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

    望着前面的无锡城,杨信也是长叹一声。

    “老子来抓个教书先生,居然比上战场打建奴还他玛艰难,沈阳之战都没这么操心费力过!”

    他很粗俗地说道。

    眼前的无锡城并不算很大。

    这里终究只是常州府下属的一个县。

    不过仍旧比北方很多府城要大得多,无论广平府城,东昌府城,统统都比这座周长十二里的无锡县城要小一圈。

    而这里的繁华富庶丝毫不比常州差。

    不过相比起常州更侧重农业,这里的纺织业就繁荣得多了,无论是杨信脚下的运河还是前面汇入的锡澄运河,甚至两旁不断汇入的一艘艘小船上,统统都满载着成捆的棉花和运出的棉布。

    就连城外居民区的街道上,都随处可见运输中的棉布。

    而在两岸的一条条河道上,更是遍布一个个水轮,这些水轮驱动着一台台水力纺车,将来自各地的棉花纺成纱,再送到大大小小的织布作坊,用那些人力织布机变成一匹匹棉布。

    不过与之相对的是,这里的粮食已经严重不足。

    除了运输棉花和布匹的,剩下就是运粮船了。

    这片土地已经真正开始从农业社会向着工业社会转变,拥挤在这片土地上的无数织工,供应着几乎整个东亚甚至远达美洲的半个世界穿衣,无数朝鲜人,倭国人,吕宋人甚至印第安人,统统都穿着他们织出的布。当然,也包括大明自己的百姓,有钱人穿他们织出的绸缎,普通的穿他们织的棉布,实在没钱的都能穿他们织的麻布,他们的技术比同时代欧洲更先进,规模更庞大。

    而这座形状很像龟壳的城市,只是这片土地的入口。

    从这里向前,太湖东岸直到钱塘江,整个这片都是如此,而核心就在不足百里外……

    “苏湖熟,天下足,再也没有苏湖熟了!”

    杨信说道。

    “有银子可以买。”

    李承祚笑着说道。

    “若没有地方可买呢?若别的地方因为天灾产不出粮食呢?”

    杨信说道。

    “那又如何?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继续去种那些不值钱的粮食?那岂不是成了傻子?这里正常年景,秋收之后一石米才六七百文,灾年粮价极贵之时也不过一两多点,换你你去种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