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些重灾区损失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口,所以另一个时空的现代人口学者才会估计山东在这次大旱之中大约有1482万人,而在这次大旱损失了600-700万人,也就是损失了一半的人口。
只是在本时空柳鹏横空出世,昌邑既然成了柳鹏的地盘,柳鹏自然运去了数万石米豆,所以现在昌邑县反而是整个莱州府灾情较轻的地方。
而文登县虽然不是龙口帮的基本地盘,但是文登是宁海州的属县,而宁海州是登州最早接受庄票解纳赋税的地方官府,因此宁海州早就有北海钱庄的分号,所以宁海州在这次大饥之中第一时间获得了龙口的全力支援,而文登县作下宁海州的属县,自然也分到近万石米豆。
除此之外,文登县军民还从北海钱庄以个人、宗族或地地方名义借款了近万石米豆,虽然文登县的灾情仍然相当严重,但是与另一个时空相比却无异于天堂,并没有出现“死伤逃亡,村落为墟”的情况。
但是青州府的情况却是最严重的,虽然柳鹏通过诸城、高密一线向青州府输入了数万石米豆,但这点米豆接济一个大县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接济青州这个大府虽然谈不上杯水车薪,但多数时候只能算是尽尽人事而已。
只是在邢达出手之前,青州府好歹能从胶州湾得到源源不断的米豆,大大缓解了府内的灾情,但是邢达出手以后,不管是小清河还是诸城方向的粮道都被衡王府彻底截断,现在唯一能进入青州府的就是省里下来的赈济钱粮。
但是省里这点赈济钱粮,而青州府自身的力量又弱得可怜,虽然史书上对于现任的青州知府诸多赞美,但是光从莒州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就知道这位知府老爷有多能干。
史书上赞美这位知府老爷“出罚锾数百缗,籴于南郡以济之,所存活以百万计”,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出罚锾数百缗”与“所存活以百万计”根本不是一回事,哪怕是米价再低,数百两白银顶多换回几百石米豆,绝对不可能“所存活以百万计”。
事实上,现在青州府的赈济只顾着优先保障青州府城益都县附近,而象莒州这样的偏远州县成了牺牲品,原来十分严重的问题自然被加倍放大了。
柳鹏当即问道:“府里没给你们莒州拔赈济米豆吗?”
“莒州在籍应差人就有七万多人,实际丁口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百八十石米豆连塞牙缝都不够,何况这百八十石米豆还是分批拔下来!”
庄谦愤愤不平地说道:“现在莒州已经是生灵涂炭,几乎到人率相食的地步,每天冻毙者哪怕没有五十人也有三十人,而且现在还不是真正大饥的时候!”
为什么说现在不是真正大饥的时侯,庄谦虽然高中举人,但却是真正的贫寒出身,他幼年时是个卖烧饼的小孩,机缘巧合加上宗族的支持才有机会读书考中了举人,所以对于农家的情况了解得最清楚。
对于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来说,一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开春以后的春荒,上一年的存粮已经吃得干干净净,而冬小麦必须等到第二年的五月才能上市,庄谦幼年遇到这三四个月春荒时总是吃不饱饭,有些时候一整日都只能喝两三口粥。
平时的正常年份尚且如此,何况是灾年,更不要说今年的莒州灾情如此严重,很多莒州农民连种粮都拿不出来已经被迫放弃冬作物的种植,所以明年的本地冬小麦最多只有四五分收成。
而莒州的灾情越发严重,庄谦十分诚恳地说道:“柳少,我说句实话,我们大店庄家现在日子还能过得去,但是我们大店庄家在莒州已经住了五世,整整五世啊!既然我们庄家在莒州住了一百多年,是莒州的水土把我们养大,那我们对莒州自然就有一分应尽的责任!”
