
尤青在这个时候醒了过来,纪安湫收敛了神色,扶着人坐起来。
尤青做起来之后,环顾了四周,问的第一句话是:“绾儿的事情,姑爷那边知道了吗?”
纪安湫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为的什么,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昨天夜里尸体刚被人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去通知各方亲友了,如今除了远些的近的都收到请帖了。这样的大事自然要通知亲家那边,姑爷那边已经知道了,大概今天下午派人过来。”
尤青点了点头,连连说了两句那就好,至于究竟好什么,谁也不知道。
纪安湫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孩子的问题成了个大问题。姑爷那边的意思大概是这样想的,孩子这么小就没了,母亲也不是个事儿,既然这面已经没母亲,那么自然也就不应该让孩子在这边再呆着。况且按照别人家的规矩,这孩子自然是跟父亲姓的,所以我瞧那边的意思大概是要给孩子改了姓,跟了那边的姓姓蒋。”
尤青摆了摆手,不愿意再听这些话,眼泪又不受控制的流下来,熏儿立马拿着手帕子过来帮忙擦拭。“这些都不重要了,说来说去是我害了绾儿。可是三姐,你说怎么绾儿就这样子的想不开呢?男人三妻四妾,原本也是正常姑爷,在我看来也是个好的两口子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是不能明说的呢?无非是两人争吵几句,可是如今连孩子都有了,过两年两个人的事情自然也就有个着落了,怎么偏偏绾儿便不愿意忍这两年了呢?”
纪安湫听到这话,几乎觉得自己刚刚的一片心都是喂了狗。原本还在担心着尤青醒来是否会崩溃,是否会哭闹,可是不曾想,尤青根本未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尤青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的决定是英明的。哪怕到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她仍然只愿意承担一小部分责任,而觉得大部分责任都不在于自己。纪安湫几乎觉得心凉。怎么会有一个母亲残忍糊涂至此呢?怎么会有一个母亲就这样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进火坑,然后去死,最后到头来还要说一句你的路是你自己选的。
她几乎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绾儿的葬礼究竟是怎么办的?”
“已经派人去通知四弟了,大哥那边也马上就要回来,家里已经下了请帖,与咱们相近的人自然都要来。只是说来也是,可惜这样年纪轻轻就没了,家中办的第一个丧事是大太夫人,原本以为第二个该是父亲或者是太夫人,却不曾想竟然是这样的情况。听到消息的,有的上午已经来过一趟,对于孩子的死也是深表惋惜。这个葬礼自然知道你是没有精力去办的,大嫂跟二姐会全权包办,你只负责好好养病就是了。已经走了一个绾儿,你可千万珍重自己的身子。”
尤青一边听着这话,一边擦着眼泪,后来眼泪不停的往下流,再也没有办法止住,便干脆扔了手帕子不擦。她知道该说什么。难道究竟真的自己错了吗?自己真的错了吗?可是自己又错在哪里呢?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害了自己的女儿,在游青看来,自己的安排都是极好的,都是极其正确的,那样子的家事配这边是足够的,更何况是自己的女儿。这桩联姻对于两家来说自然都有好处,可是只有自己的女儿那样子的执扭,宁可将命赔进去,都不愿意再多一步退让。可是女人生来不就是这样的吗?为何自己的女儿却偏偏不愿意呢?她左思右想,想不到一个结果。
纪安湫不愿意在这里多待下去,正好看见人已经醒了,便站起身来,嘱咐屋内的丫头照顾好尤青,说自己房中还有些事情便告辞离去。尤青自然想不到这些,让人好生去把人送了,又躺回床上开始思考刚刚的事情。
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呢?错的究竟是真的是自己的吗?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女儿的执扭吗?难道不是因为女儿的坚持吗?自己真的有错吗?自己哪里有错呢?自己根本就没有错。自己所做的决定自己找不出半分的差错,自己所办的婚姻也是对于两家都大有好处。若要说唯一的错,便是错在自己选错了人,选了个姑爷,内心还装着别人。若说另外的错,那就是自己的女儿,那样的执扭不明白,做女人的道理,不愿意跟姑爷低头,也不愿意跟姑爷服软。
