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娘自打从王公公府里逃脱之后,不出半日的功夫,她那点子事,就在偌大的越州城里传了开来。租赁房子给她们母女俩住的东家,一刻没停歇,拎着茶壶,就来要她们连夜搬出去。

    没人敢收留“千岁爷”恨得牙痒痒的人,明哲才能保身,就算他们也觉得这母女俩可怜,可到底还是自己的小家更为重要。

    巧娘没的办法,有钱也没处花,只好带了母亲,住到了城西贫民区。

    可就算是贫民区,照样会有人对着她们指指点点,那些不干净的话,越说越难听。

    巧娘的母亲原先还不知道,她被巧娘瞒得死死的,直到有碎嘴的老婆子,趁了巧娘出门买菜的功夫,故意在她家门口大声地喧哗,添油加醋,比茶楼里说书的先生还要讲得精彩。

    巧娘回来时,碎嘴的老婆子们都已经走了,只剩她娘亲,在屋里哭得伤心。她说,都怪她,是她耽误了巧娘,是她拖累了巧娘,她该一死了之,才对得起巧娘。

    巧娘也就哭。母女两人抱头痛哭了半日,巧娘母亲年纪大了,哭累了,就被巧娘服侍着去躺下休息。

    估摸着她母亲是睡着了,巧娘这才去外面灶上生火煮饭。

    等米饭蒸熟了,她再进去想要唤她母亲起来吃一口,就发现,床上旧旧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只是不见了她母亲的踪影。

    巧娘在这屋子的里里外外都找了一圈,也没看见她母亲。想起先前她母亲的那番话,她急得发疯,生怕她老人家是真想不开,去寻了短见。

    那几天断断续续地下雨,巧娘出门的时候没有带伞,下了雨,她也不肯回去,在城里四处转悠寻找着,见人就问,有没有见到一个穿灰布衣裳的妇人。得到的回应都是一致的:没有没有。

    她不死心。一日找不到她母亲,她就一日不肯停歇。找了一日又一日,她的一颗心,也就一日往下沉一日。

    很快,就有了明镜湖畔的那一幕。

    “是我,”眼下巧娘歪坐在了地上,抬起手,抹了下眼睛,哽咽着说,“我该看住我阿娘的,我应该守着她的,我怎么就……”她说不下去,唯有掩面哭泣。

    元月晚其实很想说,各人有各人的命数,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是要惜命的。可是她说不出口,她觉得,这时候再说这种话,没什么意义,不如不说。

    所以她换了个问话:“那你今后,是下定了主意,决心要出家了吗?”

    听她这样问,巧娘又擦了把泪,正坐起来,双眼直视了元月晚,她坚定道:“是,我已下定决心,往后余生都只为我娘,还有几位恩人诵经祈福,不再作他想。”

    元月晚扣起了食指,轻敲了桌面,半晌,她道:“既是如此,那我就再帮你一把。”

    就在宋金玉的房里,元月晚修书一封,交于了木兰,叮嘱她亲自送到清河娘子手里,连同巧娘一起。

    送走了巧娘,宋金玉立于院门口,转头看了元月晚,她蓦地一笑:“我才新开了一坛春日醉,留下吃个晚饭再回去?”

    自动送上来的晚饭,元月晚自然却之不恭。

    近来晚上的月光都很亮,元月晚回到小随园时,不用打灯,她都能看清园里的甬道。见这月色好,她与元月英就在二门上分开,她要自己走着回去。

    木兰被她打发去了浮渡山上,就二门上守夜的一个小丫鬟,在前头给她提了灯。两个人正默默地走着,那小丫鬟就突然“哎呀”一声,原来是给草丛里蹦出来的一只小虫子给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