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1/4)
“梁鹤昀,你犯病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我报名支教,和纯不纯,有关系?”
男人从一侧口袋摸出根万宝路,往上一扔,准确扔到唇边,精准咬住,点燃。
淡吸了几口,梁鹤昀唇角漾出几分邪肆:
“那你说说,教育基金、支教,为什么都选西南?”
“东南需要吗?”黎曼昕凝眉看着梁鹤昀,唇角泛起抹苦涩:
“再说了,我只是个南迁的候鸟,隐匿在最南边的可怜人罢了,但凡沾个北字的,都可能没我的容身之地,更何况……”
她想说北京二字,话到唇边哽住。
心头一时波涛翻涌,被那种交换期结束,却极有可能回不到京大的无奈感支配。
那曾是黎曼昕奋斗了十几年考进去的,用了扒了几层皮一样的凶狠努力。如今……
情绪一时上头,桃花眼里水雾蒙蒙,喝了一半的冰柠茶,也被她拿起来,转身扔进了垃圾桶。
梁鹤昀半脸无奈,本是半信半疑带了调侃的话,再说了,以前对她说重话的时候也不少,也没见她生气,更别提哭。
……
殊不知,她的情绪点,与宋时迩有关。
而梁鹤昀这次暗戳戳的让黎曼昕去西南支教的建议,绝不是他一时头脑发热随口说的。
这是爷爷梁澍杰的意思。只是暗中给了根引线,不会刻意引导或游说。
黎曼昕看到通知后会怎样选择,就看她的意愿和造化了。
宋时迩选择去西南的决定,宋家和梁家的人,一致支持。
这也不是宋时迩第一次做这样“反其道而行”的决定。
当年刚毕业的19岁时迩,毅然放弃了世人眼中一线城市里,体面又权大的金饭碗橄榄枝,选择到贫困地区扶贫。
这让很多正坛资深,对这位世家子弟刮目相看的同时,又暗地里唱衰。
等着那位没受过多少苦的年轻人,被现实折磨的灰头土脸,受不住回来时,看宋家笑话。
笑话没得看,一棵代表着百姓情谊的“时迩树”,打了多少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