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1/2)
不一会儿祭祖结束的众人就依次进入了宴会厅,各自在各自的位置上落座。平日里旁支的人自然不来主家这边,只是因为过年的缘故,于是旁支的人也会一道来到主家这边,便显得家中更为热闹。平素家里也有几百个人,今日倒是显得更多一些。各张桌子都分别坐满彼此与自己亲近,或是辈分相近的人坐在一起,你挨我挤的,互相说两句闲话,慰问一下今年一年的情况。
姜阮涟与陈喜儿两位姨娘原本是不打算上桌的,只是本家小辈的一桌实在显得有些空,于是二人便各自挑了位置坐下。姜阮涟仍然是坐在纪罗绮边上,右边坐着的是纪罗缊。纪罗缊身边自然坐着她的丈夫冯瑞宇。
冯瑞宇显然是第一次在这边过年,纵然已经在家中驻留一段时间,却还是有些不习惯。王日里自然都是在家中过年,平常的时候也见过哥哥娶了嫂嫂之后,嫂嫂自然也要在自己家过年,只是却从来没有经历过自己要到女方家过年。
想起来当初父母定这桩婚事的时候是极为纠结的,一边想着这样的世家大族,自然有巴结拉拢的必要,一边又想着或许可以让女儿嫁过去,奈何人家的亲事已经提到了儿子的头上,最失灵的也只有一位小姐,只好忍痛割爱,让儿子来到了这边。冯瑞宇记得当时还颇不理解。天底下怎么会有男子到女方家这样的道理?这与入赘又有什么两样?
可是来了这边呆的日子久了,才发现原来这边家里自古就是这样的习俗。儿子娶妻女儿遭赘婿,说到底,靠的也不是什么别的,只不过是家中的声望,金钱与权利。说到底,来人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尊严面子,而是这些金钱与权利,当然有足够的钱权的时候,一切的规则都可以被打破。就比如说所谓的女子出嫁,从夫或者女子嫁出去了,就是男方家的人在这个家中是全然不存在的。而要是要归结到本身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又是什么给了这边底气,说到底还是他们其强大的财力以及滔天的权力。
纪柏珩是刚回来没多久的,英国留学的日子也不大好过,现在外头乱哄哄的,哪怕是英国也难免牵连其中。中国的战争仍然持续在东三省和华北平原,住在北平城中的人,纵然自己说住在首都,可是这里是政治中心,自然对于外头的消息也更要灵通一些。只不过是大家都相信那样的战火,竟然烧不到北平城天朝上国的观念还在大家心中。
英国自然是不大太平,连带着纪柏珩所在的学校也不太太平。他在英国住的便是当年纪罗绮留学的时候住的房子,研究生在外头读四年,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如今,国内局势混乱,而国外的局势也未必亲民。即使比之国内,国外的总要让人更看得明晰一点。况且,如果国内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好歹把人留在国外,总比在国内安全些。
冯瑞宇自然会跟纪柏珩多说几句话。
纪柏珩也是回来之后才知道家里的事情的。知道妹妹已经被母亲许配出去,嫁的是英国大使馆大使的儿子,知道四房那边又出了事情,六妹七弟失踪。他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只是叹一口气,心中自觉的,其实这些消息与自己是无关的。在这种大家族中,最不缺的就是一些人情冷暖,大家一个个面上看着都关心,可背后却是充满了背叛与欺骗的。
当然,大过年的,没有人愿意讨论这些,这桌上爱热闹的几个已经都凑到长辈面前去。
纪柏珩看着过去的几个人,突然想起来纪柏琛。往这里要是有这种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纪柏琛。这一刻,突然有了一种真实感,那个爱热闹的弟弟的确已经离开了这个家庭。那么他在外地的日子过的好吗?新年伊始,是否有人祝他新年快乐,又是否有长辈爱怜的把他揽在怀里,给他一个红包,或者是让人替他温一杯酒?
纪柏珩有些想自嘲。什么时候自己是如此多管闲事的人呢?
