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光复云南
在大齐皇帝温景安和皇后沈凌汐一家四口占领云南昆明城之后,温景安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注视着眼前这座繁华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这时,沈凌汐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陛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温景安转过头,看着她那坚定而又美丽的脸庞,缓缓地说:“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必须继续前进。但眼下我们只有昆明一城之力,兵力严重不足。而且听说云南各地的魏军正在集结,准备向昆明进军。”
沈凌汐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我认为当下之计,应当发布一篇檄文,直接劝降云南各地势力。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掌控整个云南省。”
温景安皱起眉头:“仅凭一篇檄文,真能让整个云南省屈服吗?”
沈凌汐双手抱胸,自信满满地回答道:“陛下,虽然我们兵力有限,但民心可用。这篇檄文不仅是一种外交手段,更是展示我们决心与实力的方式。我们可以联合云南境内的其他反抗势力,共同对抗魏军。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宣传,展示我们的胜利和魏军的弱点,以此来动摇敌军的军心。檄文中要强调我们的正义性和必胜的决心,让云南的百姓和士兵看到希望,从而削弱魏军的统治基础。”沈凌汐的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够说服他们,那么即使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上策。”
温景安听了沈凌汐的话,心中略有宽慰:“爱妃所言极是!那么,这篇檄文由谁来起草呢?”
沈凌汐毫不犹豫地说:“臣妾愿意一试,请陛下放心。”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凌汐埋头苦思,精心撰写了一篇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檄文。她亲自校对每一个字,反复琢磨每一句话,力求做到完美无缺。经过数日努力,这篇檄文终于完成。
沈凌汐找来信任的使者,将这篇檄文交给他,并嘱咐道:“务必将此檄文散布到云南各地,让每一个百姓都能看到。”
使者领命而去,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踏上了征程。他穿越山川河流,走过城镇乡村,将檄文传遍了云南的每一个角落。
檄文中写道:“大齐皇帝温景安与皇后沈凌汐昭告云南百姓及各路英雄:自古以来,天下为公,民心所向,乃天命所归。今大齐承天应运,志在恢复中华,解民倒悬。吾等率义师,攻克昆明,非为私利,实为天下苍生计。魏贼残暴无道,横征暴敛,使云南百姓苦不堪言。吾等不忍见民受其荼毒,故起兵抗之。
今昆明已定,然战事未息,魏军集结,欲图反扑。吾等虽兵力不足,但有万众一心之志,有民心所向之势。吾等愿与云南境内诸路义士携手,共抗强敌,恢复河山。望诸君踊跃响应,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吾等深知,战火之下,百姓最苦。故此檄文,非仅求兵,更求民心。吾等呼吁云南各地守土有责之士,认清形势,顺应民意,弃暗投明,共襄盛举。吾等承诺,一旦云南全境光复,必将减轻赋税,恢复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
檄文既出,吾等亦将展现决心与实力,以实际行动证明吾等之诚意。吾等相信,正义之师,终将战胜邪恶;民心所向,终将成就伟业。
愿云南百姓明辨是非,勿为魏贼所惑。愿各路英雄响应号召,共同书写历史新篇章。大齐之光,照耀云南;大齐之威,震慑四方。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此檄文,昭告天下,以示吾等之决心与信念。愿天佑大齐,愿民心所向,愿和平早日降临。”
檄文传遍云南,一时间,民心动荡,各地纷纷传来响应之声。温景安与沈凌汐的联军,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云南的局势,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各地的官员也暗中联络,准备响应温景安的号召。温景安和沈凌汐的名声,如同春风般吹拂过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忠诚与希望。随着檄文的传播,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云南大地涌动,人们心中的火焰被点燃,魏军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沈凌汐还安排密使潜入魏军内部,散播谣言,揭露魏军的暴行和内部矛盾,使得魏军士兵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在沈凌汐的精心策划下,云南的百姓和士兵看到了大齐复兴的曙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在了温景安一边。就这样,大齐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整个云南省。
温景安看着沈凌汐,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沈凌汐的智慧与勇气。在她的辅佐下,大齐的江山,正一步步走向复兴之路。而云南,这个曾经的边陲之地,即将成为大齐复兴的起点,一个崭新的篇章就此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