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你们看,这便是大家一起商议的好处,戏先生说的没错,不仅仅是我们的战士要做好防寒工作,连战马也要做好防寒的工作。”刘易道。
“对,戏先生与主公说的没错。”贾诩也道:“我们的战马,有一大部份是俘获匈奴人的战马,这部份战马,其防寒的工作倒好做,因为这些战马,本来就是来自于大漠,本就早适应了大漠的气候。可是,并州、西凉,及我们自己养出来的战马、中原的战马,这些战马,他们没有经历过太过严寒的气候,所以,一旦到了大漠那样严寒的地方,这些战马一定会不太适应。”
“嗯,这个其实也好办,我们的战马,都给打上马蹄铁,都设置好马镫,马蹄,我们在行军的时候也给战马穿上鞋,要战斗的时候,再把‘马鞋’脱了。就是给马蹄包上一些防寒的毛皮、厚布就可以了。马头,给马缝一个马套,只露出战马的眼睛就行。在安置马鞍之前,在马背上披上一层麻布,如此就可以增加战马的受寒能力,估计是冷不坏的。”刘易当即有想出办法来道。
“主公,我发现,其实,战马当中,战士们开始都不怎么看得上眼的匈奴人的战马,其实还真的不错,这些战马,它们不挑食,什么草料都吃,极为耐寒耐热,并且,负重要比一般的战马重,耐力也要比一般的战马好。”太史慈这时道:“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匈奴人的战马就好了。”
匈奴人不怎么样,但是匈奴人的战马还真的相当不错,但是,在赵云组建骑兵之时,许多新汉军的将士都不喜欢匈奴人的战马。因为匈奴人的战马似乎继承了匈奴人的基因,长得又矮又挫。难看之极,不似并州战马的神骏,也不似幽州战马的漂亮,更不及西凉战马的高大。
可是,当初赵云一眼便看中了那些匈奴人的战马,他组建骑兵之时,下死命令,让骑兵要选匈奴战马为坐骑,一开始连许多将领都不太理解,但是通过这大半年来的训练。骑兵们才知道,原来匈奴人的战马,的确要比别的战马更优良,更适合用来战斗。
刘易当初也没有太过注意什么地方的战马问题,在刘易的心里。其实只要是战马就好。容不得刘易来挑肥拣瘦。
新汉军的战马,其实大多都是靠俘获回来的。
所以。哪个地方的战马都有。有乌桓人的,有袁绍军的,有董卓军的,匈奴人的。
近几年所俘获的战马,已经超过二十万匹。其中,匈奴人及董卓的战马各占有一半左右。余下的。只有少量是当初乌桓人的战马,袁绍军的战马。
二十来万匹战马,刘易当初让赵云组建骑军之时,让他按一人双马的编制来组建的。所以。骑兵差不多就是一人一匹匈奴战马及并州战马。
这一次远征大漠,刘易不打算只是用骑兵出征,而是步骑配合。十万骑兵,就仅只作先锋部队,余下的,就步行进入大漠。
现在新汉军并不惧怕敌人骑兵的攻袭,所以步兵出征大漠,也不用担心太多。
本来,这十万骑兵,一人双马,完全可以腾出十万匹战马来,再组建十万骑兵。如果一来,就会有二十万骑兵。可是,骑兵不是说有了战马,骑上了战马就是骑兵。骑兵军士,要训练好骑术,训练熟悉骑在马背上冲杀,在战马上发箭等等的技巧,如果没有经过系练的训练,这样的骑兵只能是充充数,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在战马上没有什么的战斗力,还不如让他们站在地上列阵对敌,这样也更好一些。这也是新汉军更擅长的事。
在大漠当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新汉军在行军的过程当中,遭受到匈奴人的袭击的可能也是有的。如果是不熟悉马战的新汉军碰到了匈奴骑兵,那肯定是不妙了。可若是步兵碰到了匈奴骑兵,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大可以迅速列队,与敌人周旋。
新汉军的箭、长枪兵,投枪兵,都会是匈奴骑兵的恶梦。
所以,新汉军步兵并不惧与匈奴骑兵的正面对抗。
另外,当初消灭了匈奴二十多万骑兵一战当中产了下大功的四角钉铁黎疾让新汉军意识到这种小东西的好用之处。所以,到时候,步兵会带着大量这种四角钉,一旦碰到匈奴骑兵的时候,就在己方军阵的侧翼及前方快速布下铁黎疾大阵,如此,就可以在极大限度上确保了步兵战阵的安全,不容易让匈奴骑兵直接冲击进军阵当中。
现在,新汉军防寒的问题基本解决,另外,每一个新汉军士兵,也会发一件渗油的油布,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油布,其作用有点像后世的雨衣,可以防水,如果碰到下雨天气,就可以当雨衣一样披在身上,这样,也不用担心因为被雨水淋湿战士的身子受寒。
刘易又提出了,是否可以给每一个战士都制作一个暧睡袋。在这样远程的远征当中,是不可能把行军床都一起搬去的。一什队伍会有一个军帐,到了宿营的时候,一什长会住在一个军帐之内。可是,严寒的大漠,地面寒冷得很,如果战士都有一个睡袋,在睡觉之时,都钻进睡袋里休息。这样,可以极大可能的为战士保持他们的身体热量。
反正,经过与众人讨论,已经把种种可能碰到的事都考虑到的,尽可能的保证,新汉军进入大漠之后,将士不会因不严寒而减员。
