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勇去闸北的目的是要带周细伢回一趟他的故居,周细伢的家人都在一二八的时候被日军的炸弹炸死了,韩勇带他去,也是去祭拜一下的意思。韩勇从老板娘那里把周细伢带出来,也得让周细伢的左邻右舍知道,万一日后他的亲戚要找他,至少也知道他去什么地方了。袁缉贞听说罗毅要去闸北,也想跟着一起去,但被韩勇拦住了。韩勇想起经理说过闸北现在是日军横行的地方,怕带着袁缉贞去不太方便。
吃过早饭,韩勇开着车,带着周细伢、苏晓峰、于明以及一位叫作曹先晋的士兵一起出发去闸北。杜心雨带着陈静、袁缉贞和另外两名士兵去外面找房子,用来作为未来的情报站。
周细伢只知道自己家是在一个叫作周浦的小村子里,但具体怎么走就不清楚了。韩勇向旅馆经理打听了一下,大致问出了周浦的位置。当年的闸北远没有今天这样繁华,许多地方还是大片的农田,村庄和其他居民点零星地分布在农田之间,所以道路不算难找。韩勇开着车,边走边问,走了一阵,周细伢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房子说:“我想起来了,我家就是那片,村口那棵大树我认识的。”
韩勇驾车向着周细伢指的方向开去,快到村外的时候,迎面过来一位戴着大盖帽,骑着自行车的警察,看上去有40多岁的样子。由于道路狭窄,他下了车,靠在路边让韩勇的汽车过去。就在汽车和那位警察擦身而过的时候,坐在汽车副座上的周细伢把头探出窗口喊了一声:“贺叔叔!”
警察一愣,抬头看着汽车里的少年,一时认不出是谁。韩勇听到周细伢的喊声,知道他见到了熟人,连忙踩下了刹车。周细伢拉开车门跳下去,拉着那警察的手喊道:“贺叔叔,你不认识我了,我是细伢子!”
“细伢?”警察不敢相信地揉着眼睛,仔细打亮着周细伢,欣喜地说:“细伢,你没死啊!怎么长这么高了?”
警察叫贺其涵,是分管这一带的片警,也是本地人,他与周细伢的父亲曾是很好的朋友。周细伢在兵火中逃出上海的时候,还只有10岁,一转眼过去了三年,周细伢已经从一个懵懂的幼儿长成了一个伶俐的少年,也难怪贺其涵会一时认不出来了。
韩勇也下了车,来到贺其涵面前,向他打着招呼:“你好,请问您是周细伢……家里的朋友吧?在下……韩九,是从粤省来上海做生意的。”他对对方的情况不摸底,所以不愿意说自己的真实姓名,他看到于明跟在身边,灵机一动,给自己编了一个韩九的假名。
“哦,韩先生好。我叫贺其涵,是这一片的警察。细伢的爸爸在的时候,跟我关系很好的。”贺其涵也不知韩勇的来历,简单地介绍着自己。
“贺叔叔,韩先生是我的老板,他要带我去粤省读书。”周细伢说。
贺其涵对韩勇点点头:“真是如此?那就多谢罗老板了,细伢的家人都不在了,麻烦你多照顾他。……你们这是去哪呀?”
韩勇说:“我带细伢回家看看,跟老邻居们打个招呼,还有,到他父母坟上去拜一下。”
贺其涵回头看看周浦村,说:“你们还是别去了,周浦村怕是要出事,我现在正赶回警察局去报信呢。”
“怎么啦?”韩勇和周细伢同时问道。
“唉,别提了。鬼子……啊,不,日本人要征用周浦村的地,让村民们都搬走,村民不愿意搬,现在两边已经对抗起来了。闹不好,要出人命呢。”贺其涵说。在说到“鬼子”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改了口,显然是因为不清楚韩勇的来历。现在上海已经有一些人投奔了日本人,如果在这些人面前妄言“鬼子”二字,是会惹出麻烦的。
“啊?”韩勇惊道,“他们现在就敢这么猖狂?那么贺警官,你赶紧回警局去报信吧,我们先去看看。”
韩勇把车停在周浦村外,远远地就听到了村里的喧闹声。他交代苏晓峰等人做好战斗准备,从另一侧迂回进村。自己带着周细伢直奔声音最大的地方而去。
在村中的一片空场上,两群人正在对峙,两边为首的各是一名男子。其中一边,是一位50来岁工人打扮的人,显然是住在村里的居民,他的身后站着百十号人,都是村民。另一边的那人30出头,穿着黑色府绸的褂子,身上还斜背着一支驳壳枪,应当是当地的地痞了。在府绸男子身后大约十几步远的地方,站着七八名穿土黄色军装的人,其中一个像是军官,身上背着手枪,其余的人都是手中端着步枪。韩勇一眼就看出来了,他们手里的枪,正是三八大盖。
“对面是日本人。”韩勇对周细伢说,“这边的人,你认识吗?”
周细伢仔细辨认了一下,说:“这边这个人,是林伯伯,叫林祥信,是在工厂里做事的。在村子里大家都很服他的。”
韩勇拉着周细伢走到村民中间,倾听着林祥信与对面府绸男子的对话。他把驳壳枪的枪机打开了,藏在怀里,以备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迅速反应。
“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凭什么日本人一来,我们就要搬走?我们这么多人,你让我们搬到哪去?”林祥信大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