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嘉看看一边的小桌,上面放的饭菜,苏颂碰都没碰。这是半个时辰前就端来的了。
“大人,还是先吃饭吧。”他小声的规劝道。
“不急。”苏颂有些不耐烦的抬起头,却看见儿子手中拿着一沓子名帖,这才知道苏嘉不是来送饭的,“什么事?”
“又有人来送礼了,今天已经三十多家。”苏嘉满头雾水,盼望苏颂能给个解释,“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苏颂所在的是个清水衙门,没什么好处,资历虽老,却与留在朝堂中的几位宰执没什么瓜葛,平日里不说门可罗雀,但也绝不是一天能有几十人登门送礼的情况——打秋风的同乡还多些。
苏嘉当然不理解为什么突然间有了这样的变化。
苏颂知道儿子不喜欢呼朋唤友,平日里躲在家里读书的时候居多。过去苏嘉并不是这样的性格,只是吃过一次大亏后,才变成这样。
熙宁初年,新法初行,苏嘉在太学里读书。当时的学官偏向旧党,出了个题目,问王莽、武周变法事。苏嘉随苏颂,当时对变法颇有微词,又是年轻气盛,一篇文章极力抨击新法,然后在学中被评为优等。这一件事,捅了马蜂窝。国子监从上到下被清洗了一遍,学官尽数被逐,苏嘉也吃了大苦头。
知道被人利用成了党争的工具,从此以后,苏嘉的性格就稳重但沉默起来,也不去考进士了,就留在苏颂身边。没什么朋友往来,消息当然就不会灵通。
不过苏颂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就算还没有正式的消息,但结合这段时间听到的风声,还有昨天、今天传进耳朵里的小话,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一点。但正式的诏命还没有下,也用不着期待太多。
只是有些人的鼻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苏颂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两个就登门造访,想早一步混个眼熟,攀上一点交情。
其实这两天的剧烈变化,让苏颂很是觉得有些不痛快。
不是说宰辅们做得不对,可是这么一来,朝廷的风气很有可能向很不好的方向发展。
宰辅们串通一气,趁天子发病时迫其退位,也许本心上是为了大宋天下。但这情况就跟唐明皇退位之后,被囚禁在太极宫后的情况一样。
最后,玄宗到底是寿终正寝,还是亡于李辅国之手,那是很难说清的。玄宗驾崩,肃宗驾崩,只差了十二天。而之前李辅国就已经开始拥立新帝了。
李辅国之前助肃宗凌迫玄宗。肃宗自立为帝,在李辅国和他的走狗而言,对皇帝的敬畏已经低到了极点。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唐皇为什么变成了门生天子。
‘吾於荆榛中援立寿王,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废定策国老’。
这是唐末权阉杨复恭所说过的话,当时他所拥立的昭宗皇帝要求他致仕,他便有了如此怨言。
视己为国老,目天子为门生。
区区一个阉人,言行竟然如此跋扈,换做是今日,不说能不能做出‘援立’天子之事,就是立了定策之功,事后敢有怨望之言,也照样是没有好下场。
但这便是臣僚、内侍废立天子,使得天子无威权、无重望的结果。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人心败坏之后,可就再也恢复不了了。
“大人,还是先吃饭吧。”他小声的规劝道。
“不急。”苏颂有些不耐烦的抬起头,却看见儿子手中拿着一沓子名帖,这才知道苏嘉不是来送饭的,“什么事?”
“又有人来送礼了,今天已经三十多家。”苏嘉满头雾水,盼望苏颂能给个解释,“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苏颂所在的是个清水衙门,没什么好处,资历虽老,却与留在朝堂中的几位宰执没什么瓜葛,平日里不说门可罗雀,但也绝不是一天能有几十人登门送礼的情况——打秋风的同乡还多些。
苏嘉当然不理解为什么突然间有了这样的变化。
苏颂知道儿子不喜欢呼朋唤友,平日里躲在家里读书的时候居多。过去苏嘉并不是这样的性格,只是吃过一次大亏后,才变成这样。
熙宁初年,新法初行,苏嘉在太学里读书。当时的学官偏向旧党,出了个题目,问王莽、武周变法事。苏嘉随苏颂,当时对变法颇有微词,又是年轻气盛,一篇文章极力抨击新法,然后在学中被评为优等。这一件事,捅了马蜂窝。国子监从上到下被清洗了一遍,学官尽数被逐,苏嘉也吃了大苦头。
知道被人利用成了党争的工具,从此以后,苏嘉的性格就稳重但沉默起来,也不去考进士了,就留在苏颂身边。没什么朋友往来,消息当然就不会灵通。
不过苏颂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就算还没有正式的消息,但结合这段时间听到的风声,还有昨天、今天传进耳朵里的小话,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一点。但正式的诏命还没有下,也用不着期待太多。
只是有些人的鼻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苏颂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两个就登门造访,想早一步混个眼熟,攀上一点交情。
其实这两天的剧烈变化,让苏颂很是觉得有些不痛快。
不是说宰辅们做得不对,可是这么一来,朝廷的风气很有可能向很不好的方向发展。
宰辅们串通一气,趁天子发病时迫其退位,也许本心上是为了大宋天下。但这情况就跟唐明皇退位之后,被囚禁在太极宫后的情况一样。
最后,玄宗到底是寿终正寝,还是亡于李辅国之手,那是很难说清的。玄宗驾崩,肃宗驾崩,只差了十二天。而之前李辅国就已经开始拥立新帝了。
李辅国之前助肃宗凌迫玄宗。肃宗自立为帝,在李辅国和他的走狗而言,对皇帝的敬畏已经低到了极点。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唐皇为什么变成了门生天子。
‘吾於荆榛中援立寿王,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废定策国老’。
这是唐末权阉杨复恭所说过的话,当时他所拥立的昭宗皇帝要求他致仕,他便有了如此怨言。
视己为国老,目天子为门生。
区区一个阉人,言行竟然如此跋扈,换做是今日,不说能不能做出‘援立’天子之事,就是立了定策之功,事后敢有怨望之言,也照样是没有好下场。
但这便是臣僚、内侍废立天子,使得天子无威权、无重望的结果。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人心败坏之后,可就再也恢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