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寿感觉杨锐对秋瑾、陶成章、徐锡麟似乎有些特别,秋瑾一个女流,对革命没有太多贡献,但却要求安排到部委,陶成章已经记过,却依然安排在要紧的位置上,这有些让他不解,不过这不解也只在心里,杨锐吩咐下来的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有这样的特点。
“他要去农业部,那就让他去吧。”杨锐想到陶成章就想到他住过煤仓,“他以前不是说,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天下人吃饱饭吗,那就让他去农业部好了。再说这人能吃苦,风餐露宿的受得了,换做其他人那就未必了。”
“先生,如果陶焕卿为正,那么副手当选陈振先了,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农艺学博士,专业当是不差,而且年龄也近四十,为人稳重,前几年在奉天农事场做监督,也有实践经验。”陈广寿见杨锐同意陶成章所请,只好把一个博士推了上来,这样也好有个互补。
“贪污吗?”杨锐看着这个人的简历,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个。“实践如何?”
“满清的官多少都有一些,但是不重。不过说不清是因为没机会拿,还是因为不想拿。”陈广寿道,“实践倒只有在奉天农事场的监督的阅历。我们和农事场的人谈过了,他们说此人不属于坐轿子在一边看的那种,在满清的官员里面,算是务实的了。”
“那就先定下来吧,这些人都不是复兴会的,也没打过交道。找他们进来的时候就要跟他们讲清楚,任免是有试用期的。试用期里面不合格,那就是无条件开革,不让到时候大家情面上都过不去。”杨锐补充道。
“先生。我明白。”陈广寿点头,他接着介绍下面的,“医部那边有些麻烦,现在国内有中医也有西医。先生之前提的那个前年在东北消灭鼠疫的伍连德。是西医,如果他是医部部长,那说不定中西医之争又要出来了,而且这个伍连德还是给华侨,说话又是英文,若他提出废除中医,那引起的争议将会更大。”
“嗯,这倒是一个事情。”杨锐道。他知道中医已经落后时代了。只是它依然有可取的东西。“既然让伍连德做了医部部长,那就再找一个人负责中医。资源划分上西医多,中医少,还有那些游方郎中要好好的整治整治,不要医死人不偿命。”
“明白了,先生。”陈广寿记下,“运输部,有两个人选,一是陈宜禧先生,再是盛宣怀。综合考虑下来,将以陈先生为正,盛宣怀为副。”
“不行!”杨锐打断道,“陈老先生只会修铁路,运部管的是全国物流,铁路、航运、公路、空中运输、邮政、电报都是运部的管辖范围,盛宣怀虽然是个商人,贪也贪,但做生意的头脑是不错的。还是取他为正,不过部门的规章制度,分权监督要完善,不要几年下来,运部变成了盛家帮。”
“可先生,上回铁厂之事还有各省的铁路抵押借款,已经把盛宣怀的名声弄得很不好,这样任命,只会……”能力上盛宣怀算是满清官僚中最好的,这点陈广寿知道,可是这人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
“什么是名声?盛宣怀抵押铁路借款并无不对,给那些王八蛋士绅修一百年,那几条干线铁路也修不好。现在他名声臭,那是因为盛宣怀断了士绅们的财路,而各地的报纸又全是士绅控制,自然名名声不好。”杨锐看盛宣怀还是很顺眼的,觉得他做的事情要比其他人靠谱些。“铁厂那件事,他虽然是有私心,可谁没有死心,铁厂控制在满清手里,还不如控制在盛宣怀手里。你不要管其他了,如果没有更好的人选,就定盛宣怀。”
杨锐坚持不顾名声启用盛宣怀,陈广寿只有先记下,这时候杨锐再道,“他这边要上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全国的邮政权给我收回来。历来的条约都没有说要把中国的邮政权让出去。盛宣怀和洋人的关系好,这件事情非他莫属。”
见杨锐用盛宣怀的原因居然是这个,陈广寿心中暗笑,只把这页翻过,再说道。“学部主要是中国教育会的那些人了,按照之商定的,孑民先生为部长,蒋竹庄(维乔)先生为副。国土部的部长还未定,但是各司的人选都已经确定,邝荣光负责矿务,武同举负责水利,美国人裴义理负责林业。”
“邝荣光是新宁人?”杨锐翻看着简历,“还是留美幼童?”
