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灯光照在书桌上。

    《兵器知识》、《解放jun文艺》、《红岩》、《大众电影》等期刊,一摞摞,摆得整整齐齐。

    既然参加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就有必要对这年头的军事题材电影和,提高认识。

    《渡江侦察记》、《侦察兵1974》……

    方言合上《西线轶事》,这本被文坛认为是探索新时期军事文学的新起点,没有写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奇观,而是写男女战士在战争前后的变化,写成长,写蜕变。

    这种,算是战争时期的军旅文学。

    除了军旅文学,军事还包括战争文学、军史报告文学,以及由方言开创的谍战文学,还有一种,这个年代没有,今后才有。

    那就是军事科幻,对未来的战争样式和形态进行想像的,比如《全频带阻塞干扰》。

    而军旅文学,又分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

    《士兵突击》就属于和平时期的军营生活。

    不过,这么多天看下来,军事文学已经到了瓶颈期,不破不立,急需要新的创作方向。

    也难怪要召开这个军事文学创作座谈会!

    要不然,真会像乡土文学一样没落,输完伤痕文学,输反思文学,然后输爱情文学……

    “咚,咚,咚。”

    方言敲了敲桌面,目光从,转移到松坂庆子送的信,撕开封口,里面是一张纸。

    接着拿起《袖珍日汉辞典》,没有按照顺序,从上往下翻译,而是从最显眼的三行诗开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找,找了大半天。

    就见松坂庆子在上面写着:

    “送行时对你说‘保重哦’,

    但真正想说的,

    其实是电话号码。”

    这句话的下方,就是一串电话号码。

    方言对这封信的内容越来越感兴趣,从头到尾地译了一遍,大概的意思就是:

    “热烈欢迎方老师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