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们怀揣着好奇与梦想,终于是走进大学校园。

    经过一系列热闹的新鲜的,例如游园、迎新晚会、学院联谊等活动,在一个星期后沉寂了下来,要开始正式上课了。

    香江中文大学第一学年是不分专业的,搞的是通识教学,大一学生上的都是基础科目,专业在大二才开始划分。

    而通识教育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也就能使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合理。

    据说这样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有利于培养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习惯。

    但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学生会在大一的时候就会自主的去修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这一种现象,学院是既不鼓励,也不阻拦,有点放任自流的意思。

    如此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以至于有不少还处于懵懵懂懂却贪大求全的新生们,以为修读的课程越多,就越好。结果当然是自己吃尽苦头,却没落到两头好。

    因为通识教育的结果就是科目众多,需要学习的知识非常庞杂。

    当然,一个星期的课时实际上是不多的,只是老师采取的是启发引导式教学,在上某一门课之前会先列出一张长长的书单,布置一些所谓的“作业”。到开始上课了,所有的知识点只是在课堂上简单的拉一遍,然后与学生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问答。

    如果没有将那些书单上的书籍阅读并吃透,往往一堂课下来,很可能会不知道学了什么东西,一头雾水的,感觉白上了。

    可那些书单上的书籍想要阅读吃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学生们自己具有高度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并花费大量课外的时间。

    这样一来,大部分的学生应付起来都会感到有些吃力,压力大。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学有余力,甚至是游刃有余。

    林静当然是属于游刃有余的那一小部分中的一个,而梁音宁,纯理科类科目对她来说很容易,就是文科有些难度,比如中文。这很奇怪,她拿起同样是中文的小说读起来能够三天三夜不睡觉,可一拿起中文其它书籍,就昏昏欲睡。

    香江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霞飞楼601。

    星期六,早晨七点四十五分。

    “音宁,起来了。”

    林静六点就起来了,洗漱完毕,跑步十分钟,顺便买回来早餐,然后交替朗读了大概三十分钟的英语和中文古诗词,到简单洗个澡吃完早餐,七点半敲响梁音宁的房门。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着。

    “今天没课,别叫我,我昨晚熬到两点才睡。”房里传来梁音宁蒙在被单里的呜呜的慵懒的说话声,在这座校园里,学生们为了攻略书单上那一列列的书籍,熬夜到凌晨是普遍现象。

    “那我去图书馆了,早餐就放在客厅的桌子上,你起来后自己吃。”林静的脑子好使,倒是没有体会到精于计算数字的梁音宁却去攻读《荷马史诗》时的痛苦。

    “知道了。”梁音宁有气无力的答了一句。

    林静摇摇头,拿了背包下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