纪罗绛看出来丈夫的神色有些不对,轻轻地笑了两声,伸出一只手去搭在丈夫的肩膀上,目光在母亲的身上停留片刻,而后又转回来,停在丈夫身边,与丈夫轻声耳语,在旁人看来,只当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夫妻。
在旁人看来,两人的确是这样的。无比恩爱,无比和谐,纵然当初旁人都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只知道两人匆匆忙忙就成了婚,可是成婚之后,两人却从未让人看过半分笑话,人人见到这对夫妻都只说一句抗俪情深或者是相敬如宾。可实际上,两人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没有办法说清的事情。两人各自怀着各自的目的,这桩婚姻他们不会结束,可是在这桩婚姻里面,爱情究竟能占到一个多么微小的部分,这是不得而知的。
纪罗绛在外人面前自然做足的样子,轻轻靠过去,连嘴里吐出来的话都是无尽的温柔情。“你在这边思量什么呢?你瞧瞧那几个年纪小的,连大哥和二姐都去拜年了,你这刚回来不?各家走动走动就算了,大过年的,怎么还不去?”说着站起身来,纪柏珩也紧跟着起来,纪罗绛一双眼睛眯了起来,十分的满意。“快些跟我过去吧。”
两人走过去的时候,长辈那一桌已经被小辈们包围了起来,年纪大一些的孙子辈也都学会了磕头拜红包那一套,小孩子到底能得到老人家的喜爱一看几个小孩过来,自然众人心中都欢喜。
周玉仪此刻也不管究竟哪几个孩子是自家儿子,儿媳亲生的哪几个,又是别人生的,只想着大家说到底都是一个姓,于是笑呵呵的让身后的翡翠拿出红包来,一个个的往孩子手里递。她一边递红包,一边又看着最前头的纪悟筍与纪幼蓁,眼中满是赞叹。
若说这家里的小辈们自己最喜欢的两个,就一定是这两个了。一个是从小就知书识礼,跟着叫琪摸摸学习世家的礼仪,又跟着先生学习文化武术君子六艺,样样都让人挑不出错来。一个是自小便是柔柔弱弱的安静性子,可若说是纯粹的柔弱,竟然也不是,眉眼间又自带着一股温柔坚定,女孩子该会的管家记账琴棋书画音乐舞蹈也是一个不落,自己时时刻刻看着,只希望这如何是自己的孙女就好了。
看着这两个孩子,又想起了排行老三的纪悟篍。原本孩子也该是在这儿一起过年的,奈何实在是天公不作美,除了那样子的事情,亲娘死了,孩子又跟了爹走,爹却又纳了一位平妻,不知孩子日后的日子如何?周玉仪想着想着便有些伤感,但又想起来,这是大过年的,只好又轻笑几声。好在大过年的气氛总是好的,只是随意的伤感了那么一阵便又被欢乐的气氛所带动。
如果说今年过年最显落寞的便就是尤青了。瞧着别人家的孩子过来,便不免的想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明明当初两个孩子也是一起生下来的,偏偏两个孩子如今也一起离开了自己。一个是已经入土为安,另一个已经不知何处去了,有生之年,未必能够再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想着想着又想起自己那没在家中过年的孙子,当初的女婿是自己千挑万选定下来的,偏偏最后女婿带走了孙子,又纳了一位平妻,而自己的女儿还没过三年。
她越想越觉得悲痛,这样子合家欢乐的场景并没有让人觉得欢心,反而更觉得心中伤感。
纪和悯自然看出来妻子的情绪不悦,可是大过年的,露出一副不高兴的神色,这是不吉利的,上头还坐着父亲母亲两位老人家,要是让父母不满意,这才是大事。于是他不管妻子此刻究竟想着什么,轻轻地在桌下拍了拍妻子,示意妻子收回这副不吉利的样子。
