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命令士兵原地修整,一方面是想确定眼前的这个被称为“秦”的帝国之实力,他不惜派出大量波斯人和东亚人构成的暗探伪装成西戎牧民或者做牛羊生意的商人,进行刺探活动。

    部分人被强大的秦国反间谍人员所俘获,毕竟还是有大量的信息收获。

    这个东方古老的帝国,原来是由一个叫做“周”的统一政权的国家,几百年之前逐渐分崩离析,分散为上百个小邦国,形成了像是希腊城邦诸国一样的政治军事格局。

    实力强横的大国逐渐吞噬小国,也有一些大国因为内部分裂而瓦解的特例,但总体来说,当下面对的是七个较为强劲的对手,他们各有优势,同时弱点也很明显。

    秦帝国又是“七雄”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至少拥有带甲士兵八十万人以上,军力强横。

    作为一个能征惯战的伟大征服者,亚历山大自然清楚自己派出间谍的同时,对手也同时会取得自己的信息。

    他没有冒然下达进攻的指令原因,更重要的是受到了长途跋涉受到的损失的影响。

    一些身心疲惫的士兵需要休养,而大批工匠则需要一些时间收集并制作攻城武器,参谋长官们至少需要十日以上才能够拟定较为完善的作战计划。

    在漫长的远征历程中,亚历山大始终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自己的兵源以及给养的补充,尤其是对于强力兵源的补充。对于前线损失的士兵,补充马其顿士兵和特萨利骑兵是最优方案。作为总司令下达的命令,需要经过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抵达需要执行的领地。等到援兵的到来,战争早已经结束。

    所以亚历山大不得不采取在当地临时招募士兵的办法,但补充的兵源战斗力却不敢恭维。

    此刻他意识到眼前的对手绝不一般,不同于前波斯帝国和印度邦国松散的体系。这些处在华夏大地的国家,同出一脉,几百年的相互征战使得他们对于战争相当熟悉,自己之前的估量有很大的不足,这场战争很有可能不会通过几次会战来很快结束,一旦演变成长期的拉锯战争,这种消耗是帝国远征军所不能承受的。

    所以他决定,尽管路途遥远,仍然派出三组骆驼兵,向波鲁斯帝国传递消息,同时利用相互联系的亚历山大城,命令各地总督不惜一切代价输送优质兵力。

    “战象、战车、特萨利重骑兵和重装步兵都会得到补充。”亚历山大对于信心不足的将领们承诺到。

    但是每个人都清楚,且不说这些部队抵达前线,能够剩下多少战斗力量,那漫长的时间才是最致命的弱点所在。

    秦帝国亦完全清楚,眼前压境的大军并不是袭扰他们几百年的西羌人,他们西面的荒漠部族之中最为强大的西戎王国已经毁灭,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表面上看来,他们军队的数量很少,似乎只相当于战国列强之中最弱小的韩国、燕国能够发动的士兵的数量。

    但是通过进一步的观察,这些人的面貌有着很大的差异,到处充斥了金发碧眼、身材高大威猛和有着卷曲头发,乱糟糟胡子的深色皮肤的各色人种,并且武器更为精良,列阵更加整齐有序。

    大秦帝国,自周室衰落一来,紧紧将目光盯住中原称霸,从未将自己的西部敌人放在眼里,只是在西戎作乱的时候,才派出少许部队进行平定。

    这边厢秦国秦惠文王刚刚抱病身亡,继位的秦武王原本计划一俟国丧礼仪全部完毕之后,立即展开对韩国的进攻,此刻却不得不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西部国境。

    如若被西方来犯的外族军队侵入巴蜀之地,那么就算是以秦武王这样不谙谋略的君主都清楚,将会造成西部粮仓的霍乱,动摇整个大秦帝国的军事扩张的根基,秦国之前的努力将全部化为乌有,

    亚历山大能够预见到敌人大致的兵力调动,在高大数百腕尺的瞭望台之上,能够将秦国城墙内部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原本是只配备城头防守兵力的秦军,此刻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集结。

    数以万计的身着皮甲的骑兵进入城中,大量紧紧穿着布衣的弓箭手,和手执类似于长矛般兵器的步兵。

    一场交锋总是在所难免,马其顿远征军数万之众,完全依靠不那么靠谱的后方超长的运粮通道与秦军进行对峙是不现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攻破秦军的城池,对城内的粮食和补给进行掠夺,以战养战的办法是当下最现实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