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蓬、卷帘在天庭也有根基。但是,凤仙郡之事交给在天庭有盛名的猴王前去最好。

    猴王行至凌霄宝殿,见了玉帝这才明了原委。

    原来,三年前,玉帝元神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凤仙郡,玉帝正要享用供奉,那凤仙郡郡主,却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玉帝身天地至尊,哪能受如此屈辱。于是,含怒返回天庭。在披香殿中,为凤仙郡立下三难。若是三难倒断,便万事皆消。若是三难无恙,凤仙郡则滴雨不降。

    猴王听的是抓耳挠腮。玉帝虽然行事霸道,倒也有理有据挑不出毛病。

    猴王虽仙官转至披香殿。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猴王不知其意,回头问仙官曰:“此何意也?”仙官道:“那厮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下雨。”

    猴王见此,知道那凤仙郡守把玉帝得罪狠了。米净、面消、锁断,若无外力如何能成?

    但是,玉帝为天地至尊,那凤仙郡守所为的确不妥。别说玉帝,就是天庭仙神,被人推倒供桌,供奉被狗吃了。也要大怒,降下责罚,更何况玉帝这位天地至尊呢?

    猴王无奈,只能转身下界,返回凤仙郡。

    待见了郡守,讲明原委,才明白此中误会。

    原来,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郡守斋戒沐浴,诚心献供斋天,但是,在府内因妻不贤,夫妻恶言相斗,郡守一时怒发无知,推倒供桌,泼了素馔,被狗吃了。郡守虽然百般悔恨,但神思恍忽,无处可以解释,竟然牵扯遗害凤仙郡黎民。这郡守虽有过错,倒也是无心之举。

    于是,猴王再赴天庭使手段,偷偷消了米山、面山、断了金锁。

    其实,猴王所为,玉帝不是不知,只是这一切皆是玉帝谋划,做戏罢了。三难皆消,玉帝也信守承诺,遣风、云、雨,三部,前往凤仙郡降雨。

    玄奘站在雨中,望天耻笑一声,也不言语。

    凤仙郡之事,看似是郡守冒犯玉帝,玉帝降下罪责。其实则不然,诸天万界中,不敬天庭,辱骂玉帝的不胜枚举,为何不见玉帝降下责罚。而且,以玉帝手段,岂能不知郡守夫妻不合,当时正怒气冲头。即便是郡守获罪玉帝,也不该牵扯亿万百姓,但是,玉帝不仅做了,还做的不留退路。

    玄奘感慨一声真是无知者无畏。

    其实,这凤仙郡之事,是天庭与佛门联手设下的劫难。凤仙郡距离灵山不远,三年干旱不仅佛门现身本就不合常理。况且,这是涉及到一郡百姓亿万生民。玄奘相信,即便是猴王不去天庭,玉帝也不敢继续让凤仙郡继续干旱下去。

    玉帝如此所为,真当火云洞不存在啊!

    这也是,玄奘西行一路走来太过霸道的原因。

    自玄奘西行开始,无论是佛陀。菩萨,圣人大教,皆难以插手。所有劫难,基本上都是玄奘自己化解。

    玉帝其实对大劫的气运、功德不怎么看重。他身为天庭至尊,执掌天地神权,只要稳坐天帝之位,自有天地气运、功德加持。

    但是,前有妖族在积雷山正名,后有巫族诛杀十八罗汉扬威,而人族又派出大军诛杀万妖界震慑诸天。眼见万族崛起,天庭自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证明自己是天地正统。玉帝在凤仙郡的谋划,就是要告诉诸天势力,天庭才是执掌乾坤的正统。无论人、巫、妖,诸天势力的实力再强大,都在天庭之下,天庭才是天地正统。

    不管诸天万界势力认不认天庭正统,但是,天庭不能沉默,必须要要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