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英日同盟的尾声
在上述远东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中,日法两国于1907年6月10日签订协约。法国承认福建为日本势力范围并取得英国的同意。日本则保证不支持越南民族革命运动。英日矛盾虽🙑在发展,但英国当时还需要利用日俄同盟以对付德国。1911年7月13日,英日签订第三次军事同盟条约,同时限制了它的范围,即不适用于对付美国。这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次英日同盟。这个“同盟”从日本对付其主要敌手美国来说,它已无意义。但日本后来却用它作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据,这是英国万万没有想到的。
英美两国长期支持日本侵略扩张,目的是要日本为他们火中取栗,结果却替自己培植了一个强大的对立者。日本对亚洲各国肆意侵略,结果则锻炼了亚洲各国革命人民并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不以反动派的意志为🟂🚘转移而发展,这正是历史的客观辩证法。
第三节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日本的参战
谷干城的争霸战略
“欧洲早晚必有干戈破裂,马蹄蹂躏中原之时期。我国固不应干预欧洲之变乱,但欧洲变乱之波及必甚广,由此必动摇东洋诸国,以致东👕🈬洋变发生兵乱。当此之时,我国若拥有坚固之兵舰二十只,精锐之陆军十万名,即可争衡于东洋,见重于欧洲.”。这是日本军事家和政治家谷干城1887年写的一段话⛺。1914年,这种时机到来了。新兴的日本脱颖而出,实践了谷干城的战略。
在为了“英日同盟”的幌子下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在对德宣战8月4日前一日,曾经要求日本:如果香港及威海卫遭爱德国攻击,盼日本给予援助。8月7日,又正式要求日本出动海军搜索并击毁正在攻英国商船的德国巡洋舰。英国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日本在有限范围内助英国一臂之力,却未料到这正中日本下怀。8月7日晚至8日晨,日本连夜召开元老、内阁大臣联席会议,通宵达旦。外交大臣加藤高明在说明日本应该参战之理由时颇费心机。他承认当时形势未发展到可以援引英日同盟的义务而必须参战的地步。但他认为,为了扫除德国势力,提高日本的地位,却必须参战。元老之一井上馨因故缺席在信中说得更国赤祼。他说:“这次欧洲大祸乱对于日本发展国运,乃大正时代之天佑良机”,必须抓住时机,“确立日本对东洋之昨权”。会议决定,日本政府宣布参战之根据为“英日同盟”,其行动亦不能仅限于击毁德国武装商船。8月9日,日本外务省向英国提出备忘录,其中🚳🗛说:日本将“采取一切可采取之手段与方法,以消灭可使日本及英国在东亚之利益遭受损害之德国势力。”英国收到这份备忘录大吃一惊。因为,日本显然是要乘机扩张,危及英国在华利益。于是,英国驻日公使奉命通知日本说:日本对德宣战将造成战线扩及中国大陆之印象,并将立刻引起中国的不安,希望日本不要对德宣战。8月10日,又正式照会日本:取消前此请日本击毁德国武装商船之要求。但是,日本决心已定,根本不理。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舰队退出中国海面,否则立即解除武斗。限德国在9月15日以前将胶州湾租借地交给日本,“以备交还中国”,限8月23日正午前答复。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
日本政府趁火打劫,又一次在中国领土上挑起战争,其目的是要侵略中国并重新瓜分南洋殖民地。中国政府鉴于形势险恶,于8月6日宣布“中立”,要求日本“保全东方”。这当然不能约束日本。9月2日,日军在山东龙口登陆🆬💭🕄。中国被迫于9月3日声明:划龙口、莱州一线至胶州湾地区为“战区”。
当时,德国在远东之👰🌟兵力计青岛要塞守军在、五千人,军舰十七艘共四万五千吨,远离本国,当然不是日本对手。但日本却没有采取日俄战争中强攻旅顺的战术,而是先以舰队封锁胶州湾,同时派一个混成旅在青岛外围构筑阵地,再逐步围攻。9月5日,日本空军首次出动助战。继又曾派一个师团。9月17日,日军占领济南车站,沿胶济路进攻。25日占潍县车站,10月7日占领济南车站,控制了胶济全线。⚗👦10月29日,日军部攻青岛,11月7日,德军投降。其行动远远超越了中国政府所划定的“战区”。所到之处“占用民房,强买物品,勒派车辆,并有伤毙人命情事,又妇女,致居民闻风逃散”。日本海军借口寻找德国舰队主力而南下太平洋,于10月中旬占领德属马绍尔、马利亚纳、加罗林诸岛。
