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1/2)
今年的中秋祭祀到底跟往年的中秋祭祀是不一样的。往年的中秋祭祀,虽然说如今已经是民国时期,只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总还根深蒂固的留在人们心里,尤其是这样的家族里头,于是女子不能进祠堂,这样的话也仍然还是存在的,对于让女子进祠堂叩拜,总觉得是对先祖的不敬。于是往年便是太爷带了各位男性族人进去跪拜跪拜完毕之后又有老太太带着各位女性族人在祠堂门前跪拜,总归不能踏进那祠堂的地里头去。
可是虽说是不让女子供奉祖先,从前小时候犯了错的时候也总有罚跪祠堂的时候,跪在列祖列宗面前,那时候倒是不说什么不让祭祀的时候进祠堂这种话。说起来倒也真有几分前后颠倒无所适从的意思在。
今年则与往年又有几分不同。往年的时候,太爷的身子骨无论如何也不像今年这般,可是到了今年,太爷身子骨每况愈下,就更不必再说其他。原本是应该带着各位男性族人进祠堂跪拜,奈何今年的身子骨实在是撑不住,只是无论如何这是家里头大事,没有因为自己的身子骨就免了的道理。于是在祭祀当日,太爷坐着轿子过来,被人搀扶着到了主位那边去,在祠堂的最前面的垫子上跪下来。
身后的一众男性族人乌泱泱的也紧跟着跪下来,那人一直从祠堂里头跪到祠堂,外面又一直跪到祠堂的门口,知道了,那门框边上仍然还跪着一位家里头辈分最小,又或者是亲近关系最远的。
一排人就这样子乌央乌央的跪在祠堂外面的地上面,没有人在意膝盖底下的青石路是否会玷污了他们身上穿着的绫罗绸缎,没有人在意这地上是否有灰尘,更没有人在意前头跪着的到底是谁自己这番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
他们想不到的,他们也懒得去想,他们更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已然不关心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了?在如今的世道里头,祖宗信仰这些的说来好听,可是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那些上古的神或者是自家的祖先,真的能够保佑家里的人,难不成平民百姓就不磕头?难不成平民百姓就不供奉吗?自然也不是的。
那么,为什么又有一个又一个的百姓死于非命,一个又一个的百姓成为冤魂,一个又一个的百姓食不果腹?最终卖儿育女,却仍然无法逃出生天呢!还能够说是心不前诚吗?还能够说是内心没有对于祖先的信仰吗?还能够说是跪拜的时候不够庄严肃穆吗?
如何能说呢?不少人家哪怕自己这顿饭已然是食不果腹,却还要拨出一部分去供奉祖先。不少人家为此甚至去信了佛或者是信了道,祈求从神仙那里得到一丝解脱。可是究竟有没有得到解脱?究竟又能不能够得到解脱?九天之外的神仙是不是能够听到底下凡人的诉说?如果真的听到了,又为何安享凡人供奉却如今仍然一动不动。
这些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办法得到解释的。于是许多人开始淡化了神权主义,又有许多人在极度的精神痛苦与物质痛苦之下,试图从神明那里得到解脱。无非是个人的观念不同罢了。
纪罗绮在男性族人跪拜的时候,只站在祠堂外面冷眼瞧着祠堂里面乌央乌央的一群人。每个人跪下去的角度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手都贴在那青石地板上头,每个人都弓着脊背,每个人都将额头贴在手背上头,每个人都看似虔诚。可是看似虔诚的背后,内心又在想着什么?到底是在想着一会儿要吃些什么,还是想着回去之后又该如何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又或者想着自己等会儿能在这家里头讨到什么好处?究竟有几个人是真心供奉先祖,又有几个人是真心想着先祖的,这些还仍然是犹未可知。
纪罗绮从来是不相信这些的。与其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命,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从来都没有听过见过的一群泥糊的木头上头,不如将自己的一生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将自己的性命身家都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让自己的一生是由自己掌控的,这才算得上是安全。靠别人永远是靠不住的,靠谁都靠不住。一切人都终有离开的一天,若是走在自己前头或者是自己率先一步,那么能够陪自己一生的终究还是只有自己。
从出生到死亡人本身就是只有一个人。遇到的一切人都是生命里的过客,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一生中的同行者。如果人不信自己,那还能信谁呢?
