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堡不缺军械、不缺弹药、更不缺食物,如果麾下有五百名合格的士兵,敌人不付出三倍的伤亡,压根就别想摸到枫叶堡的内墙。如果敌人围而不攻,枫叶堡可以守到天荒地老。

    可惜,费尔特手里只有五百来号老弱病残。

    予敌三倍伤亡这种事情干脆想都别想,更别说什么「守到天荒地老」。

    大家伙用屁股想也知道,枫叶堡肯定是守不住的,要么投降、要么死,没有充分的理由,人人都会选投降。

    因此,奥尔德·费尔特的头号难题是如何维持住这群残兵败将的士气,令他们不至崩溃——最关键的是不至「提前崩溃」。

    只要一有机会,费尔特少校就会给部下们灌输「早投降不如晚投降,主动投降不如等人劝降」的想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费尔特少校并没有骗人。

    按照帕拉图人的惯例,胜利者对于战败者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随意处死、发卖和奴役俘虏。

    不过处死和发卖的情况,如今只会发生在对于赫德人的战争中。

    不得不说,共和制度的建立深刻地改变了这片土地。

    在过去,「帕拉图人」只是一个松散的概念,帕拉图人的战争是领主与领主之间的攻杀、统治者与反抗者之间的屠戮,杀死俘虏就是杀死敌人,所以帕拉图人从来不会手软。

    然而,当帝制走向终结,「属于所有人的国家」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与接纳以后,杀死俘虏就从杀死敌人变成了杀死同胞,不再被大众道德所容忍。

    但是,虽然共和制度改变了帕拉图人,但到目前为止,改变得并不多。

    尽管如今的帕拉图人认为杀死同胞有违道德,可是对于从「战败的同胞」身上榨取赎金、强迫劳动等行为,可是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

    费尔特少校便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痛点,一有机会就向部下们痛陈利害。

    先大讲当了俘虏的下场有多惨——大部分是费尔特少校想象的;

    然后再特讲枫叶堡的城防有多坚固——这点倒没有骗人;

    最终宣传他的终极理论——枫叶堡是属于枫叶堡里所有人的谈判筹码,大家伙完全可以用枫叶堡跟叛军换个好待遇;

    所以必须要守!守得越久,待遇越好!

    一定要守到叛军无能为力、守到叛军按捺不住、守到叛军主动来劝降,才是对于所有人来说最好的结局。

    费尔特少校甚至编了一句响亮的口号,每天用餐前带领守军齐喊三遍:

    「开门投降,当牛做马;等人劝降,揣钱回家。」

    通过这套理论的灌输,费尔特少校还将其进阶推论普及到了部下当中——既然枫叶堡是所有人的谈判本钱,那么谁要是自己开门投降,就是背叛集体、卖友求荣,可恶、可耻、罪无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