二、“二十一条”
短短两个月内,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山东半岛及德属南洋诸岛。其“战果”非甲午、日俄两战初期可比。日本统治者欣喜若狂,从元老、首相、军部首脑以至黑龙会等右翼团体纷纷要求乘机扩大在中国的权益直至由日本统治中国。1914年9、10月间,黑龙会提出一个长达六、七千字的秘密“备忘录”,要求强迫中国订立军事“防御同盟”,由日本控制中国军、警、财、文各大权;同时在中国各地策动骚乱,就中华民国为君主立宪等等。这个“备忘录”实为日本后来提出“二十一条”和“中日防敌军事协定”的蓝本。青岛沦陷后不久,19🞌💯14年11月11日,日本内阁制定了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二十一条”。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正式提出,其内容及谈判经过,王芸生先生所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队第六卷中已搜集详备,一般中国近现史著作多有引述,兹从略。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夺中国福建、汉冶萍、南满、东蒙等地区的权益,觊觎山东,窥伺全国,蓄心积虑,已非一日。“二十一条”既是当时日本统治阶级各个集团对华侵略要求的综合,也是日本长期策谋独霸中国主权之集大成。这些要求如果得逞,中国势必沦为第二个朝鲜。袁世凯本人也知道这些要求的严重性,对第五号有条款曾以朱笔批写:“握我政权”“握我警权”“握我械权”等等。双方谈判之时,鬼鬼祟祟,极端秘密。然而,条约内容仍然不久即被各方揭露。中国人民立刻掀起了反对“二十一条”的强大抗议运动,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华侨,到处掀起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
日本上述要求当然与美、英等国利📲🞱😀益冲突。不过,英法等国当时正忙于欧战。美国态度暧昧,起了助长纵容的恶劣作用。1915年4月26日,日本把“二十一条”的第五号除福建省权益另议外作为“🁰🇦缓议”,把其余各号作为最后修正案递出。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时内答复。5月9日,袁政府屈服。5月25日,签定了有关山东、福建、南满、东蒙、汉冶萍、胶州湾🕜🐸、旅大租借地、安奉铁路等权益的两个条约及十三件换文。二十一条的绝大部分均被化整为零地强加于中国。
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二十一条”,全国各地展开了更猛烈的反日、反袁斗争,卖国的袁世凯政府🗸☱不久即被推翻。在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923🗉🙲年,北洋直系军阀政府宣布废除与“二十一条”有关的各种文件。日本统治者企图把“二十一条”强加于中国,其结果只能使它自己在亚洲、在全世界更加孤立。具有进步倾向的东洋经济计划新报当时指责日本政府说:“这是树敌于全世界,其结果只能说是为帝国贻下百年之祸根”1915年5月5日社论。这种见解十分可贵,它表明日本存在着与军国主义势力对立的和平势力。
三、“菊分根”政策与“西原借款”
1、“菊分根”政策
日本趁火机劫,先诱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后来又支持倒袁,与俄国签定第四次“日俄密约”1916年7月3日,策动所谓“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所有这些野心毕露的行动和见不得人的阴谋勾当都发生在大隈内☖⚾🗀阁第二次,1914年4月16日1916年10月9日时期。大隈内阁由此声名狼藉,难以继续。1916年6、7月间,寺内正毅指使其亲信散发秘密文件攻击大隈内阁有损帝国“声誉”。10月,大隈内阁辞职,寺内正毅内阁成立。