纪罗绮想到这里的时候,眼神却不由自主的往后瞟了一眼。姜阮涟穿金戴银打扮的华丽庄重,是平常在家中无法见到的样子。只是尽管如此,也仍然没有半分的趾高气昂,只是低眉顺眼的站在周玉仪身后。旁边的紫嫣跟在一旁,主仆二人都是一副低眉顺眼的神色,没有人多说一句话,两只手交叠放在小腹处,半句话不敢多言。甚至不敢抬头去看看里头的场景,不好奇屋子里头的祭祀是什么样的,不好奇为什么男性能进去,自己却不能进去。
她忽的又想起很多年前当对方刚来家里的时候与自己说的那一番话。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会去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才会去思考解放与革新,而像那样的小门小户,能够活着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能够有一顿饱饭,已然就是天大的恩赐了,又如何再去想其他?永远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是没有心情去思考所谓的家国大义的。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家国大义的恩惠,他们的生活也一直那样凄苦,于是便不能够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去懂所谓的家国大义,更不能够在他们做出了与自己不一样的选择的时候去谴责他们不知感恩。
他们从来就不必感恩,他们从来也不因感恩,他们没有受到过半点恩泽,又如何要强制他们去感受这个所谓的世道,去感谢现在所谓的上层阶级。正是所谓的上层阶级,才造就了他们的悲剧。于是只有阶级平等,才能够拯救千千万万的人,否则上层阶级永远在上层阶级,享受着万人供奉,过着人上人的地位。殊不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道理。
姜阮涟虽然不知道前头的人望着自己的这两眼,心中都想了多少东西。她只想着这里到底要站到什么时候,是个头,究竟自己要站到什么时候,才算完这些祭祖仪式到底要什么时候才结束?只是哪怕是万般疲惫,却也不能动半分。脚底下穿着,今天早晨刚送来的鞋,美则美矣,只是站久了,难免有些脚痛,却又瞧着身旁人,没有一个有动静的,便晓得大概是自己穿不惯这样的东西,于是也只好硬生生站在那里,半句话不敢多言。
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从祠堂跪到门外头的地步上,多到了一个个上香要上许久的地步上。旁边站着的随从都要换班,换了一班又一班,眼瞅着才让屋子里头的男性族人们挨个上完了香。
女性族人们自然也是能上香的,无非是不能跪在祠堂里头上香,但若是说跪在祠堂外头,自然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老太太率先跪到了前头,后面依次跟着姑老太太二老太太之类的,而后便是几个儿媳妇。周玉仪自然是跟在几位老太太之后的第一个长房的儿媳,又是这一辈里头辈分最大的一个,又是年龄最大的自然没有不率先上香的道理。旁边跪着的是二老太太家的儿媳妇,而后便是这头的二姑小姐,再然后是姑老太太家里头的儿媳妇。以此类推一溜跪下来,光是老太太以及儿媳妇小姐们就乌央乌央的跪了半个院子。
再然后便是这家里头的小姐们,小姐们按照名字次序排了,也不说什么,主家旁氏远亲近亲,一律只以年龄为大,于是哪怕是年龄大些,但是却与家里头的亲族隔得远一些的,也仍然跪在前头的位置。尽管自己也知道这是自己一辈子唯一一次能够跪在祖宗面前,能够如此近距离的让祖宗看到自己只是这些旁支到底比不上主家跪在前头的时候,还有几分畏畏缩缩,甚至恨不得要让自己挪到后面些去,免得在前头丢颜面。
纪罗绮跪在中间些的位置。也如同那些男性亲眷们一样低着头并不发出一句话。她甚至不去抬头看上面的祖宗先辈。祖宗先辈们都是已经逝去的,而后代所说的延续,祖宗荣光也实际上只不过是延续家族荣光,若是说的通俗些,便是一个集体里面的荣光,这些人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而所谓的祖宗,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上的集合体,概念上信仰和概念上的先祖罢了。若是非要说自然是现在活着的人最为要紧,而每年花费这样大的时间去跪几个泥糊的木头去祈求这些木头们的保护,实在还算得上是可笑的事情。
只不过话是如此说的事,却不是如此做的,无论心里做如何想法,人人都要恭恭敬敬的跪在祖宗面前。
女性族,人们的香自然是不能自己上去上的,旁边自然站了两溜丫头,女性族人们的香点燃之后,便由丫头握到手里,而后送到站在门槛上的随从们手里随从们挨个走进去,又将手里头的香递给站在前头的男性组长,也就是太爷,太爷挨个将那香插进香炉里面,如此,就算是女性族人们上了香。
这自然是不公平的。如何公平呢?人人家里头都留着这一家的血,可是偏偏男性族人就能在里头跪拜,男性族人就能亲手将自己的香插到那里头,而女性族人却还要靠着男性族人才能将自己的香递过去,这又有什么公平可言?
