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两军交战,双方实力的对比,是决定胜败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主要的。

    相对于守城一方,他们的人数战力,比攻方的差,但是,如果军民用命,也未必不可稳守一座城池。最起码的,只要没到弹尽粮绝,一般都不会那么快被攻破。

    可是,像现在,董卓的一方,他早已经大失民心,城内的百姓,以及他们强迫性征召起来的军队,早已经向大汉新朝归心,除了他们的几万嫡亲的军士之外,就没有人真的愿意与刘易的军士拼命抗争。

    这只是一个弘农城的攻守之战。其实,放大到董卓与天下盟军交战的时候也一样。董卓其实并不是怕了天下盟军,他自己心知肚明,他并不受洛阳百姓的喜欢,他自己知道,他在洛阳并不得民心,他知道要死守城池不失,是不太可能的。

    像汜水关、虎牢关等关隘还好一点,因为他可以派出自己的嫡系亲军镇守,可是,别的城池,就难说了。像洛阳,城内少说也有三两百万的百姓,如果百姓被煽动起来的话,他董卓如何是好?

    他匆匆逃离洛阳,就看到了刘易的军队一来,百姓齐齐起来反抗他的情况。所以,他本来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要留下大军镇守弘农城。要不是李儒说的有道理,他真的不想留下大军在弘农。

    现在,事实证明了董卓的担心。

    刘易大军进攻弘农城,其实并不是刘易的军队在作战。城内的许多百姓,亦蠢蠢欲动,许多深受董卓军压迫,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百姓,他们早便有反抗董卓军,投靠刘易的想法。

    只不过,他们手无寸铁,又没有任何的组织。所以,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现在,刘易的大军已经攻破了弘农城,董卓军仓惶的逃窜。一些胆子大的百姓,便纷纷舀起武器,加入了追逐董卓兵的队伍当中。当然,他们的武器并不是真正的刀枪,只是一些农用工具,甚至仅只是一根棒子。

    早前,李傕早就准备好。一旦城破之后,便要放火焚城,所以,此刻他虽然兵败撤退,却也没有忘记这一件事,他给死士下令,让他们到处放火焚城。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大放并没有放起来,或者说,仅只是被他们点起了几个火头。但很快便被扑灭了。原因就是城里的百姓都已经行动了起来,进行着维护他们财产的斗争。

    百姓的觉悟本来没有那么高,许多百姓,被董卓军奴役,至死都不敢吭半句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得益于刘易所弄出来的报纸的宣传,绑在箭上射进城内的报纸,其实有许多是落入百姓的手上,识字的人看了,在民众之间一说。他们便知道大汉新朝原来是这么好的,传闻中现在的洛阳,百姓生活得怎么样,他们也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如此,也使得他们对大汉新朝更加的归心。人人都希望可以生活在大汉新朝。生活在刘易的统治之下。

    程锦,他一家子世代生活在弘农城之内,也算是一个富户人家,可是,自从董卓进京,占据了弘农郡之后,他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首先,便是董卓军向城内居民所征的重税,让他家一下子沦为贫民,他家的几个下人,都被抓去充军了。要不是他横看竖看都是一个手无抓鸡之力的书生模样,怕他亦要被拉去充军了。

    他家落难之后,他凭着会写字,为邻里写写书信,再在一家店铺里做一个会计,勉勉强强还能赚点钱,供一家几口人吃食。

    本以为,他难就难点,勉勉强强过日算了,谁不知,当他收工回家,却看到家里一片狼藉,祖父母被活生生的打死,四、五十岁的父母,亦被吊死在屋内。他的妻子……被凌辱后乱刀斩死,还有他的孩儿,被扔进井里淹死。一家子,居然一下子全遭惨死。

    乡邻告知,原来是有一队巡逻的董卓兵,看到了他的娘子美貌,上前调戏,他家里的人喝斥了一下那些董卓兵,结果……

    程锦当场被气得吐血,醒后几欲疯癫。由此,他对董卓兵恨之入骨,恨不能生咽董卓兵的血肉。

    家里呆不下去了,工作也不能做了,因为董卓兵知道他,所以,他终日便扮成乞丐一般,在城里斯混,伺机报复。

    对董卓兵的仇恨,让程锦迸发出一种无比坚毅的力量,他发誓,此生此世,一定要灭了董卓及他的所有作恶多端的士兵,为他一家人报仇雪恨。

    他开始并注董卓兵的一举一动,时刻的都准备着对落单的董卓兵动手。可惜,董卓兵也知道,他们并不受百姓欢迎,所以,平时出入,都是成群结队的。让程锦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下手。

    而刘易大军攻伐弘农城,让程锦生出了一种报仇的希望,他几翻欲出城去投靠刘易,但是却又担心自己没有寸功,哪怕是投到刘易的帐下亦不会受重用,用一个士兵的话,他又身子薄弱,要不要他都难说。如果不能受刘易重要的话,他将来又如何能亲自报仇呢?

    直到偶尔检到了一支城外射进来的箭矢,看到了绑在箭上的纸张,知道了原来大汉新朝还有这样的一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