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背着包袱的书生,打扮的很是干净,约莫十八九岁,对她行了礼,笑问道:“请问这胭脂盒可是姑娘丢失的?”

    瞧着他拿出的胭脂盒,张晔摇了头:“不是。”

    说着,就要往镇上走。

    那书生又叫住她:“姑娘,这胭脂盒我拾到也是无用,你拿去了也好梳妆。”

    张晔停下脚步,回头盯着他。

    书生被她盯得有些懵,笑了笑:“姑娘莫要误会。这东西若被我表姑看见,告诉家母,怕是会闹误会。”

    张晔收回眼光,瞧着这崭新的胭脂盒,突然想起自己的长发忘了扎起,怕是让人觉得自己还是未出嫁的姑娘家,瞧着笑的温和的书生,语气冷冰冰的:“那便扔了罢。”

    书生瞧着布衣少女的背影,愣了愣,不由挠了头,嘀咕道“是有些唐突”,随后也转身走了。

    张晔在路上挽了发,自顾自的说:“你怕闹误会给了我,我拿回去怕就不是闹误会这么简单了,直接把我浸了猪笼。”

    走了许久也不见镇子的张晔,坐在路边揉着脚腕,捶着膝盖,直骂自己是个傻子,挑什么活路不好,偏要挑个去镇子卖鸭蛋的活路,回去这脚不长泡才怪!

    这么想着,只见不远处驶来一辆马车,张晔有些艳羡的瞧着马车驶过。

    马车跑出几步,竟是又转头回来了,直直停在了张晔跟前。

    车帘被人掀开,是一个穿着讲究的公子,年纪尚轻,生的好模样,瞟见张晔挽起的发,微顿了顿,便对着张晔笑道:“嫂嫂可知灯儿庄还要走多久?”

    张晔指了指:“不远,直走就到了。”

    “多谢嫂嫂。”小公子道了谢,看见张晔揉着腿,便说道,“嫂嫂是要去镇上还是回家?”

    张晔回道:“去镇上。”

    小公子看见她篮子里的鸭蛋,笑了笑:“嫂嫂篮子里的鸭蛋可是要卖的?”

    还不等张晔说话,小公子又道:“我还正愁忘了送人的礼,嫂嫂好心,便卖给我罢?”

    张晔觉得自己有些不争气,竟然觉得这买鸡蛋来搭讪的路子,可比什么一上来就点杯酒撩骚的要好太多太多了,心中不由道——怪不得古时女子这么好骗呢。

    张晔笑的像是朵花似的,说道:“行啊。六文钱一个。”

    瞧着那小公子身后的小书童皱起眉来:“人镇上都三文钱,你这——”

    小公子打断他的话:“四书,给钱。”

    四书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给了钱,欲要拿篮子时,张晔却把鸭蛋捡了出来:“篮子我还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