可是虽说是不让女子供奉祖先,从前小时候犯了错的时候也总有罚跪祠堂的时候,跪在列祖列宗面前,那时候倒是不说什么不让祭祀的时候进祠堂这种话。说起来倒也真有几分前后颠倒无所适从的意思在。
今年则与往年又有几分不同。往年的时候,太爷的身子骨无论如何也不像今年这般,可是到了今年,太爷身子骨每况愈下,就更不必再说其他。原本是应该带着各位男性族人进祠堂跪拜,奈何今年的身子骨实在是撑不住,只是无论如何这是家里头大事,没有因为自己的身子骨就免了的道理。于是在祭祀当日,太爷坐着轿子过来,被人搀扶着到了主位那边去,在祠堂的最前面的垫子上跪下来。
身后的一众男性族人乌泱泱的也紧跟着跪下来,那人一直从祠堂里头跪到祠堂,外面又一直跪到祠堂的门口,知道了,那门框边上仍然还跪着一位家里头辈分最小,又或者是亲近关系最远的。
一排人就这样子乌央乌央的跪在祠堂外面的地上面,没有人在意膝盖底下的青石路是否会玷污了他们身上穿着的绫罗绸缎,没有人在意这地上是否有灰尘,更没有人在意前头跪着的到底是谁自己这番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
他们想不到的,他们也懒得去想,他们更没有办法知道。他们已然不关心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了?在如今的世道里头,祖宗信仰这些的说来好听,可是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那些上古的神或者是自家的祖先,真的能够保佑家里的人,难不成平民百姓就不磕头?难不成平民百姓就不供奉吗?自然也不是的。
那么,为什么又有一个又一个的百姓死于非命,一个又一个的百姓成为冤魂,一个又一个的百姓食不果腹?最终卖儿育女,却仍然无法逃出生天呢!还能够说是心不前诚吗?还能够说是内心没有对于祖先的信仰吗?还能够说是跪拜的时候不够庄严肃穆吗?
如何能说呢?不少人家哪怕自己这顿饭已然是食不果腹,却还要拨出一部分去供奉祖先。不少人家为此甚至去信了佛或者是信了道,祈求从神仙那里得到一丝解脱。可是究竟有没有得到解脱?究竟又能不能够得到解脱?九天之外的神仙是不是能够听到底下凡人的诉说?如果真的听到了,又为何安享凡人供奉却如今仍然一动不动。
这些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办法得到解释的。于是许多人开始淡化了神权主义,又有许多人在极度的精神痛苦与物质痛苦之下,试图从神明那里得到解脱。无非是个人的观念不同罢了。
纪罗绮在男性族人跪拜的时候,只站在祠堂外面冷眼瞧着祠堂里面乌央乌央的一群人。每个人跪下去的角度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手都贴在那青石地板上头,每个人都弓着脊背,每个人都将额头贴在手背上头,每个人都看似虔诚。可是看似虔诚的背后,内心又在想着什么?到底是在想着一会儿要吃些什么,还是想着回去之后又该如何去发展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又或者想着自己等会儿能在这家里头讨到什么好处?究竟有几个人是真心供奉先祖,又有几个人是真心想着先祖的,这些还仍然是犹未可知。
纪罗绮从来是不相信这些的。与其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命,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在从来都没有听过见过的一群泥糊的木头上头,不如将自己的一生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只有将自己的性命身家都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让自己的一生是由自己掌控的,这才算得上是安全。靠别人永远是靠不住的,靠谁都靠不住。一切人都终有离开的一天,若是走在自己前头或者是自己率先一步,那么能够陪自己一生的终究还是只有自己。
从出生到死亡人本身就是只有一个人。遇到的一切人都是生命里的过客,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一生中的同行者。如果人不信自己,那还能信谁呢?