寺内内阁1916年10月9日1918年9月29日面临的任务是摆脱因“二十一条”及上述一系列阴谋而造成的狼狈局面,缓和国际关系,为日本在第一次大战期间猛然集聚的大量资金寻求出路。为此,就必须改变一下策略和口号。于是,军阀出身的寺内正毅反而指责大隈内阁是“霸道”,他打出“王道主义🕮🌽🄧”旗帜。企图通过对华贷款来达到超过“二十一条”之目的。“西原借款”就是寺内内阁这种政策的产物。主持其事的寺内内阁大藏大臣胜田主计事后写了一本书,形象地把这种🌹政策比作“菊分根”⛃🗪,卷首题诗说:“渐到菊花分根日”,意思是:日本对华借款即将发生效果了。
2、“西原借款”
“西🜡🃫原借款”以经办人西原龟三而得名。此人长期为寺内正毅在朝鲜策划经济侵略,与寺内正毅、胜田主计等被合称作“朝鲜三人帮”。日俄战争前后,右翼军国主义首领神鞭知常鼓吹要“恃王🍝🉁🄓道而结东亚”,西原龟三是神鞭知常的门徒,接过“王道”的口号。何谓“王道”满铁总裁后藤新平说:“殖民政策是文装的武备,即以王道之旗来实行霸术”,此话可以说是对所谓“王道”的诠释。正是这位后藤新平,在参加寺内正毅内阁后不久就上书,认为日本应当以“世界经济财政的和平战胜者”的姿态,“断然在中国投资一亿日元”,建立一个足以和“⚻中欧经济同盟”、“协约国经济同盟”以及与美国经济撷抗的“东亚经济同盟”。“西原借款”或“菊分根”正是这类“王道”政策的实施。“东亚经济同盟”的一类则发展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狂想。
1916年7月,西原龟三奉命来华考察后写成适应时局的对华经济措施纲要,主张把日本各大银行及与中国关系密切之纺织公司和实业家组成投资团,对华进行投资🚖📘,以确保日本在华经济势力。寺内内阁接受了这个方针。1916年12月4日,在日本政府支持下,兴业、朝鲜、台湾三银行组成了专门对华投资的特别银行团。1917年8月28日,日本又与北洋政府合办“中华汇业银行”,专营借款业务。以第一次交通银行借款1917年1月20日为开端,寺内内阁执政两年期间,日本共对华贷款三亿八千六百多万日元,绝大部分都是扶植段祺瑞政权的军事政治贷款。段祺瑞则对日本帝国主义俯首听命,尤其是他所签订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使中国在军事上从属于日本,实际等于二十一条第五号内容的实施。
在上述远东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中,日法两国于1907年6月10日签订协约。法国承认福建为日本势力范围并取得英国的同意。日本则保证不支持越南民族革命运动。英日矛盾虽🙑在发展,但英国当时还需要利用日俄同盟以对付德国。1911年7月13日,英日签订第三次军事同盟条约,同时限制了它的范围,即不适用于对付美国。这是近代史上最后一次英日同盟。这个“同盟”从日本对付其主要敌手美国来说,它已无意义。但日本后来却用它作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据,这是英国万万没有想到的。
英美两国长期支持日本侵略扩张,目的是要日本为他们火中取栗,结果却替自己培植了一个强大的对立者。日本对亚洲各国肆意侵略,结果则锻炼了亚洲各国革命人民并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不以反动派的意志为🟂🚘转移而发展,这正是历史的客观辩证法。
第三节日本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日本的参战
谷干城的争霸战略
“欧洲早晚必有干戈破裂,马蹄蹂躏中原之时期。我国固不应干预欧洲之变乱,但欧洲变乱之波及必甚广,由此必动摇东洋诸国,以致东👕🈬洋变发生兵乱。当此之时,我国若拥有坚固之兵舰二十只,精锐之陆军十万名,即可争衡于东洋,见重于欧洲.”。这是日本军事家和政治家谷干城1887年写的一段话⛺。1914年,这种时机到来了。新兴的日本脱颖而出,实践了谷干城的战略。