防寒只是基本的工作,这些事宜,就需要一众谋臣文官去想办法把这些防寒用的物资准备好。
“对,戏先生与主公说的没错。”贾诩也道:“我们的战马,有一大部份是俘获匈奴人的战马,这部份战马,其防寒的工作倒好做,因为这些战马,本来就是来自于大漠,本就早适应了大漠的气候。可是,并州、西凉,及我们自己养出来的战马、中原的战马,这些战马,他们没有经历过太过严寒的气候,所以,一旦到了大漠那样严寒的地方,这些战马一定会不太适应。”
“嗯,这个其实也好办,我们的战马,都给打上马蹄铁,都设置好马镫,马蹄,我们在行军的时候也给战马穿上鞋,要战斗的时候,再把‘马鞋’脱了。就是给马蹄包上一些防寒的毛皮、厚布就可以了。马头,给马缝一个马套,只露出战马的眼睛就行。在安置马鞍之前,在马背上披上一层麻布,如此就可以增加战马的受寒能力,估计是冷不坏的。”刘易当即有想出办法来道。
“主公,我发现,其实,战马当中,战士们开始都不怎么看得上眼的匈奴人的战马,其实还真的不错,这些战马,它们不挑食,什么草料都吃,极为耐寒耐热,并且,负重要比一般的战马重,耐力也要比一般的战马好。”太史慈这时道:“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匈奴人的战马就好了。”
匈奴人不怎么样,但是匈奴人的战马还真的相当不错,但是,在赵云组建骑兵之时,许多新汉军的将士都不喜欢匈奴人的战马。因为匈奴人的战马似乎继承了匈奴人的基因,长得又矮又挫。难看之极,不似并州战马的神骏,也不似幽州战马的漂亮,更不及西凉战马的高大。
可是,当初赵云一眼便看中了那些匈奴人的战马,他组建骑兵之时,下死命令,让骑兵要选匈奴战马为坐骑,一开始连许多将领都不太理解,但是通过这大半年来的训练。骑兵们才知道,原来匈奴人的战马,的确要比别的战马更优良,更适合用来战斗。
刘易当初也没有太过注意什么地方的战马问题,在刘易的心里。其实只要是战马就好。容不得刘易来挑肥拣瘦。
新汉军的战马,其实大多都是靠俘获回来的。
所以。哪个地方的战马都有。有乌桓人的,有袁绍军的,有董卓军的,匈奴人的。
近几年所俘获的战马,已经超过二十万匹。其中,匈奴人及董卓的战马各占有一半左右。余下的。只有少量是当初乌桓人的战马,袁绍军的战马。
二十来万匹战马,刘易当初让赵云组建骑军之时,让他按一人双马的编制来组建的。所以。骑兵差不多就是一人一匹匈奴战马及并州战马。
这一次远征大漠,刘易不打算只是用骑兵出征,而是步骑配合。十万骑兵,就仅只作先锋部队,余下的,就步行进入大漠。
现在新汉军并不惧怕敌人骑兵的攻袭,所以步兵出征大漠,也不用担心太多。
本来,这十万骑兵,一人双马,完全可以腾出十万匹战马来,再组建十万骑兵。如果一来,就会有二十万骑兵。可是,骑兵不是说有了战马,骑上了战马就是骑兵。骑兵军士,要训练好骑术,训练熟悉骑在马背上冲杀,在战马上发箭等等的技巧,如果没有经过系练的训练,这样的骑兵只能是充充数,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在战马上没有什么的战斗力,还不如让他们站在地上列阵对敌,这样也更好一些。这也是新汉军更擅长的事。
在大漠当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新汉军在行军的过程当中,遭受到匈奴人的袭击的可能也是有的。如果是不熟悉马战的新汉军碰到了匈奴骑兵,那肯定是不妙了。可若是步兵碰到了匈奴骑兵,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大可以迅速列队,与敌人周旋。
新汉军的箭、长枪兵,投枪兵,都会是匈奴骑兵的恶梦。
所以,新汉军步兵并不惧与匈奴骑兵的正面对抗。
另外,当初消灭了匈奴二十多万骑兵一战当中产了下大功的四角钉铁黎疾让新汉军意识到这种小东西的好用之处。所以,到时候,步兵会带着大量这种四角钉,一旦碰到匈奴骑兵的时候,就在己方军阵的侧翼及前方快速布下铁黎疾大阵,如此,就可以在极大限度上确保了步兵战阵的安全,不容易让匈奴骑兵直接冲击进军阵当中。
现在,新汉军防寒的问题基本解决,另外,每一个新汉军士兵,也会发一件渗油的油布,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油布,其作用有点像后世的雨衣,可以防水,如果碰到下雨天气,就可以当雨衣一样披在身上,这样,也不用担心因为被雨水淋湿战士的身子受寒。
刘易又提出了,是否可以给每一个战士都制作一个暧睡袋。在这样远程的远征当中,是不可能把行军床都一起搬去的。一什队伍会有一个军帐,到了宿营的时候,一什长会住在一个军帐之内。可是,严寒的大漠,地面寒冷得很,如果战士都有一个睡袋,在睡觉之时,都钻进睡袋里休息。这样,可以极大可能的为战士保持他们的身体热量。
反正,经过与众人讨论,已经把种种可能碰到的事都考虑到的,尽可能的保证,新汉军进入大漠之后,将士不会因不严寒而减员。
防寒只是基本的工作,这些事宜,就需要一众谋臣文官去想办法把这些防寒用的物资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