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奏章,半日之功就能批完?”

    “若是以前太皇太后在,或许可以,不过现在这位太后就……”

    人们正说着话,一个生脸的小公公从殿里出来,朝他们躬了躬身,“诸位大人的奏章,太后已经一一批阅,大人们可拿回仔细阅览。”

    众人闻言皆惊。

    袁琨道:“太后没来吗?”

    “太后批阅奏章后,已先行休息了。若诸位大人阅览后,仍有疑问,明日上朝时再议。”

    说完,小公公将奏折一一发还各人,众官员迫不及待的打开奏折这么一看,不觉惊出一身冷汗。

    先不说批阅的内容如何,只是这字就不容小觑。

    没想到,这太后小小年纪,字写的竟如此刚劲有力,颇有气势。

    再看内容,那些小事,处理得当,轻重缓急分的很清楚,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先办哪个后办,安排的很细致。

    如此批阅,他们根本无需再议,只照着各司其职,办事就行了。

    大臣们开始琢磨,这小太后,还真不能小看啊。

    等再看到户部银钱和青川撤监军一事时,那几个奏事大臣的脸都白了。

    他们弹劾青川监军,却被她反过来将了一军,说青川知府贪污,而且是大贪,并连累了京城的几个官员。最可怕的是今儿弹劾,今儿就给几个就近的抄了?青川的那位正在抄的路上。这速度也太快了,根本不与他们商议。也用不着商议,有证有据,无从狡辩。要真较起真儿来,不定又牵扯出多少来。

    抄了几个人家,还把户部缺少的银子给补上了,两件看似无法两全的难事,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这速度之快,办事之果决狠辣,这个做派,与当年的太皇太后确实是不遑多让。

    几个人老头儿戳在原地,看着手里的奏折,滋滋冒冷汗。

    可问题是,她这刚入宫,从哪儿弄来的那些证据呢?简直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当有人将发回的奏折转交给首辅梁光治看后,老谋深算的他不觉眯了眯眼,“看来,这位何太后身边有能人啊。”

    身为梁光治手下得意门生的于国贞道:“您是说,这些奏章的批红并非太后所为?”

    梁光治手捻胡须道:“何太后入宫不久,就算她再如何机智,也做不到这些。”

    “是啊,何太后背后这个人,定然是对朝廷之事,了如指掌的。”户部尚书刘敏志点了点头。

    袁琨拢眼神沉思,“满朝文武皆心向惠王,又有谁会在这个时候帮着太后和幼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