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二、三十个科学院的人,最低等级也是副研究员,大部分都是数学所的,也有七、八个是软件所的,也有几个是专门来旁听的,比如刘贺敏教授以及前排几个老院士。

    要说他们都跟不上赵奕的讲解,就实在有些夸张了。

    虽然赵奕后续的讲解速度很快,想跟上确实不太容易,但还是有几个人跟上了。

    可更多是跟不上的。

    刘佟恩勉强跟上了赵奕的讲解,他的年纪在五十岁左右,院士中算是年轻的了,能被任命为国家导航系统的副设计师,足以证明他的能力水平了。

    但是,刘佟恩只是勉强跟上,他知道更多的人跟不上。

    一个是因为知识面。

    赵奕所讲的数学是一整套理论,其中不止牵扯到了数学,因为是数字压缩技术方面的理论,是以数学的模式来用于理论计算。

    数学做了好多纯研究数学、应用数学,对计算机研究的少的人,想跟上节奏就不容易了。

    另外,那些软件所里,专门研究算法、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人,更加不可能跟上了。

    赵奕的讲解过程中,把计算部分都跳过了。

    这可不行。

    针对国家导航系统的项目来说,软件所参与项目的人才是主力,他们需要根据赵奕的理论,去设计一套算法、软件,来提升卫星定位、摄像、信息传输的性能。

    如果软件所的人都听不懂,不明白具体的计算过程,只是知道一个大体的框架,想要设计出来就是在太难了。

    他们肯定要先了解过了。

    趁着赵奕讲解的机会,就让所有人一次性的都了解,以后再有其他人不了解,找讲解的人也容易许多。

    这就是刘佟恩的想法。

    整个房间里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说自己听不懂,他作为副设计师、直接负责人,就干脆出头说,让赵奕从头详细的讲一遍,丢那么一点儿脸也根本无所谓。

    其他人都默默的对刘佟恩比了个大拇指,他们有的是真跟不上思路了,有的跟着思路也听的迷迷糊糊。

    赵奕的讲解速度太快了,还跳过了很关键的计算步骤。

    另外,有不少人发现,赵奕的讲解过程中,有些很关键、很难理解的步骤,都直接跳过了。

    这就郁闷了。

    有些很简单的地方,他倒是重点强调了两句,到了很难理解很费脑子的地方,就直接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