在为了“英日同盟”的幌子下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在对德宣战8月4日前一日,曾经要求日本:如果香港及威海卫遭爱德国攻击,盼日本给予援助。8月7日,又正式要求日本出动海军搜索并击毁正在攻英国商船的德国巡洋舰。英国的目的只不过是希望日本在有限范围内助英国一臂之力,却未料到这正中日本下怀。8月7日晚至8日晨,日本连夜召开元老、内阁大臣联席会议,通宵达旦。外交大臣加藤高明在说明日本应该参战之理由时颇费心机。他承认当时形势未发展到可以援引英日同盟的义务而必须参战的地步。但他认为,为了扫除德国势力,提高日本的地位,却必须参战。元老之一井上馨因故缺席在信中说得更国赤祼。他说:“这次欧洲大祸乱对于日本发展国运,乃大正时代之天佑良机”,必须抓住时机,“确立日本对东洋之昨权”。会议决定,日本政府宣布参战之根据为“英日同盟”,其行动亦不能仅限于击毁德国武装商船。8月9日,日本外务省向英国提出备忘录,其中🚳🗛说:日本将“采取一切可采取之手段与方法,以消灭可使日本及英国在东亚之利益遭受损害之德国势力。”英国收到这份备忘录大吃一惊。因为,日本显然是要乘机扩张,危及英国在华利益。于是,英国驻日公使奉命通知日本说:日本对德宣战将造成战线扩及中国大陆之印象,并将立刻引起中国的不安,希望日本不要对德宣战。8月10日,又正式照会日本:取消前此请日本击毁德国武装商船之要求。但是,日本决心已定,根本不理。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舰队退出中国海面,否则立即解除武斗。限德国在9月15日以前将胶州湾租借地交给日本,“以备交还中国”,限8月23日正午前答复。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
日本政府趁火打劫,又一次在中国领土上挑起战争,其目的是要侵略中国并重新瓜分南洋殖民地。中国政府鉴于形势险恶,于8月6日宣布“中立”,要求日本“保全东方”。这当然不能约束日本。9月2日,日军在山东龙口登陆🆬💭🕄。中国被迫于9月3日声明:划龙口、莱州一线至胶州湾地区为“战区”。
当时,德国在远东之👰🌟兵力计青岛要塞守军在、五千人,军舰十七艘共四万五千吨,远离本国,当然不是日本对手。但日本却没有采取日俄战争中强攻旅顺的战术,而是先以舰队封锁胶州湾,同时派一个混成旅在青岛外围构筑阵地,再逐步围攻。9月5日,日本空军首次出动助战。继又曾派一个师团。9月17日,日军占领济南车站,沿胶济路进攻。25日占潍县车站,10月7日占领济南车站,控制了胶济全线。⚗👦10月29日,日军部攻青岛,11月7日,德军投降。其行动远远超越了中国政府所划定的“战区”。所到之处“占用民房,强买物品,勒派车辆,并有伤毙人命情事,又妇女,致居民闻风逃散”。日本海军借口寻找德国舰队主力而南下太平洋,于10月中旬占领德属马绍尔、马利亚纳、加罗林诸岛。
二、“二十一条”
短短两个月内,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山东半岛及德属南洋诸岛。其“战果”非甲午、日俄两战初期可比。日本统治者欣喜若狂,从元老、首相、军部首脑以至黑龙会等右翼团体纷纷要求乘机扩大在中国的权益直至由日本统治中国。1914年9、10月间,黑龙会提出一个长达六、七千字的秘密“备忘录”,要求强迫中国订立军事“防御同盟”,由日本控制中国军、警、财、文各大权;同时在中国各地策动骚乱,就中华民国为君主立宪等等。这个“备忘录”实为日本后来提出“二十一条”和“中日防敌军事协定”的蓝本。青岛沦陷后不久,19🞌💯14年11月11日,日本内阁制定了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二十一条”。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正式提出,其内容及谈判经过,王芸生先生所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队第六卷中已搜集详备,一般中国近现史著作多有引述,兹从略。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夺中国福建、汉冶萍、南满、东蒙等地区的权益,觊觎山东,窥伺全国,蓄心积虑,已非一日。“二十一条”既是当时日本统治阶级各个集团对华侵略要求的综合,也是日本长期策谋独霸中国主权之集大成。这些要求如果得逞,中国势必沦为第二个朝鲜。袁世凯本人也知道这些要求的严重性,对第五号有条款曾以朱笔批写:“握我政权”“握我警权”“握我械权”等等。双方谈判之时,鬼鬼祟祟,极端秘密。然而,条约内容仍然不久即被各方揭露。中国人民立刻掀起了反对“二十一条”的强大抗议运动,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华侨,到处掀起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
