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刺史府,议事大堂。

    刘琦颓然的坐在荆州刺史的位置上,这个位置他已经渴望了太多年,但是他没有想到,轮到他掌握荆州权柄,成为荆州之主的时候,这个位置竟然会让他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六日之前传来的败报还摆在他面前的桌案:武陵太守金旋坚持不降,与孙策在城下僵持十日后,为孙策的风火骑兵击破本阵,孙策手下大将赵子龙阵斩金旋,攻陷武陵。武陵既失,孙策继续携兵北上,大军所至之处,各个州县望风而降,平民百姓无不箪食壶浆相迎。同时,驻扎在襄阳的周瑜也挥军南下,两支江东军于三日前在江陵城下会师,现在已经将江陵围得水泄不通,破城可以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此时荆州刺史府的议事大堂早已不复往日,一片冷冷清清的凄凉景象。刘琦很明白,他的手谕现在一点作用都没有了。自从被江东军围困以来,江陵城中来议事大堂的官员数量呈锐减的态势,每日都有官员弃官不做,翻出城墙向孙策投降。直到今日刘琦召集众文臣武将议事,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到场。刘琦望着空空荡荡的大厅,一瞬间觉得这一定是一场噩梦,过一会儿就会醒来。

    可惜现实总是让人失望,这场噩梦不单只不会醒,还会继续下去。刘琦颤抖着双手将自己最为珍视的三只酒器搬了出来,又随手在桌上拿了只小杯,从酒器中舀出自己珍藏了许久的美酒——这些酒他本来是准备留着击败孙策后用来庆功的。他一边饮着酒一边仰望着房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江东军的呼喊声,这几日以来,刘琦已经对这些声音麻木了。他只是觉得自己好累,一动都不想动。江陵晚完了,荆州完了,那些原来对自己父亲忠心耿耿的手下们,如今不是为国殉难,就是成了叛国投敌的乱臣贼子。刘琦想不明白,他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他原本是一个很懦弱的人,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庇护之下,而当刘表生病卧床,他大权在握之后,刘琦才真正发现天地不仁,在这个乱世之中容不下懦弱的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够狠,你不下手杀人,别人就会下手杀你,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先下手为强,所以他才会大肆杀害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政敌异己。但是越杀人,他自己心中的恐惧就越大,为了填补这种恐惧,他停不了手,也停不得手了,只能继续杀下去。

    “父亲,我到底还是个懦夫啊。”刘琦的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他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将面前的酒器尽数打碎了,咬着牙道:“但是在死之前,我想做一件真正勇敢的事情!”

    建安元年九月初六,经过了一年多的攻伐之后,孙策终于将荆州全境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那一天的风将红色的猛虎旗吹得猎猎作响,江陵城门大开,孙策骑在马上,在帐下亲贵大将的护卫下入城。当他经过城门时,有人从城门上一跃而下,把头颅摔碎在他的马前。

    “刘琦!?”虽然已经摔得脑浆崩流,但是投降的荆州士官们还是勉强认出来了自己的旧主,他们跪伏在孙策的马前叩首道:“主公,是逆贼刘琦啊!刘琦畏罪自杀,实在是太便宜这个混蛋了。臣等请主公将其的尸身挂在城头示众,以儆效尤!”

    孙策皱了皱眉头,说实话,这几日从江陵逃出来的大小官员不是只会扯淡的酸腐文人,就是百无一用的无能之辈。孙策唯一觉得有点佩服的老将军王威,也在城门洞开之时将一腔血洒在了荆州军旗上。孙策看着跪在马前的这班阿谀奉承之辈,不悦的道:“用尸体当做胜利的标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还是以刺史之礼,好好的将他安葬了吧。”

    “主公仁心仁德,不计前嫌,折服胸襟实在是臣等的楷模,臣等由衷的佩服。”荆州的大小官员们又都跪拜了下来,一副涕泪四流的样子。孙策的脸色更差了,一踢胯下的战马,他持着长枪纵马奔驰起来,周瑜和甘宁等人也都不再理会跪了一地的荆州士官,纷纷带马跟了上去。

    孙策终于在一座新坟面前勒住了战马,墓前的墓碑上字迹犹新,赫然刻着“大汉镇南将军荆州刺史成武侯刘表景升之墓”几个字。孙策从马上跳了下来,负着手一声不吭的在墓前来回的踱步。

    周瑜大声的道:“兄长,不如将刘表开棺戮尸,以报老主公蒙难之仇!”

    “对,大都督所言有理!”“将刘表老贼开棺鞭尸!”“让刘表老贼死后都不得安宁!”一干孙坚的旧部也纷纷附和道。

    孙策转过头盯着周瑜的眼睛,有些诧异的道:“我这一路过来,荆州的名臣贤士都说公瑾你儒雅旷达。开棺戮尸这种事情怎么会从你嘴里说出来,这么看来你哪里儒雅旷达了?”

    周瑜被孙策的话噎了一下,沉着脸有些不悦的道:“兄长,我说的可是正紧事,休要拿我来取笑。”

    孙策摊了摊手,道:“难道我说的不是正紧事么?当年在襄阳城下殒命的可是我的父亲。”

    “那依兄长之意,这杀父大仇应该怎么报呢?”周瑜问道。

    “悠悠万事,生死为大。刘景升虽然与我有杀父之仇,截江之恨,但是他在荆州当政之时爱民如子,多有建树,我若将其开棺戮尸,岂不是冷了荆州士民之心。”孙策抬头望天,叹了一句,“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此仇不报,我日后又当如何纵横天下?”

    “子义!”孙策向身后大声喊道,“将你的弓箭借我一用!”

    太史慈躬身应诺,从马身两侧取下了挂着的强弓和箭囊,递到了孙策的手中。

    孙策从箭囊中仔细的挑出了三支好箭,插在面前的地下,接着又勾了勾长弓的弓弦,赞叹道:“果然是张好弓!”

    孙策从地上拔起箭来,缓缓的张弓搭箭,射出,再拔箭,再射出,如是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