是呀,尤青这样一想,又觉得豁然开朗。哪里有自己的错呢?错的是女儿没福气,错的是女儿做错了选择,错的是女儿太过执扭,错的是女儿配不上这桩婚姻。对呀,自己有什么错呢?是呀,自己从来是没有错的。
这样想着,尤青内心没了半分愧疚,对于自己那已经逝去的女儿,除了几分怀念之外,便只剩下了恨铁不成钢。这样好的亲事,偏偏不乐意,宁可将命都断送进去,还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让别人替着收拾,看来实在是个糊涂。自己从来没有看错过人,这个女儿从来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这样想着,尤青内心对于纪罗绾又多了几分怨恨。小时候厌恶她不是个男孩,大了又厌恶性格软弱,成亲之后又厌恶不跟丈夫好好相处,到如今还要厌恶为了自己过于糊涂的赔上了所有人。
尤青越想越觉得生气,越想越觉得内心愤愤不平,索性转过头去,决定眼不见心不烦,不再想这些烦心事。正好葬礼也不用自己去办,自己少见,还能少生些气,大概少生些气,自己的病就好的快。好在自己还剩下两个儿子,儿子总归和女儿是不一样的,儿子不会如同女儿那样不懂事,儿子也不会这样子胡乱给自己添堵。这样想着又觉得心情好了不少,让熏儿为自己去厨房端一碗银耳羹来,准备喝完银耳羹,便躺下休息。
原本纪安湫也是要帮忙去料理后事的,但是这边总不能没个人过来表示一下关心,于是对四房表示关心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但其实平心而论,这个表示关心纪安湫是最不合适的人选。她对于尤青没有半分同情,甚至觉得如今尤青的每一滴眼泪都让她觉得恶心。当初不顾女儿的意愿,自作主张的挑了那样一门亲事,后来又不顾女儿的意愿,自作主张的让女儿怀上了孩子,然后认为孩子有了一切都会好,认为两个人相处久了,一切都会好,可是事情却朝着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地方飞奔而去,不但没有一切都会好,反而让一切都走向了一个更坏的境界。
于是今日种种都是从前造的孽,如今,罪魁祸首翻然醒悟,终于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此刻在这里悲伤大哭,却又无济于事。眼泪不能做任何事情,眼泪只能发泄自己的情绪,眼泪不能让任何人起死回生,眼泪也不能拯救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如今的纪罗绾已经没了半分回转的余地,已经变成了躺在那里的一具冰冷的尸体,没有声音,没有动作,没有表情,不会再对任何人发出任何的反应,只是静静的躺在那里,终于逃离了这个四四方方的囚笼一样的家。
纪安湫甚至觉得庆幸,为纪罗绾庆幸。即使知道死亡是一个很极端的方式,可是这种极端的方式终于使她摆脱了这座牢笼,终于使这个家不再是她的噩梦,终于使她走出了困着她一辈子的地方。纪安湫想哭却又忍不住的笑。自己不知道究竟应该是哭是笑,心中无比复杂,看着躺在床上面色惨白的尤青,内心暗自叫好。
今日种种都是从前做的孽,当时不觉得自己有错,如今再反过来追悔莫及。
尤青在这个时候醒了过来,纪安湫收敛了神色,扶着人坐起来。
尤青做起来之后,环顾了四周,问的第一句话是:“绾儿的事情,姑爷那边知道了吗?”
纪安湫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为的什么,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昨天夜里尸体刚被人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去通知各方亲友了,如今除了远些的近的都收到请帖了。这样的大事自然要通知亲家那边,姑爷那边已经知道了,大概今天下午派人过来。”
尤青点了点头,连连说了两句那就好,至于究竟好什么,谁也不知道。
纪安湫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孩子的问题成了个大问题。姑爷那边的意思大概是这样想的,孩子这么小就没了,母亲也不是个事儿,既然这面已经没母亲,那么自然也就不应该让孩子在这边再呆着。况且按照别人家的规矩,这孩子自然是跟父亲姓的,所以我瞧那边的意思大概是要给孩子改了姓,跟了那边的姓姓蒋。”
尤青摆了摆手,不愿意再听这些话,眼泪又不受控制的流下来,熏儿立马拿着手帕子过来帮忙擦拭。“这些都不重要了,说来说去是我害了绾儿。可是三姐,你说怎么绾儿就这样子的想不开呢?男人三妻四妾,原本也是正常姑爷,在我看来也是个好的两口子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是不能明说的呢?无非是两人争吵几句,可是如今连孩子都有了,过两年两个人的事情自然也就有个着落了,怎么偏偏绾儿便不愿意忍这两年了呢?”
