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哈巴古耶夫来说,他的选择了正确的。他没有莽撞的选择结怨于大明,而是选择了作为使节来到大明,而与过去不同的是,他随行还带有一个大明的翻译。这使得他在库伦便同驻军进行了直接的沟通,尽管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俄罗斯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对象,甚至他们收集情报也以搜集俄罗斯人的情报为主,换句话来说,在蒙古他们的假想敌不是那些曾被称为“西虏”的鞑子,而是那些来自西洋的俄罗斯人。
尽管警惕,但当对方作为使节来到大明的时候,仍然受到了欢迎,作为军官朱湘玉需要为他们提供方便,于是他便派出了一支骑兵队将他们“护送”至张恒,在张恒,自然有鸿胪寺的典客负责接待。
随后哈巴古耶夫便在典客的陪同下以及卫兵的护送下进抵了大明帝国的中都,这个中都并不是凤阳,而是皇帝潜龙的清河,经过长达一年的争执,百官们终于勉强同意京师南迁。当然,为了表示“天子守国门”这一良好传统的不变,在太子成年之后,太子必须前往京城,也就是北京开设幕府。
对于这些幕后的事情,哈巴古耶夫自然不知道,此时的他从张恒进入关内之后,就被眼前这个国家所显现的一面给惊呆了。
同数百年前官员往江南上任一样,哈巴古耶夫这次走的也是水路,走的正是已经略显萧条的北运河——随着黄河回归北方故道的计划展开,北运河只会越发的萧条。
之所以选择运河,一来是因为水路快捷且便利,二来,自然也有向俄罗斯人展示大明实力的意思,毕竟,相比于陆路,在满清入关屠杀中遭受重创的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已经基本恢复了元气。
就眼下来说,对于身为典官的张林看来这两个目的似乎已经完成了,而且是圆满完成了。由内河平底多桨船组成的船队不但安全抵达了中都,而且沿途经过的地方,大明的繁荣强盛同样也给哈巴古耶夫等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甚至可以说,让他们震惊不已!
这也难怪,位于东欧俄罗斯,本身就不是什么强大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在欧洲文明之外的国家,他们的城市规模有限,莫斯科与其说是首都,不如说是一个村落,城市人口不过只有区区几万人。
相比之下,他们沿途经过的城市,尽管都曾遭受过满清的屠杀,可即便是如此,沿线仍然不泛十数万人的大城市,甚至都没有去过莫斯科的哈巴古耶夫哪里曾见过这样规模的城市,同样也没有见过的如此密集的城市。
他们沿途所遇到的运河两岸城池,每一座看上去都是如此的庞大,如此的繁荣。哈巴古耶夫曾经以为位于边境的张恒已经算得上壮观繁华了。可进入关内之后,他又路过了北京,张恒自然在他眼里成了一个破旧的边境小城。而如今看着这一路看了济南等城市之后,尽管北京城的城墙足够高大,但是他仍然觉得那座城市场有些破败。根本无法与眼前的城市相提并论。
甚至在很多时候,哈巴古耶夫都有一种错觉,他觉得自己似乎进入了天堂——马可波罗笔下的天堂!
许多百姓穿着的丝绸衣裳,看起来比俄罗斯贵族更为华丽,这片土地的富饶,更是他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会将中国称之为天堂。同样也明白了为什么所谓的“满洲人”会不顾实力的想要窃据这里,并最终被被击败。
这里确实是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就像是天堂一样,对世人充满无边的诱惑。黄金、白银、丝绸以及茶砖,所有俄罗斯所需要的一切,在这里似乎都是不值一提的。
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这里与天堂有什么区别。有那么一瞬间,哈巴古耶夫甚至也有了一种冲动——就是率领军队把这一切都抢走,占领这个国家的想法。
但是这种冲动却是来去匆匆,甚至去得更快。因为,在经过那些城墙时,那些架在城头上的火炮用它冰冷的炮口提醒着哈巴古耶夫不要心存非分之想,提醒着他,这里的人与鞑靼人不同,他们是拥有火器的文明人。
甚至他心里会默默的记下自己看到了多少火炮——哈巴古耶夫一直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沿途城市的火炮数量,而当这个数量超过4位数的时候,他的心头便会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恐惧,甚至不由自主的选择了放弃计算下去的勇气。
尽管哈巴古耶夫从未曾经过俄罗斯人东进时如何用火枪、火炮击败蒙古人的抵抗,摧毁他们的城市,但是他在却很清楚,他们所凭借的不过只是区区数门火炮罢了,即便是整个俄罗斯,也不过只有几百门火炮。
因为哈巴古耶夫清楚的知道火器的威力,所以,当他在经过济南之后,便已经完全失去了进攻这片土地的底气,甚至连这个念头也不敢再生出了。
如果明国人可以用上千门大炮去守城,那么他们的军队还有多少大炮?