他自然心中也想着自己的儿女。可是他觉得自己并没有错,若要说这错,归根结底都要归在妻子身上。若不是妻子当初一意孤行,定下了那桩婚姻,而自己又看着没什么错误,又怎么会将女儿嫁过去,而女儿又怎么会抑郁成疾,最终撒手人寰。至于儿子,就更是若不是妻子一直急于给儿子定下一门亲事,又怎么至于将儿子逼走?归根结底,妻子在这件事情中占了太多的错误,若说心疼,那实在是心疼不起来的。除了一句自作自受,他没有别的话评价。
姜阮涟与陈喜儿两位姨娘原本是不打算上桌的,只是本家小辈的一桌实在显得有些空,于是二人便各自挑了位置坐下。姜阮涟仍然是坐在纪罗绮边上,右边坐着的是纪罗缊。纪罗缊身边自然坐着她的丈夫冯瑞宇。
冯瑞宇显然是第一次在这边过年,纵然已经在家中驻留一段时间,却还是有些不习惯。王日里自然都是在家中过年,平常的时候也见过哥哥娶了嫂嫂之后,嫂嫂自然也要在自己家过年,只是却从来没有经历过自己要到女方家过年。
想起来当初父母定这桩婚事的时候是极为纠结的,一边想着这样的世家大族,自然有巴结拉拢的必要,一边又想着或许可以让女儿嫁过去,奈何人家的亲事已经提到了儿子的头上,最失灵的也只有一位小姐,只好忍痛割爱,让儿子来到了这边。冯瑞宇记得当时还颇不理解。天底下怎么会有男子到女方家这样的道理?这与入赘又有什么两样?
可是来了这边呆的日子久了,才发现原来这边家里自古就是这样的习俗。儿子娶妻女儿遭赘婿,说到底,靠的也不是什么别的,只不过是家中的声望,金钱与权利。说到底,来人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尊严面子,而是这些金钱与权利,当然有足够的钱权的时候,一切的规则都可以被打破。就比如说所谓的女子出嫁,从夫或者女子嫁出去了,就是男方家的人在这个家中是全然不存在的。而要是要归结到本身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又是什么给了这边底气,说到底还是他们其强大的财力以及滔天的权力。
纪柏珩是刚回来没多久的,英国留学的日子也不大好过,现在外头乱哄哄的,哪怕是英国也难免牵连其中。中国的战争仍然持续在东三省和华北平原,住在北平城中的人,纵然自己说住在首都,可是这里是政治中心,自然对于外头的消息也更要灵通一些。只不过是大家都相信那样的战火,竟然烧不到北平城天朝上国的观念还在大家心中。
英国自然是不大太平,连带着纪柏珩所在的学校也不太太平。他在英国住的便是当年纪罗绮留学的时候住的房子,研究生在外头读四年,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如今,国内局势混乱,而国外的局势也未必亲民。即使比之国内,国外的总要让人更看得明晰一点。况且,如果国内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好歹把人留在国外,总比在国内安全些。
冯瑞宇自然会跟纪柏珩多说几句话。
纪柏珩也是回来之后才知道家里的事情的。知道妹妹已经被母亲许配出去,嫁的是英国大使馆大使的儿子,知道四房那边又出了事情,六妹七弟失踪。他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只是叹一口气,心中自觉的,其实这些消息与自己是无关的。在这种大家族中,最不缺的就是一些人情冷暖,大家一个个面上看着都关心,可背后却是充满了背叛与欺骗的。
当然,大过年的,没有人愿意讨论这些,这桌上爱热闹的几个已经都凑到长辈面前去。
纪柏珩看着过去的几个人,突然想起来纪柏琛。往这里要是有这种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纪柏琛。这一刻,突然有了一种真实感,那个爱热闹的弟弟的确已经离开了这个家庭。那么他在外地的日子过的好吗?新年伊始,是否有人祝他新年快乐,又是否有长辈爱怜的把他揽在怀里,给他一个红包,或者是让人替他温一杯酒?
纪柏珩有些想自嘲。什么时候自己是如此多管闲事的人呢?
