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三千古奇功第四百四十一章 鲲鹏式飞艇(1/2)
东北地区实行报纸言论管制,但是在东北之外,所谓的民主人士登报大骂王茂如是民族屠夫,定然会将东北人民葬送在自己的野心之中。并大骂段祺瑞误国误民,实乃匹夫尔尔。王茂如听后微微一笑,吩咐中情处长李木鱼道:“告诉中情处的,这些人,暗中处理了。他们要么是苏俄的间谍卖国贼,要么是无知误国的人士,自以为自己的言论代表了国家人民,实际上他们就是一帮误国误民的卖国贼而已。”随后又吩咐道:“但是,这些人还是出意外的好,最好是名声搞臭,尤其是个人上,尤其是他们出现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偷腥等消息,然后再指他们于死地,便不会有人给他们平反了,你明白没有?”李木鱼说:“属下必定完成任务。”
此时身在上海的民党党魁孙文的态度却突然和北洋政府保持一致,支持《哈尔滨条约》,支持中队出兵为国争取利益。孙文的态度也让部分在报纸上谩骂北洋政府的人吃惊,因为他和北洋是死敌,但此时却支持起北洋。这部分人的心态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并非真正的为国考虑,为民族考虑。就如同后世中国航母辽宁号下水,却有国人骂自己政府穷兵赎武,真正的大国不该靠军力成为世界大国云云。岂不是,大国不是靠和平崛起的,而是靠强大的武力打出来的。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穷得卖航母的国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敢主动招惹。
哈尔滨会议一连召开六天,确定了中日美澳五国出兵俄国的作战计划,前期美国和日本已经出兵,但是日本出兵仅仅达到贝加尔湖之后便不再西进。而美队由于人数太少,并且美国人非常不希望失去海军的保护,他们的军队只留在了海参崴。因此出兵直接支援沙俄只能让中国人去干,正巧。中国人不是在欧洲打了一场大胜仗吗?你们既然这么能打仗的话,就你们和苏俄去打吧。
为了让中国人去和苏俄作战,美国在协约国会议上夸大了中队参与的洛德洛内战役前期的作用。并且日本也满世界宣传起中队在欧洲的作战勇敢,甚至连中国人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厉害。
这一点王茂如倒是看得明白清楚,他们这是有求于我啊。忽悠,继续忽悠。同时,王茂如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成为第一个登上美国主流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当然在《哈尔滨条约》签订完毕之后,王茂如立即召集所有军官于沈阳市东北边防军司令部讨论这份出兵干涉俄国内战计划。
尽管王茂如已经做出决定,但是还是遭到了边防军军队中以牛德禄和赵佳诚为首的主和派军官们的反对。一个是老大哥一个是左膀右臂,王茂如认真听他们的意见,这两个人现阶段一个对军队军务负责,一个对后勤负责,他们的意见自然是出于实际考虑。并非无的放矢。不过王茂如随后将中国与其他六国的《哈尔滨条约》全部真实公布与他们说了出来,又仔细分析起世界局势和政治,同时将北洋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的四条约定也公布出来。出兵虽然付出良多,但是得到的更多,在场的许多军官都是军事领域的专才。但是在国家国际政治规划上却懂得不多,就像是张孝准一样,军事上干吏能人,政治上一窍不通。大家听到之后惊讶起来,连牛德禄也不说话了,因为东北军按照如此条约之后出兵获得利益太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和预计。
“心有多大胆量,天有多少宽广。”王茂如笑着说,“中国人被人欺辱近百年,已经害怕了,面对洋大爷们不敢提出要求和条件了,这是典型的民族自卑感。现在,我们要逐渐打破,就从军人身上开始打破,我们中华文明领先了五千年,现在落后了,但不代表我们一直落后。”