在这一场空前的大灾之中,大店庄家的小日子还是过得不错,毕竟新城王大司马派庄调之提醒过大店庄家,因此大店庄家对这次大灾提前作好了准备了。
而庄调之千里投奔龙口柳鹏这件事在庄家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最初庄家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有人以为庄调之是自毁前程,但是却一致认为这是一手绝妙好棋,让庄家在这场大灾多了一线生机。
庄调之虽在登莱主持灭蝗所,并没有返回莒州,但是他能做的不仅仅是给庄家送给了百八十石那么简单,他不但给庄家派一队精通灭蝗治蝗的行家,而且还通过聂川与诸城张家的关系向莒州及时派去了一支打井队,帮大店庄家打出了五口大眼井。
正是依靠庄调之的支援,加上庄氏族人的相互扶植,大店庄家的日子虽然不算滋润,但勉强还能过,但是整个莒州府的日子却没法过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只是在本时空柳鹏横空出世,昌邑既然成了柳鹏的地盘,柳鹏自然运去了数万石米豆,所以现在昌邑县反而是整个莱州府灾情较轻的地方。
而文登县虽然不是龙口帮的基本地盘,但是文登是宁海州的属县,而宁海州是登州最早接受庄票解纳赋税的地方官府,因此宁海州早就有北海钱庄的分号,所以宁海州在这次大饥之中第一时间获得了龙口的全力支援,而文登县作下宁海州的属县,自然也分到近万石米豆。
除此之外,文登县军民还从北海钱庄以个人、宗族或地地方名义借款了近万石米豆,虽然文登县的灾情仍然相当严重,但是与另一个时空相比却无异于天堂,并没有出现“死伤逃亡,村落为墟”的情况。
但是青州府的情况却是最严重的,虽然柳鹏通过诸城、高密一线向青州府输入了数万石米豆,但这点米豆接济一个大县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接济青州这个大府虽然谈不上杯水车薪,但多数时候只能算是尽尽人事而已。
只是在邢达出手之前,青州府好歹能从胶州湾得到源源不断的米豆,大大缓解了府内的灾情,但是邢达出手以后,不管是小清河还是诸城方向的粮道都被衡王府彻底截断,现在唯一能进入青州府的就是省里下来的赈济钱粮。
但是省里这点赈济钱粮,而青州府自身的力量又弱得可怜,虽然史书上对于现任的青州知府诸多赞美,但是光从莒州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就知道这位知府老爷有多能干。
史书上赞美这位知府老爷“出罚锾数百缗,籴于南郡以济之,所存活以百万计”,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出罚锾数百缗”与“所存活以百万计”根本不是一回事,哪怕是米价再低,数百两白银顶多换回几百石米豆,绝对不可能“所存活以百万计”。
事实上,现在青州府的赈济只顾着优先保障青州府城益都县附近,而象莒州这样的偏远州县成了牺牲品,原来十分严重的问题自然被加倍放大了。
柳鹏当即问道:“府里没给你们莒州拔赈济米豆吗?”
“莒州在籍应差人就有七万多人,实际丁口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百八十石米豆连塞牙缝都不够,何况这百八十石米豆还是分批拔下来!”
庄谦愤愤不平地说道:“现在莒州已经是生灵涂炭,几乎到人率相食的地步,每天冻毙者哪怕没有五十人也有三十人,而且现在还不是真正大饥的时候!”
为什么说现在不是真正大饥的时侯,庄谦虽然高中举人,但却是真正的贫寒出身,他幼年时是个卖烧饼的小孩,机缘巧合加上宗族的支持才有机会读书考中了举人,所以对于农家的情况了解得最清楚。
对于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来说,一年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开春以后的春荒,上一年的存粮已经吃得干干净净,而冬小麦必须等到第二年的五月才能上市,庄谦幼年遇到这三四个月春荒时总是吃不饱饭,有些时候一整日都只能喝两三口粥。
平时的正常年份尚且如此,何况是灾年,更不要说今年的莒州灾情如此严重,很多莒州农民连种粮都拿不出来已经被迫放弃冬作物的种植,所以明年的本地冬小麦最多只有四五分收成。
而莒州的灾情越发严重,庄谦十分诚恳地说道:“柳少,我说句实话,我们大店庄家现在日子还能过得去,但是我们大店庄家在莒州已经住了五世,整整五世啊!既然我们庄家在莒州住了一百多年,是莒州的水土把我们养大,那我们对莒州自然就有一分应尽的责任!”
在这一场空前的大灾之中,大店庄家的小日子还是过得不错,毕竟新城王大司马派庄调之提醒过大店庄家,因此大店庄家对这次大灾提前作好了准备了。
而庄调之千里投奔龙口柳鹏这件事在庄家也引起了很多争议,最初庄家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有人以为庄调之是自毁前程,但是却一致认为这是一手绝妙好棋,让庄家在这场大灾多了一线生机。
庄调之虽在登莱主持灭蝗所,并没有返回莒州,但是他能做的不仅仅是给庄家送给了百八十石那么简单,他不但给庄家派一队精通灭蝗治蝗的行家,而且还通过聂川与诸城张家的关系向莒州及时派去了一支打井队,帮大店庄家打出了五口大眼井。
正是依靠庄调之的支援,加上庄氏族人的相互扶植,大店庄家的日子虽然不算滋润,但勉强还能过,但是整个莒州府的日子却没法过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