纪罗绛看出来丈夫的神色有些不对,轻轻地笑了两声,伸出一只手去搭在丈夫的肩膀上,目光在母亲的身上停留片刻,而后又转回来,停在丈夫身边,与丈夫轻声耳语,在旁人看来,只当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夫妻。
在旁人看来,两人的确是这样的。无比恩爱,无比和谐,纵然当初旁人都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只知道两人匆匆忙忙就成了婚,可是成婚之后,两人却从未让人看过半分笑话,人人见到这对夫妻都只说一句抗俪情深或者是相敬如宾。可实际上,两人真的是这样吗?这是没有办法说清的事情。两人各自怀着各自的目的,这桩婚姻他们不会结束,可是在这桩婚姻里面,爱情究竟能占到一个多么微小的部分,这是不得而知的。
纪罗绛在外人面前自然做足的样子,轻轻靠过去,连嘴里吐出来的话都是无尽的温柔情。“你在这边思量什么呢?你瞧瞧那几个年纪小的,连大哥和二姐都去拜年了,你这刚回来不?各家走动走动就算了,大过年的,怎么还不去?”说着站起身来,纪柏珩也紧跟着起来,纪罗绛一双眼睛眯了起来,十分的满意。“快些跟我过去吧。”
两人走过去的时候,长辈那一桌已经被小辈们包围了起来,年纪大一些的孙子辈也都学会了磕头拜红包那一套,小孩子到底能得到老人家的喜爱一看几个小孩过来,自然众人心中都欢喜。
周玉仪此刻也不管究竟哪几个孩子是自家儿子,儿媳亲生的哪几个,又是别人生的,只想着大家说到底都是一个姓,于是笑呵呵的让身后的翡翠拿出红包来,一个个的往孩子手里递。她一边递红包,一边又看着最前头的纪悟筍与纪幼蓁,眼中满是赞叹。
若说这家里的小辈们自己最喜欢的两个,就一定是这两个了。一个是从小就知书识礼,跟着叫琪摸摸学习世家的礼仪,又跟着先生学习文化武术君子六艺,样样都让人挑不出错来。一个是自小便是柔柔弱弱的安静性子,可若说是纯粹的柔弱,竟然也不是,眉眼间又自带着一股温柔坚定,女孩子该会的管家记账琴棋书画音乐舞蹈也是一个不落,自己时时刻刻看着,只希望这如何是自己的孙女就好了。
看着这两个孩子,又想起了排行老三的纪悟篍。原本孩子也该是在这儿一起过年的,奈何实在是天公不作美,除了那样子的事情,亲娘死了,孩子又跟了爹走,爹却又纳了一位平妻,不知孩子日后的日子如何?周玉仪想着想着便有些伤感,但又想起来,这是大过年的,只好又轻笑几声。好在大过年的气氛总是好的,只是随意的伤感了那么一阵便又被欢乐的气氛所带动。
如果说今年过年最显落寞的便就是尤青了。瞧着别人家的孩子过来,便不免的想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明明当初两个孩子也是一起生下来的,偏偏两个孩子如今也一起离开了自己。一个是已经入土为安,另一个已经不知何处去了,有生之年,未必能够再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想着想着又想起自己那没在家中过年的孙子,当初的女婿是自己千挑万选定下来的,偏偏最后女婿带走了孙子,又纳了一位平妻,而自己的女儿还没过三年。
她越想越觉得悲痛,这样子合家欢乐的场景并没有让人觉得欢心,反而更觉得心中伤感。
纪和悯自然看出来妻子的情绪不悦,可是大过年的,露出一副不高兴的神色,这是不吉利的,上头还坐着父亲母亲两位老人家,要是让父母不满意,这才是大事。于是他不管妻子此刻究竟想着什么,轻轻地在桌下拍了拍妻子,示意妻子收回这副不吉利的样子。
他自然心中也想着自己的儿女。可是他觉得自己并没有错,若要说这错,归根结底都要归在妻子身上。若不是妻子当初一意孤行,定下了那桩婚姻,而自己又看着没什么错误,又怎么会将女儿嫁过去,而女儿又怎么会抑郁成疾,最终撒手人寰。至于儿子,就更是若不是妻子一直急于给儿子定下一门亲事,又怎么至于将儿子逼走?归根结底,妻子在这件事情中占了太多的错误,若说心疼,那实在是心疼不起来的。除了一句自作自受,他没有别的话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