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州学院成立的次年,中文系就停止了专科招生,只设置本科班。其他系也是陆陆续续停止了专科招生,杨在行就是外语系招收的最后一届英语专业的专科生。
吴道来到方州学院时,中文系每个年级都是三个本科班。因为孟一虹承担了《外国文学史》上册的教学任务,吴道也就没有必修课要讲。
中文系虽然给吴道安排了选修课,但方州学院的选修课一多半并不是学生自己选择,而是各个系提前就安排好的,学生们虽然仍然可以继续选修其他课程,但很少有学生会那样做,更何况这时的吴道不过还只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没有学生认识他,也就没有任何一个人选修他的课。
没有课要上,吴道就只好每天在图书馆里看书,也研习教材,提前把《外国文学史》下册的讲义写好。
方州学院是多个学校合并而成,其中有几个学校是中专。成立方州学院之后,那几个中专并未全部撤销,有一个中专保留了下来,只是规模变小了一些,挂靠在方州学院。
那个中专所在的方州学院西校区就在中心校区的西面,过了马路就到。讲完公开课之后,过了几天,中专的校长辗转找到了吴道,希望他能去中专里讲课。吴道无事可做,到中专里讲课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报酬,也就答应了下来。
吴道和表弟杨在行虽然在一个校园里,但平时联系很少。吴道觉得杨在行已经不是当初认识的那个表弟,两个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所以开学之后只是礼节性地请杨在行吃了一顿饭,又让他到自己的宿舍里坐了坐,之后便不再主动联系。
杨在行已经到了大三,也就是大专的毕业学年,虽然还有些课程要上,但课时量并不多,他已经打算好了毕业之后不找工作,自己办辅导学校,并每天为此而忙碌。在办辅导学校的事情上,吴道帮不上杨在行什么忙,所以他没什么事情也不会找这个表哥。
国庆节假期,吴道打电话给杨在行,约他一起回齐城县,杨在行说他要忙辅导班的事情,不回老家了,吴道只得一个人回去。
以往吴道从外地回家,每次都是他到汽车站之后,家人骑三轮车去接他,但现在齐城县城区和小黄庄之间通了公交车,再加上吴道觉得自己现在身份变了,年龄也已经接近三十岁,再坐三轮车,心里感到有些别扭,觉得三轮车和他现在的身份不相符,于是就和家人说坐公交车回家。
公交车在小黄庄村口设有一个站牌,吴道在那里下车,之后步行向村里走去。路上他碰到了不少本村的人,很多人都说的是一样的话
“大学老师回来了。”
对这些说话的人,吴道有的很熟悉,知道该怎么样称呼,也就礼貌地回了话;还有的人他虽然见过,知道是本村的人,但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也就只好含混地答应着。
吴道知道小黄庄人之所以用“大学老师”来称呼他,都是爷爷吴河的“功劳”,村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但没有人不知道他是大学老师。对此,吴道无可奈何。
回到家里时,已经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吴道先把给家里人买的礼物分好,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饭。饭桌上,三个长辈轮番问吴道各种问题。吴阳说
“你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还好吧,就是给本科生上课。”吴道说。
“还是教语文吗?”吴阳说。
“不是语文。”吴道说。
“你学的不是中文吗,不教语文,那你教什么?”李梅说。
“你们不懂,大学和中学、小学不一样。中小学要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课,到了大学里就分专业了,每个专业上的课都不一样。我是在中文系,中文系的学生上的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等课程,也上英语、计算机这些公共课,别的课都不上。我教的是外国文学。”吴道说。
“小道都教外国的学问了,真是了不起,这个研究生没白上。”吴河说。
“爷爷,外国文学只是一个课程,和其他老师教的课都一样,没有上下高低的分别。我研究生学的就是外国文学,现在就教这个课。”吴道说。
吴道来到方州学院时,中文系每个年级都是三个本科班。因为孟一虹承担了《外国文学史》上册的教学任务,吴道也就没有必修课要讲。
中文系虽然给吴道安排了选修课,但方州学院的选修课一多半并不是学生自己选择,而是各个系提前就安排好的,学生们虽然仍然可以继续选修其他课程,但很少有学生会那样做,更何况这时的吴道不过还只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没有学生认识他,也就没有任何一个人选修他的课。
没有课要上,吴道就只好每天在图书馆里看书,也研习教材,提前把《外国文学史》下册的讲义写好。
方州学院是多个学校合并而成,其中有几个学校是中专。成立方州学院之后,那几个中专并未全部撤销,有一个中专保留了下来,只是规模变小了一些,挂靠在方州学院。
那个中专所在的方州学院西校区就在中心校区的西面,过了马路就到。讲完公开课之后,过了几天,中专的校长辗转找到了吴道,希望他能去中专里讲课。吴道无事可做,到中专里讲课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报酬,也就答应了下来。
吴道和表弟杨在行虽然在一个校园里,但平时联系很少。吴道觉得杨在行已经不是当初认识的那个表弟,两个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所以开学之后只是礼节性地请杨在行吃了一顿饭,又让他到自己的宿舍里坐了坐,之后便不再主动联系。
杨在行已经到了大三,也就是大专的毕业学年,虽然还有些课程要上,但课时量并不多,他已经打算好了毕业之后不找工作,自己办辅导学校,并每天为此而忙碌。在办辅导学校的事情上,吴道帮不上杨在行什么忙,所以他没什么事情也不会找这个表哥。
国庆节假期,吴道打电话给杨在行,约他一起回齐城县,杨在行说他要忙辅导班的事情,不回老家了,吴道只得一个人回去。
以往吴道从外地回家,每次都是他到汽车站之后,家人骑三轮车去接他,但现在齐城县城区和小黄庄之间通了公交车,再加上吴道觉得自己现在身份变了,年龄也已经接近三十岁,再坐三轮车,心里感到有些别扭,觉得三轮车和他现在的身份不相符,于是就和家人说坐公交车回家。
公交车在小黄庄村口设有一个站牌,吴道在那里下车,之后步行向村里走去。路上他碰到了不少本村的人,很多人都说的是一样的话
“大学老师回来了。”
对这些说话的人,吴道有的很熟悉,知道该怎么样称呼,也就礼貌地回了话;还有的人他虽然见过,知道是本村的人,但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也就只好含混地答应着。
吴道知道小黄庄人之所以用“大学老师”来称呼他,都是爷爷吴河的“功劳”,村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但没有人不知道他是大学老师。对此,吴道无可奈何。
回到家里时,已经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吴道先把给家里人买的礼物分好,然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饭。饭桌上,三个长辈轮番问吴道各种问题。吴阳说
“你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还好吧,就是给本科生上课。”吴道说。
“还是教语文吗?”吴阳说。
“不是语文。”吴道说。
“你学的不是中文吗,不教语文,那你教什么?”李梅说。
“你们不懂,大学和中学、小学不一样。中小学要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课,到了大学里就分专业了,每个专业上的课都不一样。我是在中文系,中文系的学生上的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等课程,也上英语、计算机这些公共课,别的课都不上。我教的是外国文学。”吴道说。
“小道都教外国的学问了,真是了不起,这个研究生没白上。”吴河说。
“爷爷,外国文学只是一个课程,和其他老师教的课都一样,没有上下高低的分别。我研究生学的就是外国文学,现在就教这个课。”吴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