“是的。他已经五十多了,美国拉法叶学院地矿专业,不过因为清廷中途召回留学生,所以没有毕业,但他是国内第一批地矿工程师,几十年的经验还是独具优势的。另外还一个叫吴仰曾的,也是留洋幼童,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就读,后面也是未毕业就回国了。两人中,似乎邝荣光经验更为丰富,成绩也较多。”陈广寿道。
“矿产极为重要,一旦消息泄露,现在的情况下,洋人若是占了去,我们可是夺不回来的。”杨锐强调道,“矿业司我在乎的不是学历经验,而是操守。你和渊士那边再调查调查吧,如果此人可信,选择他也没有问题。再是国土部的部长,我记得以前说过,可以让裴义理来做,怎么你现在给我来一个人员未定?”
“先生,这裴义理调查过了,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但他是洋人,而且还是传教士,考虑到这两重身份,我就担心到时候任命他引起的争论会比盛宣怀还大。”陈广寿道。
“洋人怎么了,传教士又怎么了?”杨锐不在乎的道,“我要的就是他美国长老会的身份,开国这十几年,我们是要和美国亲近的,而长老会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教会,找他来做一个冷衙门的部长,那是再好不过了。至于洋教,现在不是清理的时候,这事情以后再说吧。其他要是没有顾虑的话,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明白!”陈广寿记下,然后开始介绍廷尉府,他道:“按照之前的调查,司法这边比较合适也就是只有两个人,一是沈家本,再是伍廷芳,清廷最后几年的司法改革都是他们在主导,特别是沈家本,重新修订了刑律、民律等,声望极高。不过现在的问题就是司法本有两派,一派就是礼教派,再就是沈家本这边的法制派。这两派人之前早有争斗,现在要是任命了沈家本,那引起的争端也不小。”
陈广寿边说边看,他知道杨锐定是会选择沈家本的,在他开口前赶紧道:“先生,这段时间学生和不少人交谈过,也看了不少人的报告。欧美法系是以法治国,中华法系其实也是以法治国,只不过因为注重伦常,法律条文上增加了十恶八议,这和我之前想的有些不一样。”
杨锐也是首次听说儒家也是依法治国的,笑道,“你不是被劳乃宣那些法理派给绕晕了吧?”
“不是被劳乃宣,是被辜汤生(鸿铭),他的一些见解学生听来还是有些道理的。”陈广寿也是笑道,“如果选择法理派的话,那沈家本最为合适,伍廷芳旧习过多。”
“他要去农业部,那就让他去吧。”杨锐想到陶成章就想到他住过煤仓,“他以前不是说,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天下人吃饱饭吗,那就让他去农业部好了。再说这人能吃苦,风餐露宿的受得了,换做其他人那就未必了。”
“先生,如果陶焕卿为正,那么副手当选陈振先了,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农艺学博士,专业当是不差,而且年龄也近四十,为人稳重,前几年在奉天农事场做监督,也有实践经验。”陈广寿见杨锐同意陶成章所请,只好把一个博士推了上来,这样也好有个互补。
“贪污吗?”杨锐看着这个人的简历,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个。“实践如何?”
“满清的官多少都有一些,但是不重。不过说不清是因为没机会拿,还是因为不想拿。”陈广寿道,“实践倒只有在奉天农事场的监督的阅历。我们和农事场的人谈过了,他们说此人不属于坐轿子在一边看的那种,在满清的官员里面,算是务实的了。”
“那就先定下来吧,这些人都不是复兴会的,也没打过交道。找他们进来的时候就要跟他们讲清楚,任免是有试用期的。试用期里面不合格,那就是无条件开革,不让到时候大家情面上都过不去。”杨锐补充道。
“先生。我明白。”陈广寿点头,他接着介绍下面的,“医部那边有些麻烦,现在国内有中医也有西医。先生之前提的那个前年在东北消灭鼠疫的伍连德。是西医,如果他是医部部长,那说不定中西医之争又要出来了,而且这个伍连德还是给华侨,说话又是英文,若他提出废除中医,那引起的争议将会更大。”
“嗯,这倒是一个事情。”杨锐道。他知道中医已经落后时代了。只是它依然有可取的东西。“既然让伍连德做了医部部长,那就再找一个人负责中医。资源划分上西医多,中医少,还有那些游方郎中要好好的整治整治,不要医死人不偿命。”
