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例子还不止一个——当然,这里指的是“原本垂死但突然做了冬眠手术,摆脱必死命运”的人,而不是“刚做完手术就开始网恋”的人……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让“冬眠”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科幻概念,而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鲜活事实。

    大家对这件事的热情和好奇心也因此越来越强烈。

    可不管大家怎么呼唤,林游也一直没有冒泡。

    于是大量记者们行动起来,试图获取第一手真实信息。

    但夏京的重点医院,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去做采访的,不提前预约,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的医生护士们也没工夫接受采访。

    记者们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打电话预约,另一路则开始联系那些活蹦乱跳的“冬眠者”。

    网友们也追着这些冬眠者问东问西,好奇心爆棚。

    还有些拥有医学、社会学专业背景的网友,则探讨起了这项技术的影响。

    有吹的有贬的,各执一词。

    吹的说这是继[脑控义肢]之后,林游搞出来的又一项重大社会福祉,未来也会像社保一样,普及到所有国民身上,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国民平均寿命。

    而“国民平均寿命提升”,是一个铁一般的、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就!

    贬的则说,冬眠者一旦大范围出现,数量累积起来就会成为一项不断吞没社会物资的黑洞,初期可能影响不大,但几十年、上百年后,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

    正反反驳:[冬眠仓]也就跟[游戏仓]差不多大,维持冬眠者的日常耗费,远远低于绝症患者维持生命的花费——后者会让一个家庭瞬间破产返贫,这些钱换成电费和营养费,100年也花不完。

    反方坚持:那200年呢?

    正反不上当:那你怎么不说围绕冬眠者的需求创造新产业,并因此产生的正面收益呢?200年,你知道能发生多少事吗?

    ……

    辩论双方聊的火热。

    但因为林游的要求,第一步接受冬眠的全都是医院里的绝症病人,至少不会有人认为不应该救他们。

    也正是因此,[冬眠技术]在现身之初,就被普遍当成了一项福祉。

    哪怕是反对者,也只是觉得冬眠者的数量必须限制,不能让这个群体无限扩大,不然就可能在未来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对这么一项敏感的技术而言,这已经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所以林游稳坐钓鱼台,安安静静地看着网友们的讨论与争执,并不打算下场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