纪罗绮想到这里的时候,眼神却不由自主的往后瞟了一眼。姜阮涟穿金戴银打扮的华丽庄重,是平常在家中无法见到的样子。只是尽管如此,也仍然没有半分的趾高气昂,只是低眉顺眼的站在周玉仪身后。旁边的紫嫣跟在一旁,主仆二人都是一副低眉顺眼的神色,没有人多说一句话,两只手交叠放在小腹处,半句话不敢多言。甚至不敢抬头去看看里头的场景,不好奇屋子里头的祭祀是什么样的,不好奇为什么男性能进去,自己却不能进去。
她忽的又想起很多年前当对方刚来家里的时候与自己说的那一番话。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会去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才会去思考解放与革新,而像那样的小门小户,能够活着已然是不幸中的万幸,能够有一顿饱饭,已然就是天大的恩赐了,又如何再去想其他?永远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是没有心情去思考所谓的家国大义的。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家国大义的恩惠,他们的生活也一直那样凄苦,于是便不能够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去懂所谓的家国大义,更不能够在他们做出了与自己不一样的选择的时候去谴责他们不知感恩。
他们从来就不必感恩,他们从来也不因感恩,他们没有受到过半点恩泽,又如何要强制他们去感受这个所谓的世道,去感谢现在所谓的上层阶级。正是所谓的上层阶级,才造就了他们的悲剧。于是只有阶级平等,才能够拯救千千万万的人,否则上层阶级永远在上层阶级,享受着万人供奉,过着人上人的地位。殊不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道理。
姜阮涟虽然不知道前头的人望着自己的这两眼,心中都想了多少东西。她只想着这里到底要站到什么时候,是个头,究竟自己要站到什么时候,才算完这些祭祖仪式到底要什么时候才结束?只是哪怕是万般疲惫,却也不能动半分。脚底下穿着,今天早晨刚送来的鞋,美则美矣,只是站久了,难免有些脚痛,却又瞧着身旁人,没有一个有动静的,便晓得大概是自己穿不惯这样的东西,于是也只好硬生生站在那里,半句话不敢多言。
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从祠堂跪到门外头的地步上,多到了一个个上香要上许久的地步上。旁边站着的随从都要换班,换了一班又一班,眼瞅着才让屋子里头的男性族人们挨个上完了香。
女性族人们自然也是能上香的,无非是不能跪在祠堂里头上香,但若是说跪在祠堂外头,自然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老太太率先跪到了前头,后面依次跟着姑老太太二老太太之类的,而后便是几个儿媳妇。周玉仪自然是跟在几位老太太之后的第一个长房的儿媳,又是这一辈里头辈分最大的一个,又是年龄最大的自然没有不率先上香的道理。旁边跪着的是二老太太家的儿媳妇,而后便是这头的二姑小姐,再然后是姑老太太家里头的儿媳妇。以此类推一溜跪下来,光是老太太以及儿媳妇小姐们就乌央乌央的跪了半个院子。
再然后便是这家里头的小姐们,小姐们按照名字次序排了,也不说什么,主家旁氏远亲近亲,一律只以年龄为大,于是哪怕是年龄大些,但是却与家里头的亲族隔得远一些的,也仍然跪在前头的位置。尽管自己也知道这是自己一辈子唯一一次能够跪在祖宗面前,能够如此近距离的让祖宗看到自己只是这些旁支到底比不上主家跪在前头的时候,还有几分畏畏缩缩,甚至恨不得要让自己挪到后面些去,免得在前头丢颜面。
纪罗绮跪在中间些的位置。也如同那些男性亲眷们一样低着头并不发出一句话。她甚至不去抬头看上面的祖宗先辈。祖宗先辈们都是已经逝去的,而后代所说的延续,祖宗荣光也实际上只不过是延续家族荣光,若是说的通俗些,便是一个集体里面的荣光,这些人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而所谓的祖宗,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上的集合体,概念上信仰和概念上的先祖罢了。若是非要说自然是现在活着的人最为要紧,而每年花费这样大的时间去跪几个泥糊的木头去祈求这些木头们的保护,实在还算得上是可笑的事情。
只不过话是如此说的事,却不是如此做的,无论心里做如何想法,人人都要恭恭敬敬的跪在祖宗面前。
女性族,人们的香自然是不能自己上去上的,旁边自然站了两溜丫头,女性族人们的香点燃之后,便由丫头握到手里,而后送到站在门槛上的随从们手里随从们挨个走进去,又将手里头的香递给站在前头的男性组长,也就是太爷,太爷挨个将那香插进香炉里面,如此,就算是女性族人们上了香。
这自然是不公平的。如何公平呢?人人家里头都留着这一家的血,可是偏偏男性族人就能在里头跪拜,男性族人就能亲手将自己的香插到那里头,而女性族人却还要靠着男性族人才能将自己的香递过去,这又有什么公平可言?