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开平城西北百里之处的忽必烈大军营地内,一片肃穆。

    十多万的大军,却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喧哗之声。

    天空中,似乎有一层浓重的乌云压顶,让全军将士都喘不过气来。

    只有在守卫森严的中军大帐之内,才隐隐传出一些争执之声。

    忽必烈看着堆在自己面前,近百本的檄文,牙根紧咬,脸色冷若腊月的冰霜。

    徐世隆战战惊惊地跪在座前,伏地而禀:“开平城一夜之间,出现了一万多份这种檄文,现已几乎收缴。但是被私藏的,可能远远不止此数。此外,开平城外,所有的牧族部落与村庄,都有檄文发现。据臣估计,单就开平城周边百里之内,恐怕就有不下十万份的檄文散播……”

    帐内隐隐出现“咝、咝”的抽气声。

    十万份啊!而且还光是开平城附近。

    若是加上燕京、河北、河东、陕西、山西、河南以及漠北各处,总理不得有百万份。这得花掉多少的资金与人力来印制?

    而且,数量如此之多的檄文,一夜之间出现于横跨数千里的各处城池内外,这幕后之人显然早已筹划多时。

    而开平城、大汗以及中书左丞相耶律铸,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这是严重的失职。若不是高天锡已死,此人当诛!

    忽必烈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问道:“诸君,可有良策?”

    帐内文武,鸭雀无声。

    历来檄文,真正要做到传檄天下,没有经年数月,哪有可能做得到。

    同样发布檄文以应对,无论是反驳、谴责或是辨解,对于窦默这些大儒来说,都不是件难事。可是别说数量如此巨大的印刷与制作,单就短时间内撒发中原各地,便非如今的开平中书省可以解决。

    大权国的组织能力,让所有人都感到了浓浓的忌惮。

    “怎么了,没有一个人有想法吗?”忽必烈冷冷地问道,心头掠过一丝难以明言的情绪。

    有愤怒、有无奈、有烦躁,还有一丝丝的后悔。

    他觉得,这么多年来,最让自己得意的事情,并不是成为蒙古国的汗王,而是对于这些汉儒的利用、驱使与掌控。

    蒙古国的汗王,绝不是自己的最终目标,全天下的共主才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汉人与儒士,是自己迈向终极目标绝对不可或缺的助力,但也是自己有一天真正君临天下时,最大的障碍!

    其实忽必烈与蒙哥有一点是一样,他们在骨子里根本就瞧不起这些汉儒。也一样担心,依赖汉儒,总有一天,会让自己的辖下之民,忘记了自己的蒙古人身份、忘记了自己的牧民血统,甚至会失去自己的语言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