除了既得利益,王茂如又对他们讲道:“我队出兵俄国看起来像是自掘坟墓,可是诸君想没想过,正是用这个借口我军可以增加军队,从而有能力一举而下天下。若我部有一百万军队,何愁不能一下而统一中国?”大家吃惊道原来秀帅的目的并非真的和苏俄打仗而是内战,如此一来东北边防军这次赚大了。
大家不是傻子心里都盘算着,依靠出兵俄国来增兵,做东北大都督,吞并热河,获得名利,获得列强支持,真可谓一箭数雕,王茂如不愧是七窍玲珑心啊。想到了这里,众人心中不禁佩服和感到深深的寒意,秀帅心思算的太远了,太深了。
王茂如望着众位,站起来大声说道:“诸君,出兵俄国,事关重大,还请回去练兵。我将派出俄裔雇佣军进入各支军队,让诸君早日适应俄国战法,应付日后对苏俄红军作战。”
随后,王茂如继续巡视全军,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时之间被传为美谈,当然,王茂如自己是知道的,时间紧迫,哪有心思和家人在一起温存。
对俄参战,中队的不足之处良多。
首先就是地域,语言,生活环境的问题,身在国外一切都要与俄国人打交道,问路,行军,作战,交涉,这一切都要和俄国人打交道。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王茂如交给牛德禄的任务就是召集士兵学习简单俄语口语,以及简单路标。
第二个困难来自于武器弹药补给,后勤保障,医疗保障,作为远赴俄国境内作战,客军并且是干涉军的中国部队而言,俄国广阔的国土的确是阻挡他们的一大壁垒。俄国武器与中队武器制式不同,而客军又不能倒出携带军火库行军,漫长的补给线足以拖垮中队。不过倒是空军参谋长罗海泉主动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依靠飞艇和铁路来共同运输,现阶段东北空军飞艇大队立即扩编为飞艇运输旅,数量也应由十几艘扩增为近百艘。
飞艇的最巅峰即德国首款齐柏林飞艇的诞生,该飞艇长达75米,拥有16个氢气囊,携带两台16马力发动机,航速达到每小时十四英里。而后齐柏林飞艇制造公司在其基础上研制出来专为军事领域服务的z系列飞艇,该飞艇长达163米,直径186米,发动机为4台210马力迈巴赫发动机,速度每小时可高达96千米,载重可高达三十五吨。此时由王德跃所改造的飞艇并没有达到齐柏林飞艇z系列的高度,在王茂如巨大资金的投入下,先后制造了六款飞艇,最终确定了一款飞艇命名为鲲鹏式飞艇。该飞艇由八个氦气气囊组成,长度达到86米,动力推进设备为采用两台美国星牌105马力柴油发动机,载重达到十七吨。由于发动机与氦气(氦气只有美国拥有,且为美国国家财产,并非公司,因此从美国进口氦气需要美国政府批准,为美国国家战备资源),王茂如所在东北地方与美国政府关系更加加深了。
现阶段而言,东北空军飞艇与飞机的发动机都从美国采购,因此对美国的依赖日益增大,也让日本感到不安。
王茂如对罗海泉特别批示,加快东北飞机制造厂关于飞艇运输的扩大,其余飞机生产暂停,一切有限供应飞艇生产,全速加快飞艇的产量,空军飞行员培训,从现在开始全力培养飞艇飞行员与指挥员、信号员等。并要求鲲鹏式飞艇数量在明年三月份能够达到五十艘——最后一点在众多空军军官和工程师的据理力争之下,最终改为了二十艘。
第三个摆在王茂如面前的则是俄罗斯苦寒的天气,俄罗斯的春天是从五月份开始,到十一月初就结束,然后……就是冬天了。俄国没有秋天,这是俄国人自己都承认的,温暖天气只有六个月,其他六个月为寒冷天气。王茂如制定出发行军计划是三月份,而三月份的中国南方是春意盎然了,但是东北也才刚刚冰雪消融,更何况更北的俄罗斯呢?因此御寒,保暖,冬装等等设备需要再一次加强。还有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发一个白色斗篷,东北军军装黑色,如果不用白色斗篷盖住,在野地里就是活脱脱的靶子。
第四个困难是人种的问题,俄罗斯人种身高马大,从耐力、体力、恢复能力上完败我国人种,在与俄国人对战的时候,尤其是近战的时候,这点极为不利。尤其是俄国人是一种不把自己和别人姓名当回事儿的民族,喝两瓶二锅头就敢跟北极熊玩相扑。王茂如随后要求军队之中武术搏击教官们发明一种克制敌人的击杀技巧,分冷兵器和空手搏杀两种,以防止在俄国中国士兵遭到袭击之后不知所措。