纪安湫听到这话,几乎觉得自己刚刚的一片心都是喂了狗。原本还在担心着尤青醒来是否会崩溃,是否会哭闹,可是不曾想,尤青根本未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尤青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的决定是英明的。哪怕到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具冰凉的尸体,她仍然只愿意承担一小部分责任,而觉得大部分责任都不在于自己。纪安湫几乎觉得心凉。怎么会有一个母亲残忍糊涂至此呢?怎么会有一个母亲就这样子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进火坑,然后去死,最后到头来还要说一句你的路是你自己选的。
她几乎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绾儿的葬礼究竟是怎么办的?”
“已经派人去通知四弟了,大哥那边也马上就要回来,家里已经下了请帖,与咱们相近的人自然都要来。只是说来也是,可惜这样年纪轻轻就没了,家中办的第一个丧事是大太夫人,原本以为第二个该是父亲或者是太夫人,却不曾想竟然是这样的情况。听到消息的,有的上午已经来过一趟,对于孩子的死也是深表惋惜。这个葬礼自然知道你是没有精力去办的,大嫂跟二姐会全权包办,你只负责好好养病就是了。已经走了一个绾儿,你可千万珍重自己的身子。”
尤青一边听着这话,一边擦着眼泪,后来眼泪不停的往下流,再也没有办法止住,便干脆扔了手帕子不擦。她知道该说什么。难道究竟真的自己错了吗?自己真的错了吗?可是自己又错在哪里呢?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害了自己的女儿,在游青看来,自己的安排都是极好的,都是极其正确的,那样子的家事配这边是足够的,更何况是自己的女儿。这桩联姻对于两家来说自然都有好处,可是只有自己的女儿那样子的执扭,宁可将命赔进去,都不愿意再多一步退让。可是女人生来不就是这样的吗?为何自己的女儿却偏偏不愿意呢?她左思右想,想不到一个结果。
纪安湫不愿意在这里多待下去,正好看见人已经醒了,便站起身来,嘱咐屋内的丫头照顾好尤青,说自己房中还有些事情便告辞离去。尤青自然想不到这些,让人好生去把人送了,又躺回床上开始思考刚刚的事情。
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了呢?错的究竟是真的是自己的吗?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女儿的执扭吗?难道不是因为女儿的坚持吗?自己真的有错吗?自己哪里有错呢?自己根本就没有错。自己所做的决定自己找不出半分的差错,自己所办的婚姻也是对于两家都大有好处。若要说唯一的错,便是错在自己选错了人,选了个姑爷,内心还装着别人。若说另外的错,那就是自己的女儿,那样的执扭不明白,做女人的道理,不愿意跟姑爷低头,也不愿意跟姑爷服软。
是呀,尤青这样一想,又觉得豁然开朗。哪里有自己的错呢?错的是女儿没福气,错的是女儿做错了选择,错的是女儿太过执扭,错的是女儿配不上这桩婚姻。对呀,自己有什么错呢?是呀,自己从来是没有错的。
这样想着,尤青内心没了半分愧疚,对于自己那已经逝去的女儿,除了几分怀念之外,便只剩下了恨铁不成钢。这样好的亲事,偏偏不乐意,宁可将命都断送进去,还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让别人替着收拾,看来实在是个糊涂。自己从来没有看错过人,这个女儿从来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这样想着,尤青内心对于纪罗绾又多了几分怨恨。小时候厌恶她不是个男孩,大了又厌恶性格软弱,成亲之后又厌恶不跟丈夫好好相处,到如今还要厌恶为了自己过于糊涂的赔上了所有人。
尤青越想越觉得生气,越想越觉得内心愤愤不平,索性转过头去,决定眼不见心不烦,不再想这些烦心事。正好葬礼也不用自己去办,自己少见,还能少生些气,大概少生些气,自己的病就好的快。好在自己还剩下两个儿子,儿子总归和女儿是不一样的,儿子不会如同女儿那样不懂事,儿子也不会这样子胡乱给自己添堵。这样想着又觉得心情好了不少,让熏儿为自己去厨房端一碗银耳羹来,准备喝完银耳羹,便躺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