日本上述要求当然与美、英等国利📲🞱😀益冲突。不过,英法等国当时正忙于欧战。美国态度暧昧,起了助长纵容的恶劣作用。1915年4月26日,日本把“二十一条”的第五号除福建省权益另议外作为“🁰🇦缓议”,把其余各号作为最后修正案递出。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时内答复。5月9日,袁政府屈服。5月25日,签定了有关山东、福建、南满、东蒙、汉冶萍、胶州湾🕜🐸、旅大租借地、安奉铁路等权益的两个条约及十三件换文。二十一条的绝大部分均被化整为零地强加于中国。
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二十一条”,全国各地展开了更猛烈的反日、反袁斗争,卖国的袁世凯政府🗸☱不久即被推翻。在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923🗉🙲年,北洋直系军阀政府宣布废除与“二十一条”有关的各种文件。日本统治者企图把“二十一条”强加于中国,其结果只能使它自己在亚洲、在全世界更加孤立。具有进步倾向的东洋经济计划新报当时指责日本政府说:“这是树敌于全世界,其结果只能说是为帝国贻下百年之祸根”1915年5月5日社论。这种见解十分可贵,它表明日本存在着与军国主义势力对立的和平势力。
三、“菊分根”政策与“西原借款”
1、“菊分根”政策
日本趁火机劫,先诱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后来又支持倒袁,与俄国签定第四次“日俄密约”1916年7月3日,策动所谓“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所有这些野心毕露的行动和见不得人的阴谋勾当都发生在大隈内☖⚾🗀阁第二次,1914年4月16日1916年10月9日时期。大隈内阁由此声名狼藉,难以继续。1916年6、7月间,寺内正毅指使其亲信散发秘密文件攻击大隈内阁有损帝国“声誉”。10月,大隈内阁辞职,寺内正毅内阁成立。
寺内内阁1916年10月9日1918年9月29日面临的任务是摆脱因“二十一条”及上述一系列阴谋而造成的狼狈局面,缓和国际关系,为日本在第一次大战期间猛然集聚的大量资金寻求出路。为此,就必须改变一下策略和口号。于是,军阀出身的寺内正毅反而指责大隈内阁是“霸道”,他打出“王道主义🕮🌽🄧”旗帜。企图通过对华贷款来达到超过“二十一条”之目的。“西原借款”就是寺内内阁这种政策的产物。主持其事的寺内内阁大藏大臣胜田主计事后写了一本书,形象地把这种🌹政策比作“菊分根”⛃🗪,卷首题诗说:“渐到菊花分根日”,意思是:日本对华借款即将发生效果了。
2、“西原借款”
“西🜡🃫原借款”以经办人西原龟三而得名。此人长期为寺内正毅在朝鲜策划经济侵略,与寺内正毅、胜田主计等被合称作“朝鲜三人帮”。日俄战争前后,右翼军国主义首领神鞭知常鼓吹要“恃王🍝🉁🄓道而结东亚”,西原龟三是神鞭知常的门徒,接过“王道”的口号。何谓“王道”满铁总裁后藤新平说:“殖民政策是文装的武备,即以王道之旗来实行霸术”,此话可以说是对所谓“王道”的诠释。正是这位后藤新平,在参加寺内正毅内阁后不久就上书,认为日本应当以“世界经济财政的和平战胜者”的姿态,“断然在中国投资一亿日元”,建立一个足以和“⚻中欧经济同盟”、“协约国经济同盟”以及与美国经济撷抗的“东亚经济同盟”。“西原借款”或“菊分根”正是这类“王道”政策的实施。“东亚经济同盟”的一类则发展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狂想。
1916年7月,西原龟三奉命来华考察后写成适应时局的对华经济措施纲要,主张把日本各大银行及与中国关系密切之纺织公司和实业家组成投资团,对华进行投资🚖📘,以确保日本在华经济势力。寺内内阁接受了这个方针。1916年12月4日,在日本政府支持下,兴业、朝鲜、台湾三银行组成了专门对华投资的特别银行团。1917年8月28日,日本又与北洋政府合办“中华汇业银行”,专营借款业务。以第一次交通银行借款1917年1月20日为开端,寺内内阁执政两年期间,日本共对华贷款三亿八千六百多万日元,绝大部分都是扶植段祺瑞政权的军事政治贷款。段祺瑞则对日本帝国主义俯首听命,尤其是他所签订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使中国在军事上从属于日本,实际等于二十一条第五号内容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