随后一个困难就是心理方面,士兵们对于外国人有着天然的心理弱势,王茂如也期待士兵们能够抛弃长久以来的这种心理弱势。这一点只能找浦继,要求宣传员在军队之中宣传中华儿郎以一当十勇于战胜侵略者的故事。什么霍去病,李广,徐达,薛仁贵等等民族英雄,鼓励民族主义。
做完这些准备,王茂如又马不停蹄地向美国人借款了,向美国人借款好于向日本人借款,毕竟美国人看中的是商业价值,而日本人为了生存,看中的中国的土地。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此时身在上海的民党党魁孙文的态度却突然和北洋政府保持一致,支持《哈尔滨条约》,支持中队出兵为国争取利益。孙文的态度也让部分在报纸上谩骂北洋政府的人吃惊,因为他和北洋是死敌,但此时却支持起北洋。这部分人的心态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并非真正的为国考虑,为民族考虑。就如同后世中国航母辽宁号下水,却有国人骂自己政府穷兵赎武,真正的大国不该靠军力成为世界大国云云。岂不是,大国不是靠和平崛起的,而是靠强大的武力打出来的。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穷得卖航母的国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敢主动招惹。
哈尔滨会议一连召开六天,确定了中日美澳五国出兵俄国的作战计划,前期美国和日本已经出兵,但是日本出兵仅仅达到贝加尔湖之后便不再西进。而美队由于人数太少,并且美国人非常不希望失去海军的保护,他们的军队只留在了海参崴。因此出兵直接支援沙俄只能让中国人去干,正巧。中国人不是在欧洲打了一场大胜仗吗?你们既然这么能打仗的话,就你们和苏俄去打吧。
为了让中国人去和苏俄作战,美国在协约国会议上夸大了中队参与的洛德洛内战役前期的作用。并且日本也满世界宣传起中队在欧洲的作战勇敢,甚至连中国人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厉害。
这一点王茂如倒是看得明白清楚,他们这是有求于我啊。忽悠,继续忽悠。同时,王茂如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成为第一个登上美国主流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当然在《哈尔滨条约》签订完毕之后,王茂如立即召集所有军官于沈阳市东北边防军司令部讨论这份出兵干涉俄国内战计划。
尽管王茂如已经做出决定,但是还是遭到了边防军军队中以牛德禄和赵佳诚为首的主和派军官们的反对。一个是老大哥一个是左膀右臂,王茂如认真听他们的意见,这两个人现阶段一个对军队军务负责,一个对后勤负责,他们的意见自然是出于实际考虑。并非无的放矢。不过王茂如随后将中国与其他六国的《哈尔滨条约》全部真实公布与他们说了出来,又仔细分析起世界局势和政治,同时将北洋政府和东北地方政府的四条约定也公布出来。出兵虽然付出良多,但是得到的更多,在场的许多军官都是军事领域的专才。但是在国家国际政治规划上却懂得不多,就像是张孝准一样,军事上干吏能人,政治上一窍不通。大家听到之后惊讶起来,连牛德禄也不说话了,因为东北军按照如此条约之后出兵获得利益太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和预计。
“心有多大胆量,天有多少宽广。”王茂如笑着说,“中国人被人欺辱近百年,已经害怕了,面对洋大爷们不敢提出要求和条件了,这是典型的民族自卑感。现在,我们要逐渐打破,就从军人身上开始打破,我们中华文明领先了五千年,现在落后了,但不代表我们一直落后。”
除了既得利益,王茂如又对他们讲道:“我队出兵俄国看起来像是自掘坟墓,可是诸君想没想过,正是用这个借口我军可以增加军队,从而有能力一举而下天下。若我部有一百万军队,何愁不能一下而统一中国?”大家吃惊道原来秀帅的目的并非真的和苏俄打仗而是内战,如此一来东北边防军这次赚大了。
大家不是傻子心里都盘算着,依靠出兵俄国来增兵,做东北大都督,吞并热河,获得名利,获得列强支持,真可谓一箭数雕,王茂如不愧是七窍玲珑心啊。想到了这里,众人心中不禁佩服和感到深深的寒意,秀帅心思算的太远了,太深了。
