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瑞典出兵(1/2)
不过尽管普鲁士一方以帝国议会的名义宣布维也纳的利奥波德二世为“伪皇”,但是在帝国之中还是有着相当的诸侯对普鲁士并不以为然,甚至在帝国议会重建之后派往巴伐利亚的第一个使者就被伊坦思给灰溜溜的赶了回来。
自从奥巴联军覆灭之后,巴伐利亚加快了扩军的脚步,伊坦思尽最大的努力组建出了一支兵力远超以往的军队。而伊坦思也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普鲁士抗争到底,在则样的情况下,尽管普鲁士方面愿意在某些方面进行让步,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改变伊坦思的决心。
从某个方面来说之所以伊坦思决心支持奥地利到底也正是因为伊坦思从长远来看,并没有觉得普鲁士有很大的希望取得最终的胜利。
美因河和莱茵河诸侯们完全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尽管眼下这帮人看起来是站到了普鲁士的一边,但是他们心中能有几分是出于真心实在是值得推敲。再者诸侯们的实力尽管被多次削弱,甚至在普鲁士的威压之下还不得不贡献自己的一些军队来组建帝国军,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诸侯们手中还有着不小的实力。
就拿黑森公爵苏尼戈来说,尽管黑森为普鲁士扶持下的帝国军贡献了五千人,但是这并不代表黑森便降服了普鲁士。眼下达菲利亚率领普鲁士的主力军团已经回返波西米亚一线,留守在美因河流域的只有两个师团。
两个师团的兵力看起来是不少了。但是一旦有一个有实力的诸侯站出来反抗普鲁士,那么不要指望这两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能够派的上多大的用场。毕竟两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所需要镇守的可是广袤的美因河流域。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伊坦思对眼下的欧洲格局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此刻的普鲁士在欧洲大陆上固然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普鲁士有一个最大的短板,那就是普鲁士在欧洲大陆上并没有一个可靠的盟友。
普鲁士最为坚定的盟友是英国,但是眼下英国人正忙着全世界的抢占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另外英国皇家海军的确是公认的世界第一,但是英国的陆军却并不被人所看重。
就拿北美独立战争来看,有法国军队参加的战斗不提,拥有着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并且在兵力上还占据优势。同时还拥有着世界第一海军支持的英国陆军居然在那些北美大陆的那些农夫手上狠狠的吃了几次败仗。
这在伊坦思看来简直就是荒缪,所以他对英国陆军并不看得上眼,而且前段时间西班牙还从英国人的手中收回了直布罗陀,这也反应出了英国陆军的无能。
英国位居海外,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守护,因此欧洲列强们只能望洋兴叹,但是普鲁士可不一样。普鲁士位居欧洲大陆的中部。眼下法国正派遣军队前往荷兰迎战英国陆军,而一旦英国陆军失败,那么法国人的兵锋便可以直接威胁到普鲁士的本土。
现在的普鲁士本土可以说是相当的空虚,伊坦思并不怀疑,一旦法国人直接向普鲁士本土进攻,那么普鲁士便会失败。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思量。所以伊坦思才会态度坚决的站在普鲁士的对立面,而且眼下的巴伐利亚也征召起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在伊坦思看来普奥在波西米亚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巴伐利亚便是绝对安全的。
甚至即便普鲁士人在波西米亚一线击败了奥地利人,巴伐利亚也丝毫不惧普鲁士人的威胁!
但是伊坦思不知道的是。达菲利亚率领的美因河军团并没有一路西返,在德绍派遣信使向达菲利亚转达自己的作战计划之后。达菲利亚便将目标瞄上了巴伐利亚。
此前达菲利亚率领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在巴伐利亚境内可以说是狠狠的鼓捣了一番,眼下达菲利亚的手上有着三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以及恩斯特率领的一万汉诺威军队。
德绍那里情况紧急,但是德绍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这一点达菲利亚确信无疑,所以达菲利亚改变了之前率领全部军队驰援德绍的想法,而是派出了沙恩霍斯特率领第三师团继续赶往波西米亚一线,而他本人则率领剩余的两个师团以及一万汉诺威军队前往巴伐利亚。
尽管将第三师团派了出去,但是加上汉诺威军队,达菲利亚的麾下依然拥有着三万六千人的兵力,而三万六千人在达菲利亚看来完全可以完成自己上次所留下的遗憾了。
眼下巴伐利亚尽管经过了全国动员,但是巴伐利亚国内的军队也只有七万人,甚至这七万人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可以说比农奴也许只强了一点。而在排除了驻守各地的军队之外,伊坦思手中所能够随时调用的机动兵力也绝对不会超过五万人甚至不会超过四万人。
这段时间巴伐利亚的表现已经说明伊坦思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如果不趁机在短时间内解决巴伐利亚的威胁的话,那么说不得即便普鲁士赢得了波西米亚战役的胜利,他还需要面对一个国内军队近十万的巴伐利亚。
所以在行军至纽伦堡之后,达菲利亚便率领主力军队南下,他的目标便是慕尼黑。
时间进入了1791年的十一月,普奥之间的战争也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这场战争还没有明确的分出胜负。
