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有始就有终,若是等大洋彼岸集结的兵力到达菲国,赵志国他们还没有完全拿下菲国,战事就会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他们要筹措作战物资,加上远洋航行,按照一个月的时间算,他们顶多能做完初期准备。”姚鹏举评估。
一个月的时间,这还不算上他们需要登陆训练。
大洋彼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好一场大规模长时间作战的准备,而华夏这边,所有军队都是打出来的,时刻都在备战。
“那就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打,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能打到哪儿,就打到哪儿。”赵志国说。
姚鹏举说:“他们在菲国估计撑不到一个月,如今他们的主力已经被我军围困在海港附近,剩下的菲国军队已经不足为虑。”
“嗯……我们这边该如何拖住司徒大使一个月的时间?总不能车坏一个月吧?用车的接口,顶多拖延一天的时间。”赵志国说。
不见又说不过去,毕竟双方打得要死要活,最后能够争取到的利益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最后双方还是要坐在谈判桌前谈。
“我们用不着一个月的时间,只要对他们的主力围而不歼,这就是我们的筹码,而且想要消灭这些军队,我们手到擒来。”姚鹏举说。
“嗯……想法是挺好,但他们只要撑到航母到来,就能够得到空投补给。”赵志国说,“我们在菲国也没有机场可用,而且在菲国部署机场,地形太过狭长,他们的舰炮就能够覆盖到机场,我们的飞机起飞作战之后,只要他们派舰船偷袭,摧毁机场,我们部署的飞机就没有地方降落。”
菲国没有足够的纵深,华夏的海上力量很弱,而且没有航母,这就意味着华夏部署的机场会随时暴露在海面力量的打击范围之内。没有一个安全的机场,这对华夏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在菲国作战与在广袤的土地上作战不同,是真正的海陆空三军的配合作战,有一个短板,都会变成敌人的突破口,并给华夏军队带来巨大的伤亡。
“看来未来真的是海军和空军的天下,单靠地面推进是不行了。”
姚鹏举也意识到,未来真正的挑战是在海上,华夏先在正面临转型的阵痛期。
“通知秦东升,能俘则俘,不能俘就消灭!”赵志国说,“部队每天要以极限距离推进,我只给他二十天的时间,二十天他们推进到的地方就是我们华夏的势力范围,然后我再给他十天的时间构筑防御工事。”
赵志国不期望他们会选择和平,所以他必须要做两手准备。谈得时候能谈,打得时候也必须能打过。
“二十天,在我们的火箭炮艇的配合下,估计能够控制所有的重要区域。”姚鹏举对他们的地面部队非常有自信,“可现在我们如何拖住司徒大使二十天的时间。”
“我会想办法的。”赵志国说,“先问问曹兴华,他跟小鬼子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司令,造船厂那边传来好消息,我们从小鬼子那边拖来的一艘航母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下水了。”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航母从下水到此形成战斗力,需要的时间太长,不过可以作为训练舰用,我们的飞行员没有在航母上起降的经验,尤其是在大风大浪的海上。”赵志国说。
赵志国现在并不对航母参与现在的战斗抱有希望,实在是从一艘航母下水到护卫编队和补给舰船的形成需要太长太长的时间,何况还要训练飞行员,没有三年的时间,这支航母舰队别想形成战斗力。
“要是早两年我们有航母就好了。”姚鹏举感慨,“现在说不定就能够参加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