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外交部,就是鸿胪寺。不过,鸿胪寺一般隶属于礼部,而南京府的外交部,将是一级部门,比礼部地位更高。”

    比礼部地位更高?

    要知道,在宋国礼部为六部之首,礼部尚书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可能进阶为宰相。

    但是,赵复闻言眼中迷茫之色更甚。赵权会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与一个外人吗?

    “外交部,就是代表南京府,负责对外的交流与协商。包括蒙古、中原各家势力、宋国、日本与南高丽。”

    赵复心里,微微抽了口冷气。

    将南京府与蒙古及宋国并列而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之所以取名“外交部”,而不称为鸿胪寺,大约也是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

    有些事情,的确是做得但说不得。

    “对于赵先生的能力,我没有任何质疑。如果你对这个职位感兴趣,我只需要赵先生很确定地答复我一句话:你,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南京府?与我等同心协力,共谋未来。”

    现在南京府所有文官之中,要么是金国遗老,要么与蒙古国或是中原势力纠葛过深之人。只有赵复算是无牵无挂,倒是最合适的一个外交部负责人。

    如果他真的能够抛却自己对于宋国的执念,只要他做出承诺,赵权对于此人还是比较认可的。

    与其让他把自己关起门来做学问,不如放出来做些事。

    而且,只要他接受了这个职位,想回宋国也必将受到宋国那些酸儒们的排斥。

    看着赵复有些犹豫的神色,赵权接着说道:“赵先生可以不用着急答复我的提议。如果你想,可以先回宋国看看,我会派人护送赵先生前往。回南京府与否,全在赵先生的一念之间。”

    赵复呆呆地看着王鹗与李治露出的鼓励与欣喜之色,沉吟良久。终于向赵权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叉手礼,说道:

    “赵复有幸,得遇权总管青睐,必将以某余生之力,报知遇之恩!”

    “好!”

    解决了外交部的负责人,还有一大批的人事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军事方面,基本维持原有的参谋部制不变,着重于中层军官的调整与培训。

    赵权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对剩余的三千战兵进行不断的优胜劣汰,同时将这些人全部培养成为合格的百夫长或是千夫长。

    这样,当辅兵的兵源充足之时,便可以这三千人为纲,迅速地拉出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可战之兵。

    培训的方法其实也很不算复杂,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上,通过海东军事学院进行灌输。而北高丽形态各异的战场,则为这些人提供了最好的实践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