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临近了中秋,今年的中秋节,嘉明并未归来,只捎了书信和礼物。安静心中虽然遗憾却也明白,孩子大了,总归要放手让他们去拼搏,去闯荡,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正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总是将孩子拴在身边,拘在家里,那便是束缚了他们的翅膀,让他们无法展翅翱翔。

    安静打发人各处的去送了中秋节礼,其实统共也没有几处,安心与她婆婆家,周家镇上书香学院的夫子家,县城书院嘉明的先生家,府城学院院长青云先生家,再就是一些有过往来的人家。安静还特地往城外的灵隐寺送了点心,水果,月饼和新收上来的米面蔬菜等。

    几年下来,这些个节礼都已有了定倒,只略作添减便可。准备起来虽然繁琐了一些,倒也不犯难。因为有童嬷嬷在一旁指点,又有嘉悦的帮衬,安静倒也轻松很多。

    这几日来也有送节礼,回节礼的,来来去去的,虽然只有那么几家,却也是不得清闲的。

    八月十三小雨淅沥沥的下了一天,直至傍晚时分才停了下来,但是阴云依旧。正是因为如此,晚上的气温也是低得很。

    翌日太阳高照,雨过天晴的阳光格外的,能够毫不留情的把人晒伤。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秋老虎,形容秋日的阳光似老虎一般凶猛。

    安府里很是清净,亭台楼阁中几乎见不到人影,安静坐在窗前的软榻上,隔窗望着外面天空中飞过的大雁。

    太阳升至中空,院外走来一人,淡绿色的衣裤,简单的发髻,略微圆润的身形,配上一张讨喜的面容,此人正是冷月。

    冷月走进屋子,来到榻前,对着安静说道“小姐,前院来人禀报,说是战王爷打发人给府上送中秋节礼来了,此时,来人正在前院大厅里候着。”

    安静没有想到,远在辽东府的萧祈风竟然派人给她送来了节礼。安静来到前院大厅,见来的人正是长欢和长乐。两个人带了满满两大包的东西,说是他们爷吩咐送来的中秋节礼。

    长欢是个性子欢脱的,先是对着安静说了一大堆的吉祥话,又递上了一张节礼单子,这才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安静。“姑娘,这是我家爷给您的信”

    安静接过信,并未急着打开,而是细细地问了长欢几个问题“你家王爷一切可安好?辽东那边此时可是与大燕开战了?”对于远在战场上的萧祈风,安静是十分忧心的。朝中那些人,都羡慕萧祈风把持着兵权又深得皇上的信任。可是,他们怎么不想想,萧祈风吃了多少常人无法吃的苦?受了多少常人无法受得罪?那些个朝中大臣,整日里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安静就更觉得在边关征战的萧祈风和他的兵将们不容易了。

    长欢听了安静的询问,忙躬身回答道“回姑娘的话,我们王爷一切都好,就是时常挂念着姑娘这里。”长欢趁机为自家那王爷说了句好话,这才接着开口说道“自从我们王爷驻守到辽东府以后,萧家军已经与大燕的军队,大大小小的打了几十仗,双方均各有胜负。”

    安静点了点头,这才接着开口询问“你们家王爷有心了,劳烦两位跑了这一趟。不知你二人何时回转辽东?正好我有些东西要捎带给你家王爷。”

    “我二人明日便会启程回辽东,姑娘带给王爷的东西,现下就交给我们二人吧。”长欢开口说道。待会儿他们还要去山上给了尘大师送节礼,这是每一年都会做的,只不过这两年多了一个安静家。

    听长欢如此说,安静急忙回了后院。将手中的信封剪开,取出一份笺纸来,淡青色暗纹的纸上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信笺上的字迹安静并不陌生,正是萧祈风亲笔书写。信笺上开头便是

    我妻安安,见字如晤。

    自从定了亲,每次写信萧祈风都是如此的称呼她。安静说了他许多次,可萧祈风依然如故。后来,安静也就懒得说他了。

    信写的一如他这个人,干净利落。信中说了他在东辽的情况,说他在操练军队之余就是惦念着她。又说不能回来青州府回陪伴她过中秋,心里很是遗憾。还说争取在年前就结束这场战争,以免耽误他们成亲的日子。

    安静看完了信,发了一会儿呆,这才起身收拾带给萧祈风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一件用鸭绒做的马甲,两双鹿皮靴子,两副露指手套,还有一条安静秀的发带。吃食什么的,安静并没有带。一来,是怕天气热,路上坏了,二来,长欢和长乐两个人骑着马,东西太多并不好带。安静又给萧祈风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又说过几日她准备回一趟青山村,最后,安静还是说了一句很想念他,期待他能够平平安安,凯旋而归!

    将东西用一个包裹装好,将包裹和信一并交给了长欢和长乐。二人收下东西告别了安静,便匆匆的骑上马,奔向了城外的灵隐寺。

    夜晚,安静躺在大床上,窝在被子里许久也不曾睡着。按照以往,她只要躺在床上,用不过十几分钟就能够睡得着。但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