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穿着一身苏军卫国战争时期的套头军装,手里提着一支没有子弹的莫辛纳甘步枪,像个呆头鹅似的,站在一扇摇摇欲坠的木门前,呆呆地看着前方被积雪覆盖的建筑物、森林,以及穿着厚厚冬装的行人。

    他明明记得今天是胜利节,自己和几名俄罗斯朋友,穿着苏军在卫国战争时期的军装,拿着他们从挖土党那里搞到的没有子弹的步枪,在一个新发现的地下掩体里探险。

    由于掩体里光线太暗,甬道上的岔道又多,走着走着,林华就与朋友们走散了。他在黑暗中摸索走了许久,终于看到前方有光亮从一道虚掩着的门里透出。

    他加快脚步冲到门前,用力地将门拉开。原以为一开门,就能看到走散的朋友在门外等自己。谁知将门打开后,却发现面前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景象。虽说在五月的俄罗斯,森林中还能看到零星未曾融化的积雪,但眼前的雪景,怎么看都是十一二月才会出现的。

    林华转身走进门里,想重新回到刚才的那条通道里,但却发现门后是一间半塌的房间,没有被积雪遮盖住的墙壁,能看到被烟火熏烤所形成的黑色。他在房间里转悠了半天,除了进来的那个门口外,根本没有发现其它的通道。

    他再次来到门外,为了防止自己被刺骨的寒风冻僵,他将枪挎在肩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在原地不停地跺着双脚。

    两名穿着深蓝色军大衣,戴着棉军帽的年轻姑娘,从前方的小道上经过,见到林华的狼狈相,两人停下来朝他指指点点,似乎在奇怪,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怎么会有人穿着单衣站在室外,难道不怕冻伤吗?

    就在林华思索是否该走上去,向两位姑娘了解这里是什么地方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地喊自己的俄文名字“米沙,米沙,你在哪里?”

    “我在这里!”听到这个喊声,林华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扯着嗓子答道。但等他扭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看到一个穿着土黄色短皮军大衣,带着一顶棉军帽的中年人,手里抱着一堆衣物,在雪地里一蹦一跳地朝自己跑过来。

    那人来到了林华的面前,皱着眉头说道“米沙,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而且还穿这么少,难道不怕被冻死吗?”说着,他将手里的一件短皮军大衣披在了林华的身上。

    林华穿上了军大衣,顿时感觉全身开始暖和起来。他望着中年人问道“您是谁?”

    “我是谁?我还能是谁,我是谢廖沙啊。”对方听到林华的问题,奇怪地反问道“难道你认不出我,居然还用‘您’来称呼我?”

    在俄罗斯待了十几年的林华,自然知道只有朋友或熟人之间的称呼,用的是“你”而不是“您”,不过为了搞清楚自己的状况,他顾不上这些细节,而是继续问道“我是谁?这里又是哪里?”

    谢廖沙瞪大了眼睛盯着林华说“米沙,你的全名是米哈伊尔·米哈伊尔洛维奇·索科夫,军衔下士,是我们的班长。我们如今所在的位置,是在莫斯科北面近郊的希姆基镇,我们班接到的任务,就是保卫这个镇子,防止有德国特务混进来搞破坏。”

    红军下士、希姆基、德国特务,这些单词组合在一起,让林华的心里不禁咯噔一下,暗说我难道回到了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吗?他连忙追问道“谢廖沙,现在是什么时间?”

    谢廖沙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怀表看了一眼,回答说“中午11点40分。”

    “我想问今天是哪一年的哪一天?”林华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1941年12月1日。”谢廖沙在回答完毕后,用关切的语气对林华说“米沙,你还是抽空到军医院瞧瞧病吧。”

    “去军医院?!”林华不解的问道“我为什么要去军医院?”

    “你在昨天的轰炸中,头部受了震荡。”谢廖沙摇着头说道“意识变得模糊,不光不记得时间和我们所在的地方,甚至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林华无心关注谢廖沙都说了些什么,而是在心里绝望地想着1941年12月1日,正是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在这天下午的三点,德军第258师的一支侦察小分队,乘坐摩托车进入并占领了距离红场仅仅二十公里的希姆基。要是等德国人一来,自己没准连小命都保不住了,还是趁早逃跑算了。

    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初来乍到的,就算离开了希姆基镇,也没有地方可去。况且到处都是检查站,一旦自己被抓住,就会被当做逃兵就地枪毙的。既然逃跑是死,留下也是死,倒不如利用自己知道德国人家在几小时后,即将进入希姆基镇的历史,提前做好战斗准备,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他立即吩咐谢廖沙“立即把全班的同志都集结到镇子的北面,并让他们做好战斗准备。”考虑到仅仅凭自己一个班的兵力,是很难挡住德军侦察小分队的,必须要有民兵帮忙才行,于是他又问谢廖沙,“镇领导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