当然,哈巴古耶夫并不知道,这些守城的大炮,大抵上都是淘汰的旧式铸铁炮,即有缴获自唐军的也有郑军、江西明军以及晋藩明军的火炮,多余的火铳固然可以低价出售于民间,但是这些火炮最终大都用于城防,尤其是北方的城防,当然,明军还拥有大量性能优良的青铜野战炮。
对于这些,哈巴古耶夫自然是无从知晓,他只是震惊于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他甚至能够想象得到,一旦俄罗斯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话,也许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会在对方的炮火下,就像鞑靼人一样被轻易的消灭。
他甚至想到了那些被杀死的鞑靼人,那些鞑靼人是怎么样死在火枪下,是如何被屠杀,曾经的一幕幕又一次在哈巴古耶夫的心头,只不过,在他的心头还有一个念头——那些鞑靼人变成了俄罗斯人。
尽管警惕,但当对方作为使节来到大明的时候,仍然受到了欢迎,作为军官朱湘玉需要为他们提供方便,于是他便派出了一支骑兵队将他们“护送”至张恒,在张恒,自然有鸿胪寺的典客负责接待。
随后哈巴古耶夫便在典客的陪同下以及卫兵的护送下进抵了大明帝国的中都,这个中都并不是凤阳,而是皇帝潜龙的清河,经过长达一年的争执,百官们终于勉强同意京师南迁。当然,为了表示“天子守国门”这一良好传统的不变,在太子成年之后,太子必须前往京城,也就是北京开设幕府。
对于这些幕后的事情,哈巴古耶夫自然不知道,此时的他从张恒进入关内之后,就被眼前这个国家所显现的一面给惊呆了。
同数百年前官员往江南上任一样,哈巴古耶夫这次走的也是水路,走的正是已经略显萧条的北运河——随着黄河回归北方故道的计划展开,北运河只会越发的萧条。
之所以选择运河,一来是因为水路快捷且便利,二来,自然也有向俄罗斯人展示大明实力的意思,毕竟,相比于陆路,在满清入关屠杀中遭受重创的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已经基本恢复了元气。
就眼下来说,对于身为典官的张林看来这两个目的似乎已经完成了,而且是圆满完成了。由内河平底多桨船组成的船队不但安全抵达了中都,而且沿途经过的地方,大明的繁荣强盛同样也给哈巴古耶夫等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甚至可以说,让他们震惊不已!
这也难怪,位于东欧俄罗斯,本身就不是什么强大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在欧洲文明之外的国家,他们的城市规模有限,莫斯科与其说是首都,不如说是一个村落,城市人口不过只有区区几万人。
相比之下,他们沿途经过的城市,尽管都曾遭受过满清的屠杀,可即便是如此,沿线仍然不泛十数万人的大城市,甚至都没有去过莫斯科的哈巴古耶夫哪里曾见过这样规模的城市,同样也没有见过的如此密集的城市。
他们沿途所遇到的运河两岸城池,每一座看上去都是如此的庞大,如此的繁荣。哈巴古耶夫曾经以为位于边境的张恒已经算得上壮观繁华了。可进入关内之后,他又路过了北京,张恒自然在他眼里成了一个破旧的边境小城。而如今看着这一路看了济南等城市之后,尽管北京城的城墙足够高大,但是他仍然觉得那座城市场有些破败。根本无法与眼前的城市相提并论。
甚至在很多时候,哈巴古耶夫都有一种错觉,他觉得自己似乎进入了天堂——马可波罗笔下的天堂!
许多百姓穿着的丝绸衣裳,看起来比俄罗斯贵族更为华丽,这片土地的富饶,更是他做梦也不曾想到的。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会将中国称之为天堂。同样也明白了为什么所谓的“满洲人”会不顾实力的想要窃据这里,并最终被被击败。
这里确实是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就像是天堂一样,对世人充满无边的诱惑。黄金、白银、丝绸以及茶砖,所有俄罗斯所需要的一切,在这里似乎都是不值一提的。
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这里与天堂有什么区别。有那么一瞬间,哈巴古耶夫甚至也有了一种冲动——就是率领军队把这一切都抢走,占领这个国家的想法。
但是这种冲动却是来去匆匆,甚至去得更快。因为,在经过那些城墙时,那些架在城头上的火炮用它冰冷的炮口提醒着哈巴古耶夫不要心存非分之想,提醒着他,这里的人与鞑靼人不同,他们是拥有火器的文明人。
甚至他心里会默默的记下自己看到了多少火炮——哈巴古耶夫一直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沿途城市的火炮数量,而当这个数量超过4位数的时候,他的心头便会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恐惧,甚至不由自主的选择了放弃计算下去的勇气。
尽管哈巴古耶夫从未曾经过俄罗斯人东进时如何用火枪、火炮击败蒙古人的抵抗,摧毁他们的城市,但是他在却很清楚,他们所凭借的不过只是区区数门火炮罢了,即便是整个俄罗斯,也不过只有几百门火炮。
因为哈巴古耶夫清楚的知道火器的威力,所以,当他在经过济南之后,便已经完全失去了进攻这片土地的底气,甚至连这个念头也不敢再生出了。
如果明国人可以用上千门大炮去守城,那么他们的军队还有多少大炮?
当然,哈巴古耶夫并不知道,这些守城的大炮,大抵上都是淘汰的旧式铸铁炮,即有缴获自唐军的也有郑军、江西明军以及晋藩明军的火炮,多余的火铳固然可以低价出售于民间,但是这些火炮最终大都用于城防,尤其是北方的城防,当然,明军还拥有大量性能优良的青铜野战炮。
对于这些,哈巴古耶夫自然是无从知晓,他只是震惊于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他甚至能够想象得到,一旦俄罗斯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话,也许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会在对方的炮火下,就像鞑靼人一样被轻易的消灭。
他甚至想到了那些被杀死的鞑靼人,那些鞑靼人是怎么样死在火枪下,是如何被屠杀,曾经的一幕幕又一次在哈巴古耶夫的心头,只不过,在他的心头还有一个念头——那些鞑靼人变成了俄罗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