王茂如望着众位,站起来大声说道:“诸君,出兵俄国,事关重大,还请回去练兵。我将派出俄裔雇佣军进入各支军队,让诸君早日适应俄国战法,应付日后对苏俄红军作战。”
随后,王茂如继续巡视全军,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时之间被传为美谈,当然,王茂如自己是知道的,时间紧迫,哪有心思和家人在一起温存。
对俄参战,中队的不足之处良多。
首先就是地域,语言,生活环境的问题,身在国外一切都要与俄国人打交道,问路,行军,作战,交涉,这一切都要和俄国人打交道。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王茂如交给牛德禄的任务就是召集士兵学习简单俄语口语,以及简单路标。
第二个困难来自于武器弹药补给,后勤保障,医疗保障,作为远赴俄国境内作战,客军并且是干涉军的中国部队而言,俄国广阔的国土的确是阻挡他们的一大壁垒。俄国武器与中队武器制式不同,而客军又不能倒出携带军火库行军,漫长的补给线足以拖垮中队。不过倒是空军参谋长罗海泉主动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依靠飞艇和铁路来共同运输,现阶段东北空军飞艇大队立即扩编为飞艇运输旅,数量也应由十几艘扩增为近百艘。
飞艇的最巅峰即德国首款齐柏林飞艇的诞生,该飞艇长达75米,拥有16个氢气囊,携带两台16马力发动机,航速达到每小时十四英里。而后齐柏林飞艇制造公司在其基础上研制出来专为军事领域服务的z系列飞艇,该飞艇长达163米,直径186米,发动机为4台210马力迈巴赫发动机,速度每小时可高达96千米,载重可高达三十五吨。此时由王德跃所改造的飞艇并没有达到齐柏林飞艇z系列的高度,在王茂如巨大资金的投入下,先后制造了六款飞艇,最终确定了一款飞艇命名为鲲鹏式飞艇。该飞艇由八个氦气气囊组成,长度达到86米,动力推进设备为采用两台美国星牌105马力柴油发动机,载重达到十七吨。由于发动机与氦气(氦气只有美国拥有,且为美国国家财产,并非公司,因此从美国进口氦气需要美国政府批准,为美国国家战备资源),王茂如所在东北地方与美国政府关系更加加深了。
现阶段而言,东北空军飞艇与飞机的发动机都从美国采购,因此对美国的依赖日益增大,也让日本感到不安。
王茂如对罗海泉特别批示,加快东北飞机制造厂关于飞艇运输的扩大,其余飞机生产暂停,一切有限供应飞艇生产,全速加快飞艇的产量,空军飞行员培训,从现在开始全力培养飞艇飞行员与指挥员、信号员等。并要求鲲鹏式飞艇数量在明年三月份能够达到五十艘——最后一点在众多空军军官和工程师的据理力争之下,最终改为了二十艘。
第三个摆在王茂如面前的则是俄罗斯苦寒的天气,俄罗斯的春天是从五月份开始,到十一月初就结束,然后……就是冬天了。俄国没有秋天,这是俄国人自己都承认的,温暖天气只有六个月,其他六个月为寒冷天气。王茂如制定出发行军计划是三月份,而三月份的中国南方是春意盎然了,但是东北也才刚刚冰雪消融,更何况更北的俄罗斯呢?因此御寒,保暖,冬装等等设备需要再一次加强。还有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发一个白色斗篷,东北军军装黑色,如果不用白色斗篷盖住,在野地里就是活脱脱的靶子。
第四个困难是人种的问题,俄罗斯人种身高马大,从耐力、体力、恢复能力上完败我国人种,在与俄国人对战的时候,尤其是近战的时候,这点极为不利。尤其是俄国人是一种不把自己和别人姓名当回事儿的民族,喝两瓶二锅头就敢跟北极熊玩相扑。王茂如随后要求军队之中武术搏击教官们发明一种克制敌人的击杀技巧,分冷兵器和空手搏杀两种,以防止在俄国中国士兵遭到袭击之后不知所措。
随后一个困难就是心理方面,士兵们对于外国人有着天然的心理弱势,王茂如也期待士兵们能够抛弃长久以来的这种心理弱势。这一点只能找浦继,要求宣传员在军队之中宣传中华儿郎以一当十勇于战胜侵略者的故事。什么霍去病,李广,徐达,薛仁贵等等民族英雄,鼓励民族主义。
做完这些准备,王茂如又马不停蹄地向美国人借款了,向美国人借款好于向日本人借款,毕竟美国人看中的是商业价值,而日本人为了生存,看中的中国的土地。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