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这对老人与一男一女“交班”,将曾家辉带上了出租车,一路就到了康复医院。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诊所而已,门口挂了一个“康复”的牌子,“医院”两字都没写。在中医科室前围着一二十号人,他们称都是病人。

    曾家辉冷不丁的问中年人道:“全都是兴病啊。”

    “基本上都是,人家陈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嘛。”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得这病?”

    中年人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曾家辉,仿佛是说:你不就是得了这个病的么,还用问?但他显然只关心生意,也没多计较,“那方面的事干多了,病就来了,一切正常。不要紧的,你就放心吧,肯定会痊愈的。”

    “哦。”

    因为是先前那一男一女的“亲戚”,这位所谓的刘院长就让曾家辉看病插了队。

    这位姓陈的专家教授医生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曾家辉与他说了几句话,也不待他检查,直接问道:“大概需要多少钱的治疗费?”

    农村人看病先关心钱的问题,这是正常的。

    陈教授还挺有“医德”的样子,摇头道:“年轻人,我只看病,不管收费,至于需要多少钱,那得问这位刘院长,看他的药费是多少。我是义诊,不收一分钱。”

    “那药费要多少?”

    曾家辉把脸转向了刘院长。

    刘院长挤着眉毛,还故意扳了几下手指,“不贵,也就两三千块钱吧。”

    “什么病都一个价?”

    “也不一定。”

    刘院长这才想起还没检查就核定了治疗的有关费用,不是太妥,赶紧补充道:“严重的话,可能会贵一点。那得根据检查的情况,按照疗程计算费用。”

    “最少都是两三千?”

    “大概是这样的,如果是在省人民医院,那可得六七千啊,而且还只是药费,住院费、检查费什么的还得另算,我们这儿只收药费而已。”

    “哦。”

    曾家辉借故钱没带够,立即离开了陈教授的看病室,刘院长和病室外的病人都变了脸色。在曾家辉走之前,陈教授特意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明天我走之前,如果你要来看病,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联系。”

    “好吧。”

    转悠了近一个小时,曾家辉邀约了江先生等好几个人一起到了“康复”诊所,把阵势整大一点不怕吃眼前亏啊。这次到来发现病室外,发现刚才排队的“那些病人“是一个不少,全是“熟面孔”。他们看到曾家辉再次出现,有点不好意思,很快便离开了。曾家辉走进病室,陈教授根本没有休息,正在假装看病历呢,对面还坐着一名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