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上机。

    当战斗机的部件和电子设备调试成功,一切都运转正常以后,就可以进行上机,也就是把最核心的部件,发动机,安装上去。

    发动机的安装是个非常精细的工作,相对比较低端的战斗机,发动机的安装就比较容易。

    WZ-A1型发动机,进行第一次上机试飞的时候,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而当时只是接了主要核心接口,因为战斗机和发动机不匹配,就只能完成基础运作而已。

    现在换成了战鹰-1就不一样了,战鹰-1就是围绕WZ-A1型发动机设计的,WZ-A1型发动机也为了适应战鹰-1,做了一些功能上的改进、调整,可以说是‘完全的匹配’,上面所有的功能、线路接口都会用上。

    WZ-A1型发动机安装到战鹰飞机上,单单是接口就有六十多个,有一些连接的地方,还需要精密的焊接,需要的时间就不短了。

    “大概要三天以上吧。”

    当刘建昆一行人过来询问的时候,赵奕给出了个时间,“我问过袁队长,还有其他人,最快也要两天。但是我们必须要保证,安装过程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对,不出问题最重要!”

    刘建昆跟着点头,随后对其他笑道,“赵院士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是啊!”

    “上机必须要认真!”

    “不出问题最重要了,有一点儿小问题都会成为大问题。”

    “没错。”

    好几个人都跟着说,差不多就是赞叹上一句。

    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换做其他人也同样如此,但放在赵奕的身上,仿佛就体现出工作的认真。

    贺书林听的直撇嘴,但还是什么都没说,调试一次就通过,足以证明赵奕的能力水平,还有什么好质疑的吗?

    而且发动机安装三天并不长,因为是实验阶段,每一步都是‘探索’,并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肯定要一步步的慢慢来,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接下来就是上机工作了。

    赵奕还是和之前一样,严格监督每一步工作,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进去,只是在旁边监督、观看,时不时也做一下指挥。

    但是有赵奕在旁边指挥,其他人都感觉轻松很多,他们都觉得不担心出问题,否则肯定会被赵奕指出来,而有问题问赵奕,肯定能得到答案。

    刘建昆一行人中,有些人听到‘三天’,就直接选择了离开。

    有些人则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