“明白了,先生。”陈广寿记下,“运输部,有两个人选,一是陈宜禧先生,再是盛宣怀。综合考虑下来,将以陈先生为正,盛宣怀为副。”
“不行!”杨锐打断道,“陈老先生只会修铁路,运部管的是全国物流,铁路、航运、公路、空中运输、邮政、电报都是运部的管辖范围,盛宣怀虽然是个商人,贪也贪,但做生意的头脑是不错的。还是取他为正,不过部门的规章制度,分权监督要完善,不要几年下来,运部变成了盛家帮。”
“可先生,上回铁厂之事还有各省的铁路抵押借款,已经把盛宣怀的名声弄得很不好,这样任命,只会……”能力上盛宣怀算是满清官僚中最好的,这点陈广寿知道,可是这人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
“什么是名声?盛宣怀抵押铁路借款并无不对,给那些王八蛋士绅修一百年,那几条干线铁路也修不好。现在他名声臭,那是因为盛宣怀断了士绅们的财路,而各地的报纸又全是士绅控制,自然名名声不好。”杨锐看盛宣怀还是很顺眼的,觉得他做的事情要比其他人靠谱些。“铁厂那件事,他虽然是有私心,可谁没有死心,铁厂控制在满清手里,还不如控制在盛宣怀手里。你不要管其他了,如果没有更好的人选,就定盛宣怀。”
杨锐坚持不顾名声启用盛宣怀,陈广寿只有先记下,这时候杨锐再道,“他这边要上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全国的邮政权给我收回来。历来的条约都没有说要把中国的邮政权让出去。盛宣怀和洋人的关系好,这件事情非他莫属。”
见杨锐用盛宣怀的原因居然是这个,陈广寿心中暗笑,只把这页翻过,再说道。“学部主要是中国教育会的那些人了,按照之商定的,孑民先生为部长,蒋竹庄(维乔)先生为副。国土部的部长还未定,但是各司的人选都已经确定,邝荣光负责矿务,武同举负责水利,美国人裴义理负责林业。”
“邝荣光是新宁人?”杨锐翻看着简历,“还是留美幼童?”
“是的。他已经五十多了,美国拉法叶学院地矿专业,不过因为清廷中途召回留学生,所以没有毕业,但他是国内第一批地矿工程师,几十年的经验还是独具优势的。另外还一个叫吴仰曾的,也是留洋幼童,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就读,后面也是未毕业就回国了。两人中,似乎邝荣光经验更为丰富,成绩也较多。”陈广寿道。
“矿产极为重要,一旦消息泄露,现在的情况下,洋人若是占了去,我们可是夺不回来的。”杨锐强调道,“矿业司我在乎的不是学历经验,而是操守。你和渊士那边再调查调查吧,如果此人可信,选择他也没有问题。再是国土部的部长,我记得以前说过,可以让裴义理来做,怎么你现在给我来一个人员未定?”
“先生,这裴义理调查过了,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但他是洋人,而且还是传教士,考虑到这两重身份,我就担心到时候任命他引起的争论会比盛宣怀还大。”陈广寿道。
“洋人怎么了,传教士又怎么了?”杨锐不在乎的道,“我要的就是他美国长老会的身份,开国这十几年,我们是要和美国亲近的,而长老会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教会,找他来做一个冷衙门的部长,那是再好不过了。至于洋教,现在不是清理的时候,这事情以后再说吧。其他要是没有顾虑的话,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明白!”陈广寿记下,然后开始介绍廷尉府,他道:“按照之前的调查,司法这边比较合适也就是只有两个人,一是沈家本,再是伍廷芳,清廷最后几年的司法改革都是他们在主导,特别是沈家本,重新修订了刑律、民律等,声望极高。不过现在的问题就是司法本有两派,一派就是礼教派,再就是沈家本这边的法制派。这两派人之前早有争斗,现在要是任命了沈家本,那引起的争端也不小。”
陈广寿边说边看,他知道杨锐定是会选择沈家本的,在他开口前赶紧道:“先生,这段时间学生和不少人交谈过,也看了不少人的报告。欧美法系是以法治国,中华法系其实也是以法治国,只不过因为注重伦常,法律条文上增加了十恶八议,这和我之前想的有些不一样。”
杨锐也是首次听说儒家也是依法治国的,笑道,“你不是被劳乃宣那些法理派给绕晕了吧?”
“不是被劳乃宣,是被辜汤生(鸿铭),他的一些见解学生听来还是有些道理的。”陈广寿也是笑道,“如果选择法理派的话,那沈家本最为合适,伍廷芳旧习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