在东部的波兰,布吕歇尔正忙着巩固刚刚占领的奥属波兰地区,而在西里西亚,小斐迪南率领五个普鲁士师团也正在逐步的取得对摩拉维亚一线奥地利军队的优势,或许过不了多久,小斐迪南的兵锋便可以逼近匈牙利。
自从奥巴联军覆灭之后,巴伐利亚加快了扩军的脚步,伊坦思尽最大的努力组建出了一支兵力远超以往的军队。而伊坦思也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普鲁士抗争到底,在则样的情况下,尽管普鲁士方面愿意在某些方面进行让步,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改变伊坦思的决心。
从某个方面来说之所以伊坦思决心支持奥地利到底也正是因为伊坦思从长远来看,并没有觉得普鲁士有很大的希望取得最终的胜利。
美因河和莱茵河诸侯们完全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尽管眼下这帮人看起来是站到了普鲁士的一边,但是他们心中能有几分是出于真心实在是值得推敲。再者诸侯们的实力尽管被多次削弱,甚至在普鲁士的威压之下还不得不贡献自己的一些军队来组建帝国军,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诸侯们手中还有着不小的实力。
就拿黑森公爵苏尼戈来说,尽管黑森为普鲁士扶持下的帝国军贡献了五千人,但是这并不代表黑森便降服了普鲁士。眼下达菲利亚率领普鲁士的主力军团已经回返波西米亚一线,留守在美因河流域的只有两个师团。
两个师团的兵力看起来是不少了。但是一旦有一个有实力的诸侯站出来反抗普鲁士,那么不要指望这两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能够派的上多大的用场。毕竟两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所需要镇守的可是广袤的美因河流域。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伊坦思对眼下的欧洲格局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此刻的普鲁士在欧洲大陆上固然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普鲁士有一个最大的短板,那就是普鲁士在欧洲大陆上并没有一个可靠的盟友。
普鲁士最为坚定的盟友是英国,但是眼下英国人正忙着全世界的抢占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另外英国皇家海军的确是公认的世界第一,但是英国的陆军却并不被人所看重。
就拿北美独立战争来看,有法国军队参加的战斗不提,拥有着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并且在兵力上还占据优势。同时还拥有着世界第一海军支持的英国陆军居然在那些北美大陆的那些农夫手上狠狠的吃了几次败仗。
这在伊坦思看来简直就是荒缪,所以他对英国陆军并不看得上眼,而且前段时间西班牙还从英国人的手中收回了直布罗陀,这也反应出了英国陆军的无能。
英国位居海外,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守护,因此欧洲列强们只能望洋兴叹,但是普鲁士可不一样。普鲁士位居欧洲大陆的中部。眼下法国正派遣军队前往荷兰迎战英国陆军,而一旦英国陆军失败,那么法国人的兵锋便可以直接威胁到普鲁士的本土。
现在的普鲁士本土可以说是相当的空虚,伊坦思并不怀疑,一旦法国人直接向普鲁士本土进攻,那么普鲁士便会失败。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思量。所以伊坦思才会态度坚决的站在普鲁士的对立面,而且眼下的巴伐利亚也征召起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在伊坦思看来普奥在波西米亚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巴伐利亚便是绝对安全的。
甚至即便普鲁士人在波西米亚一线击败了奥地利人,巴伐利亚也丝毫不惧普鲁士人的威胁!
但是伊坦思不知道的是。达菲利亚率领的美因河军团并没有一路西返,在德绍派遣信使向达菲利亚转达自己的作战计划之后。达菲利亚便将目标瞄上了巴伐利亚。
此前达菲利亚率领第一师团和第二师团在巴伐利亚境内可以说是狠狠的鼓捣了一番,眼下达菲利亚的手上有着三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以及恩斯特率领的一万汉诺威军队。
德绍那里情况紧急,但是德绍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这一点达菲利亚确信无疑,所以达菲利亚改变了之前率领全部军队驰援德绍的想法,而是派出了沙恩霍斯特率领第三师团继续赶往波西米亚一线,而他本人则率领剩余的两个师团以及一万汉诺威军队前往巴伐利亚。
尽管将第三师团派了出去,但是加上汉诺威军队,达菲利亚的麾下依然拥有着三万六千人的兵力,而三万六千人在达菲利亚看来完全可以完成自己上次所留下的遗憾了。
眼下巴伐利亚尽管经过了全国动员,但是巴伐利亚国内的军队也只有七万人,甚至这七万人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训练,可以说比农奴也许只强了一点。而在排除了驻守各地的军队之外,伊坦思手中所能够随时调用的机动兵力也绝对不会超过五万人甚至不会超过四万人。
这段时间巴伐利亚的表现已经说明伊坦思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如果不趁机在短时间内解决巴伐利亚的威胁的话,那么说不得即便普鲁士赢得了波西米亚战役的胜利,他还需要面对一个国内军队近十万的巴伐利亚。
所以在行军至纽伦堡之后,达菲利亚便率领主力军队南下,他的目标便是慕尼黑。
时间进入了1791年的十一月,普奥之间的战争也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这场战争还没有明确的分出胜负。
在东部的波兰,布吕歇尔正忙着巩固刚刚占领的奥属波兰地区,而在西里西亚,小斐迪南率领五个普鲁士师团也正在逐步的取得对摩拉维亚一线奥地利军队的优势,或许过不了多久,小斐迪南的兵锋便可以逼近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